端午假期前,在北仑区白峰阳东生态农业田园综合体,工人们忙完菌棒还田工作后,紧接着种下了单季稻。木耳—水稻—龙虾,阳东生态农业田园综合体通过打造“耳稻虾”种养系统,实现了“一田三用”。综合体成立不到一年,32亩土地已产生收益190万元。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宁波近些年多管齐下,聚力“全量出彩”,稳步增加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全实物量供应,不断提升农产品自给率。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彭佳学强调,要树牢大食物观,时刻绷紧保障粮食安全这根弦,从政治高度压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高站位抓实耕地保护,全方位强化种粮激励,多渠道拓宽食物来源,全力确保“米袋子”鼓、“菜篮子”稳。
在不破坏耕地的前提下,宁波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智慧农业,推动传统农业向设施农业转型,走出一条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在政策推动下,设施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得以快速发展;粮食烘干设施实现全面覆盖;冷藏保鲜设施特色鲜明,省级冷链集配中心数量居全省第一。据统计,全市现有玻璃大棚、连栋大棚等设施大棚超过26万个,面积21.2万亩。
在镇海区南岚湾现代农业示范园,记者看到一株株番茄“生活”在近10万平方米的高标准智能连栋大棚中。棚内配备水肥一体化、智能温控等自动化设施。借助这些智能化设施,种植户只需一部手机,坐在家里就能实时监控大棚内的各项数据,并完成远程操控。高科技带来高产出,大棚番茄平均亩产量达到3000公斤,亩产值达到10万元。
诺帝克水产(宁波)有限公司投资8亿元,建成全国首家北欧(中国)鲑鱼RAS陆基养殖项目,采用当下全球最先进的循环水养殖技术,利用物理过滤、生物过滤、去除CO2、消毒、增氧、调温等处理技术,为养殖大西洋鲑鱼提供稳定可靠的陆基水体环境。首批陆基养殖的单体5公斤以上大西洋鲑鱼已上市销售,每吨预估价值9万元,年产值将达到3.6亿元。
设施农业成功案例层出不穷,有效推动农业各细分领域增产增值。去年,全市蔬菜、畜禽、水产品等自给率稳步提升,鲜菜自给率首次超过50%。
“发展设施农业,依靠科技创新拓空间。这既是破解耕地资源制约瓶颈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农业质量效益的有力举措。我们将持续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加快培育一批好项目。”市农业农村局相关人士说。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粮食是重中之重。宁波坚持稳粮保供,大力实施粮油作物“稳面积、提单产”行动,守牢农业基本盘。去年,粮食面积、产量稳步提升,增幅创11年新高;粮食自给率达到22.7%,比2019年增长3.5个百分点。今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稳定在172万亩和14.3亿斤以上。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小田”变“大田”,为粮食增收奠定坚实基础。在海曙区集士港镇,涉及山下庄等4个村的2700亩土地集中连片,沟渠纵横。“以前这里的农田很分散,利用率低。”山下庄村党支部书记陈武伟说,“经过改造后,零散的土地焕发生机,亩产量提高25公斤。”
数据显示,到去年底,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21万亩,粮食生产实现耕作、栽植、植保、收获、烘干全程机械化。2023年,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在88%以上,成功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
创新生产模式,拓展土地利用空间。全市新建“稻鱼混养”等生态综合种养基地2.3万亩,推广应用新型农作制度面积在50万亩以上。鄞州、余姚、象山等地建立起“稻虾”“稻鳖”等种养殖基地,并通过示范推广“甬优1540”“甬优15”等优质稳产品种,打造综合种养全产业链,亩产效益在万元以上,实现“千斤粮、万元钱”目标。
今年,我市将运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培育壮大农业新质生产力,计划重点培育水稻、蔬菜、水果、海产品、花木、生猪、茶叶等年产值50亿元以上全产业链10条。通过深入延伸产业链,层层提升价值链,优化重组供应链,创新完善利益链,实现农业全产业链“四链同构”,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 孙吉晶 通讯员 严舒玮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