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记者 朱安伟 吴育新 梅子满 龚一鸣 史米可
郑和七下西洋,伟大航行的辉光,照耀的岂止太仓——
600多年来,在太仓,随处可见郑和的印记。而在250公里之外的南京,却实实在在给了郑和出海“定心丸”。
浩浩荡荡的郑和船队,由200余艘不同用途、不同船型的远洋海船组成。它们中绝大部分,产自“ 环都皆江,而乐船运之便”的大明王朝的首都,南京。
6月13日,宁波日报“蓝色脉动——中华海洋文明探源”全媒体采访小组,从太仓驱车3个多小时,直奔六朝古都南京,寻找海洋文明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印记。
“郑和开创的世界航海史和中外交流史空前壮举,如同海风吹进不靠海的南京,将长江变成了通江达海的通途。”南京师范大学文博系教授祁海宁告诉记者。
一个地地道道的南京人,向客人介绍自己的家乡,都会说:“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南京近2500年建城史和近450年建都史。”
陈大海向记者介绍长干古城
很多固有的概念,都在变化中演进。
正如人们认为内陆的南京,吹不进海风,而如今却能通江达海;正如人们认为的南京2500年建城史,却在长干古城遗址的发掘中,被前溯至3100年。
长干古城遗址
“发掘过程中,环壕、墙基、门道、古井等遗迹相继出土,一座古代城池遗址显露真容。”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长干古城遗址考古领队陈大海和团队一起,历时三年,一铲接着一铲,不止揭开了“长干古城”的神秘面纱,更是将南京建城史向前追溯了600年。
“猪骨、木炭等多件出土遗物经碳14测年计算,得出时间范围均落于晚商早周时期,也就是距今3100年前。”6月14日正午时分,在遗址发掘工地,顶着34℃高温的陈大海告诉专程前来采访的记者。
翻开南京地图,长江从城边顺流而下,百里秦淮河从城中穿流而过,距离入海口仅347公里。而正是郑和,让吹不到海风的古老南京,和海洋文明密不可分。
史料记载,郑和七下西洋28年间,西洋各国至少有4个国家11位国王先后来中国访问。
浡泥国王墓神道
浡泥(今文莱)国王麻那惹加那,就是其中之一。
永乐六年(1408),麻那惹加那携家眷、陪臣150余人渡海来朝。孰料命途多舛,麻那惹加那到大明王朝京城后就病倒,无奈重症难医,不幸逝世,年仅28岁。
临终前,他嘱咐说:“我疾贻天子优念,脱有大故,命也!我僻处荒檄,幸入朝睹天子声光,即死无憾。死,又体魄托葬中华。”
明成祖遂尊照浡泥国王的遗愿,辍朝三日吊唁,还发布上谕,以王礼将他安葬于南京城南的石子岗,以王侯陵墓的规制为他营造了陵墓。这就是如今浡泥国王墓的来由。
图为浡泥国王墓石翁仲
“神道两侧的石翁仲脸部,均为高鼻梁、拱嘴唇,身着中国武将盔甲,但领口系领结,有别于中国其他帝王陵墓神道石翁仲的特点。”《浡泥国王墓探源》作者杨建华告诉前来探访的记者,“墓神道石刻,从一个侧面,展现出中外文化交融的深深印记。”
在南京,郑和带来的,远不止吹拂于身的海风。更多的变化,让南京的内在气质在不经意间流淌——
如果雨花台区安德门外石子岗乌龟山南麓的浡泥国王墓,代表着“走进来”的身影,那南京宝船厂遗址,代表的则是“走出去”的坚定。
图为宝船厂遗址公园
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漓江路57号的宝船厂遗址,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古代造船遗址,也是郑和下西洋时船舰的“出生地”。
“明代时,宝船厂一带河汊纵横且直通长江,具有造船的天然优势。1405年宝船厂创建,除第一次郑和下西洋以外,郑和此后几次下西洋船只,大多在此建造。”作为当年宝船厂遗址考古领队的祁海宁教授告诉记者。
据史料记载,宝船厂原有13个作塘,现仅存四、五、六三个作塘遗址。
“以六作塘为例,长约400米,可同时建造5艘船。13个作塘,可同时建造超过60艘船只。”祁海宁认为,宝船厂应该是当时国内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船厂。
如今,六作塘西端水面上,摆放着一艘巨型宝船模型,桅高11米,帆高8.3米,完全采用古代帆船主桅制作方法。
站在船侧,可以想见,郑和下西洋船队云帆高张、星驰海外的意气飞扬。
“郑和下西洋,不止带来贸易,更带来文化交流,使南京在当时就成为中外交流标志性城市。”祁海宁说,南京古都文化的深厚底蕴中,海洋文化亦得以巧妙地融入,这种文化交融丰富了南京的文化内涵,也展现了南京开放包容、多元共融的城市精神。
时过境迁,宝船厂已成为遗址公园,新时代的“宝船厂”,依旧以长江为起点再一次向海洋进发。
图为南京港龙潭港区,
记者看到,一条5.46公里的铁路专用线,打通了铁路进港的“最后一公里”。这,正是入选“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的南京港多式联运示范项目。
