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记者何晴 徐能 通讯员金晓巍
7月10日上午,象山打造的全省首座深远海半潜式智能化养殖平台在宁波环海重工码头正式交付。
据了解,该平台由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发,珠海格盛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入级中国船级社,总造价7300万元。预计年产优质海产品(仿野生驯化岱衢族大黄鱼等)90万尾、产量400吨、产值约4000万元。
该平台长82米、宽32米、高22米,作业深度13米至15米,养殖有效水体3.6万立方米。能容纳6个以上标准化篮球场,作业深度堪比7层楼的高度。
“平台将被投放在象山县东南海域,具有稳定性好、抗风浪能力强、智能化程度高的特点。”养殖平台设计公司负责人魏顺兵说。
据介绍,由于象山县海域洋流运动强,台风多发,该平台采用箱体式结构,具备10米以上的升降功能,可保障平台在拖航状态、作业状态的安全性,能经受住16级至17级台风。
平台配备智能化养殖信息系统,可实现陆基远程管理,海上常规管理人员最多仅需4人。投产后,可通过海水大数据分析实现自动投喂饲料,水下机器人清理网具等。能源管理方面,平台通过光伏和储能结合实现海上清洁能源的自给自足,可保障工作人员生产生活用电。
接下来,象山县将利用该平台在象山外海域开展养殖试验和生产,探索、提升渔业新质生产力。“如此大规模的深水养殖水体,可以模拟出野生大黄鱼的生长环境,使产品尽可能接近野生品质。”平台投资主体负责人宣立新说。
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发展深远海养殖,对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意义深远。目前,全国深远海养殖平台主要分布于山东、福建、广东等地。
“下一步我们将依据象山县海域资源丰富的特点,打造2至3个同类型平台,坚实从内湾走向深海的步伐,打造海洋渔业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海洋产业促进局副局长蔡治洲说。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