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宁波这位75岁的老兵 是百年老街的守护者
2024-07-26 08:43:12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吴松华(左)和周承裕(右)。

“老吴,又在巡逻啊?你自己要当心点哦!”“是的,看看下水道有没有堵,你们别忘了,把门口瓶罐收进哦。”7月25日,面对台风“格美”,老兵吴松华丝毫不敢放松警惕。

今年75岁的吴松华是海曙区高桥镇高桥社区高桥老街的原住民,也是一位退役老兵。退休后,他便成了社区志愿者,台风天巡逻、检查灭火器、多年如一日帮扶老人和残疾人。记者上门采访时,他说:“也没做啥,只是帮邻居做点小事而已。”

7年照顾了3位邻居

在高桥老街上,吴松华是出了名的热心肠。从小到大,除了当兵的7年外,他都生活在这条老街,街坊邻里他都熟悉,所以大事小情,他都会管。社区有需要向居民宣传的事项,他也会挨家挨户宣传。

老街上的老房子一般都是木质结构,消防隐患大。他曾一米一米地排查隐患,挨家挨户分发100多个灭火器,定期检查灭火器是否失压;到了台风季,老街地势低,容易内涝,他总是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冲在第一线。经常有村民笑着说他“管得太宽”,他笑笑说:“多一人担心就多一分安全。”

老街上老房子多,老年人更多。2017年时,社区委托吴松华结对帮扶一名姓张的高龄独居老人。他当天就过去找老人,问老人要不要倒垃圾、要不要带饭菜。因为嘘寒问暖“太过热情”,老人就问他:“你这样做一个月,我要给你多少钱呀?”他赶紧和老人解释:“不要钱不要钱,我是志愿服务!”

后来,他让老人每天把垃圾放在门口,自己倒垃圾时多走600多米帮老人一起倒了,因为一看见有垃圾,吴松华就知道老人一切安好;吴松华自家地里蔬菜成熟了,他也总是送去一份,有时进门坐坐,有时就放在门口。吴松华称老人为“张妈”,老人也把吴松华看成是亲人。这样的互动让他们彼此熟悉。

吴松华照顾了张妈4年。2020年,张妈去世,他倒垃圾时还会偶尔不自觉地走到张妈家门口。后来他主动对接了社区,希望能再帮扶几位邻居。于是先后结对了周承裕和张阳通。

周承裕和吴松华同岁,因为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残疾、行动不便。周承裕告诉记者:“他人太好了,我要出门告诉他一下,他马上就会放下手上事情来接我。”他又和吴松华是同一个支部的党员,每次支部会议,都是吴松华上门接送。

吴松华家的书桌上压着他当兵时的照片。

从未忘记自己曾经是一名军人

吴松华的热心是有缘由的。走进吴松华家,最显眼的是他压在玻璃下的几张照片,照片里的吴松华还年轻,身着军装,脊梁笔挺,笑得很是自豪。

他出生于1949年,从小到大渴望当兵。家中两个孩子,吴松华的哥哥先参了军,父亲不允许他一起当兵。就这样,当兵的念头“攒”了好几年,没有被时光消磨,反而越加浓烈。1969年,哥哥复员,20岁的吴松华终于说服了父亲,如愿参了军。

在部队里,他铆足了劲训练,各项成绩都是优异。老百姓需要抢收粮食时,他一次不落,干活总是最积极。入伍还未满一年,他就被上级认可。后来团里要选一位思想好、本领强、可信赖的士兵去管理某个重要场所,从整个团选一位,就选中了吴松华。至今他还记得自己的入党申请书里写着一句话:“我要积极工作,要事事当先,要吃苦耐劳,多为人民群众服务!”

