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
中国宁波网见习记者 沈莉 实习生 王一尘 通讯员 曾妍
截至6月底,已批准建设用地约1.8万亩、项目用海0.72万亩、项目用林0.72万亩,供应建设用地3万亩,其中:工业用地0.6万亩,占出让土地总量的比例达70%……
7月12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稳进立、挑大梁、作贡献”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邀请市自然资源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围绕自然资源要素供给情况作介绍,并答记者问。
一个城市经济社会能否高质量发展,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是筑牢基础支撑的重要一环。
今年,宁波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举措有何特点?又将在哪方面发力?
要素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目前,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由省政府报国务院审批,10个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通过批前审查并由市政府上报省政府审批,为重大项目落地提供了空间基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主要负责人表示。
在国土空间规划正式批准前的过渡期内,宁波将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开展余慈地区、翠屏山中央公园、姚江两岸等重大片区规划编制。按照“按需编制、应编尽编”的要求推进详细规划编制,为重大项目建设、土地收储供应、城市更新、成片开发等工作提供规划支撑。
为全力保障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用地需求,对上,宁波将积极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级规划、国家和省重大项目清单,统筹使用国家计划指标、省预留规划指标,全年力争10个以上项目纳入国家用地保障范围。
刚刚获批的通苏嘉甬铁路(宁波段)项目,总用地达2112亩,全部由国家直接配置计划指标,减轻了宁波的指标压力。
对下,统筹增存挂钩新增指标、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对于急需动工建设的市级以上重点项目,由市级统筹协调项目所需补充耕地指标,全力保障重大平台和重点项目顺利落地;对各地通过批而未供处置和闲置土地处置获取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将全额返还地方。
宁波还将进一步推动审批效率“提速升级”。
比如,持续迭代用地审批服务。进一步缩小用地预审范围,扩大先行用地范围,增加先行用地比例,对重大建设项目直接相关的改路改沟改渠等“三改”用地可以和主体工程分别报批……
再比如,不断优化用海用林审查程序。对于集中连片开发的开放式旅游娱乐、开放式养殖等用海区域,县级政府可组织开展区域整体海域使用论证,单位和个人申请用海时,可不再进行海域使用论证;对于建设项目用林,按照能快尽快的原则,在关键性材料齐备的情况下,允许容缺受理,先行开展用林审查……
此外,发布会上,市自然资源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还对做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两新”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工作进行了解读。
具体来看,分为5方面的保障措施——
规划空间保障。结合在编的各级各类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优化公共基础设施用地布局,优先选址在可以建设的城镇开发边界内;对有特定选址要求的公用设施新增建设用地,允许在城镇开发边界外合理选址;
用地指标保障。对选址在新增建设用地上的,通过争取国家保障、市级统筹保障、区(县、市)安排保障等分级分类措施,给予“应保尽保”;
存量挖潜保障。鼓励企业利用存量房产、土地资源用于“两新”项目建设,支持现有项目进行“零土地”技改;
土地供应保障。对于需要新供应土地的项目,优先纳入土地供应计划,加快土地储备必要的前期开发,根据“两新”项目的类型,采取不同的供地方式;
增值化服务保障。采取拿地“一类事”、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验合一”等集成改革,优化用地审批、规划许可、土地交易、不动产登记等服务……
“下一步,将进一步抓好‘两新’项目土地要素保障相关政策落实,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对排摸出来用地需求实施‘挂图作战’,逐一破解项目落地过程中要素保障问题,助力‘两新’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市自然资源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