“目前,南京港已实现铁路、陆路、水路的全方位联运,通过中欧班列,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在南京港交汇。”南京港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不久前,宁波舟山港全资子公司南京明州码头有限公司,与江苏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附属二级子公司南京港龙潭天辰码头有限公司进行股权重组,“内河航运第一大港”与“世界第一大港”联手。
图为港机重工码头现场
更让人意外的是,不靠海的南京,有一家专门“吃海”的国家级单项冠军——江苏省港口集团南京港机重工公司(港机重工)。
站在港机重工的码头上,数台门座式起重机伫立,它巨大的钢铁臂膀伸展向天空,像是一队坚守岗位的钢铁巨人。
“门座式起重机工艺复杂,结构复杂。没人做,就是我们的机会。”接受记者采访时,南京港机重工公司总经理张传平,刚刚从连云港驱车4小时赶到码头。在他看来,只有主动出击,企业才有生机。
“宁波舟山港也是我们的客户,订单累计超过30台。”张传平认为,服务宁波舟山港,有难度,但更是机遇,“服务大港,能提高我们的设计与制作水平,我们再通过回访,促进产品迭代升级。”接受完采访,张传平转身走向码头,衬衫背面已被汗水浸透。
发扬郑和精神迎接开放的南京,吸引着不少宁波人。
“目前,长期在南京生活的宁波人已超过20万,会员企业超过300家。”南京商会宁波分会副秘书长诸冠章表示,通过吸引在南京的300余位宁波籍教授,使得企业家与教授资源互通,达成产学研方面的深度合作。
图为奉化籍企业家张毅介绍无人机产品
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奉化籍企业家张毅,正是其中代表。
从事航天智慧农业智能农机创业的他,已将无人农机设备卖向全球,“目前,全球超过百个国家,正使用我们的农机产品。”
在家乡宁波,投资2.9亿,占地近600亩的宁波市战略性蔬菜保供基地项目,也与张毅开展合作。
郑和下西洋,照亮南京600多个春秋,探索未知的勇气,始终在南京这片不靠海的土地上澎湃。如今,海风吹拂进这座古都,南京正通江入海,扬帆远航。
观点:郑和下西洋给南京留下什么?
南京师范大学文博系教授 祁海宁
从1405年至1433年,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开创了世界航海史和中外交流史空前的壮举。
著名的《郑和航海图》从明代流传至今,其全称为“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宝船厂与龙江关皆为南京的地名,该图明白地揭示出南京在郑和下西洋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郑和下西洋给南京留下什么?最直观的是留下了一大批珍贵的文化遗产。
其中的宝船厂是郑和船队的主要建造基地,可同时修造数十艘各型海船,是当时全世界最大的造船厂。
位于龙江关的天妃宫是明成祖朱棣应郑和的请求,敕令工部建造的最高等级的妈祖庙,将沿海地区流行的民间信仰上升为国家意志。
静海寺是朱棣为庆贺郑和第二次下西洋平安归来所建,寺内保存了郑和从海外带回的佛像和稀有树种。
浡泥是文莱的音译。永乐六年,浡泥国王麻那惹加那亲率使团随郑和访华,受到明成祖的礼遇。其后他不幸染疾,遗嘱托葬中华,气势宏大的浡泥国王墓由此矗立于南京南郊,成为中国与文莱世代友好的历史见证。
南京本为内陆城市,紧临长江是其重要优势。长江既为经济上的大动脉,也曾是江东政权偏安一隅的天堑,而郑和船队则将长江变成了走向海洋的通途。
郑和在《天妃灵应之记碑》中写道:“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视诸夷域,迥隔于烟霞缥缈之间。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 。
2010年南京出土了郑和副使洪保的墓志铭,其中有这样的记载:“乘大福等号五千料巨舶,赍捧诏敕使西洋各番国……航海七度西洋,由占城,至爪哇,过满刺加、速门答刺、锡兰山,及柯枝、古里,直抵西域之忽鲁漠斯、阿丹等国……在数万余里,中国之人古未尝到。”
虽然经过了数百年,这段文字之中的豪迈之气仍然溢于言表。由此可见郑和下西洋还给南京留下了极为重要的开拓进取之精神。
南京大报恩寺是明成祖朱棣修建的皇家寺院,其中的琉璃塔九级八面,高78米,通体以五彩琉璃为装饰,精美绝伦,曾有“天下第一塔”的美誉。
十七世纪后半叶,该塔被介绍至欧洲,西方人将它视为中国的标志性建筑,给予极高的评价,安徒生还将它写入了童话。
该塔的顶部安装的承露盘、宝珠,色泽金黄,望之如同黄金所铸。其实所用的材料是郑和从暹罗(今泰国)引进的优质黄铜,时称“风磨铜”。
它们也是明代所铸宣德炉的主要材料。明人张岱评价琉璃塔的成功,“非成祖开国之精神、开国之物力、开国之功令,其胆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成焉!”风磨铜的故事告诉我们,优秀文明成果的诞生离不开中外文化、技术、物资的深入交流与合作。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