这句话他不曾忘记,也是一直这样做的。

他的热心感染了很多街坊邻居,帮扶对象周承裕就是其中之一。周承裕告诉记者,吴松华的热心也一直感染着他,“人都有感恩之心,这种热心是可以传递的。”虽然收入微薄,周承裕却时常捐款捐物,尽自己所能帮助更多的人。

记者王昱汀

通讯员何玉雨琦 张可嘉 文/摄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4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宁波这位75岁的老兵 是百年老街的守护者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2024-07-26 08:43:12

吴松华(左)和周承裕(右)。

“老吴,又在巡逻啊?你自己要当心点哦!”“是的,看看下水道有没有堵,你们别忘了,把门口瓶罐收进哦。”7月25日,面对台风“格美”,老兵吴松华丝毫不敢放松警惕。

今年75岁的吴松华是海曙区高桥镇高桥社区高桥老街的原住民,也是一位退役老兵。退休后,他便成了社区志愿者,台风天巡逻、检查灭火器、多年如一日帮扶老人和残疾人。记者上门采访时,他说:“也没做啥,只是帮邻居做点小事而已。”

7年照顾了3位邻居

在高桥老街上,吴松华是出了名的热心肠。从小到大,除了当兵的7年外,他都生活在这条老街,街坊邻里他都熟悉,所以大事小情,他都会管。社区有需要向居民宣传的事项,他也会挨家挨户宣传。

老街上的老房子一般都是木质结构,消防隐患大。他曾一米一米地排查隐患,挨家挨户分发100多个灭火器,定期检查灭火器是否失压;到了台风季,老街地势低,容易内涝,他总是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冲在第一线。经常有村民笑着说他“管得太宽”,他笑笑说:“多一人担心就多一分安全。”

老街上老房子多,老年人更多。2017年时,社区委托吴松华结对帮扶一名姓张的高龄独居老人。他当天就过去找老人,问老人要不要倒垃圾、要不要带饭菜。因为嘘寒问暖“太过热情”,老人就问他:“你这样做一个月,我要给你多少钱呀?”他赶紧和老人解释:“不要钱不要钱,我是志愿服务!”

后来,他让老人每天把垃圾放在门口,自己倒垃圾时多走600多米帮老人一起倒了,因为一看见有垃圾,吴松华就知道老人一切安好;吴松华自家地里蔬菜成熟了,他也总是送去一份,有时进门坐坐,有时就放在门口。吴松华称老人为“张妈”,老人也把吴松华看成是亲人。这样的互动让他们彼此熟悉。

吴松华照顾了张妈4年。2020年,张妈去世,他倒垃圾时还会偶尔不自觉地走到张妈家门口。后来他主动对接了社区,希望能再帮扶几位邻居。于是先后结对了周承裕和张阳通。

周承裕和吴松华同岁,因为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残疾、行动不便。周承裕告诉记者:“他人太好了,我要出门告诉他一下,他马上就会放下手上事情来接我。”他又和吴松华是同一个支部的党员,每次支部会议,都是吴松华上门接送。

吴松华家的书桌上压着他当兵时的照片。

从未忘记自己曾经是一名军人

吴松华的热心是有缘由的。走进吴松华家,最显眼的是他压在玻璃下的几张照片,照片里的吴松华还年轻,身着军装,脊梁笔挺,笑得很是自豪。

他出生于1949年,从小到大渴望当兵。家中两个孩子,吴松华的哥哥先参了军,父亲不允许他一起当兵。就这样,当兵的念头“攒”了好几年,没有被时光消磨,反而越加浓烈。1969年,哥哥复员,20岁的吴松华终于说服了父亲,如愿参了军。

在部队里,他铆足了劲训练,各项成绩都是优异。老百姓需要抢收粮食时,他一次不落,干活总是最积极。入伍还未满一年,他就被上级认可。后来团里要选一位思想好、本领强、可信赖的士兵去管理某个重要场所,从整个团选一位,就选中了吴松华。至今他还记得自己的入党申请书里写着一句话:“我要积极工作,要事事当先,要吃苦耐劳,多为人民群众服务!”

这句话他不曾忘记,也是一直这样做的。

他的热心感染了很多街坊邻居,帮扶对象周承裕就是其中之一。周承裕告诉记者,吴松华的热心也一直感染着他,“人都有感恩之心,这种热心是可以传递的。”虽然收入微薄,周承裕却时常捐款捐物,尽自己所能帮助更多的人。

记者王昱汀

通讯员何玉雨琦 张可嘉 文/摄

编辑: 陈奉凤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