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贴心人
昨天晚上,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了习近平总书记给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回信的报道。我市统战系统机关干部集中收看《新闻联播》,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一封回信,是一份嘱托,更是一份激励与责任,机关干部深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内涵丰富、催人奋进,饱含着对广大宁波籍海内外人士的深情厚爱和亲切勉励,也让我们广大统战干部倍感幸福、深受鼓舞,同时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市委统战部侨务处干部王波表示,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守正创新、务实担当,做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贴心人、侨务工作的实干家,进一步团结凝聚广大宁波籍海内外人士,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今天在朋友圈中刷屏,引发热烈反响,在港宁波籍人士深感鼓舞和振奋,‘爱国心、桑梓情’已经成为高频词。”市委统战部港澳台处干部柳翼说,当前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我们更需要传承先辈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积极创新创业,为国家的发展注入强劲力量。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宁波人,我从小在宁波籍海内外人士捐建的学校里读书成长,耳濡目染他们创新创业、捐资助学等感人事迹,一直备受激励与鼓舞。”市委统战部研究室干部王宁说,青年干部要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在传承中发扬“弄潮儿向涛头立”的胆识气魄,在感恩中永葆“树高千尺不忘根”的赤子情怀,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统战系统机关干部纷纷表示,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作为感恩奋进、再谱新篇的思想指引,守正创新、实干创业的行动指引,用重要回信精神传递温暖、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发挥融通中外、沟通世界的桥梁纽带作用,以新时代的独特风采、奋进形象和业绩作为,继续当好高水平开放的先行者和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吴向正
坚守立场,筑牢爱国爱乡的基石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宁波侨商大厦内气氛热烈。约20名宁波侨商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昨天19时,大家准时在电视屏幕前收看《新闻联播》。“多年来,你们传承先辈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积极创新创业、捐资助学……”当主持人开始播报内容时,大家不约而同挺直腰板,全神贯注地聆听回信内容。播报完毕,大家难掩喜悦之情。
紧接着,大家谈感悟、话发展。“作为一名新时代宁波企业家,我备受鼓舞。”宁波市侨商会会长薛惊理说。
见信如晤,从回信中,薛惊理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的充分肯定。心系祖国、情系家乡,是这群企业家的共同特质。“我们要发扬宁波籍海内外人士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一定要坚守立场,筑牢爱国爱乡的基石。”薛惊理说。
宁波市侨商会是连接宁波与世界各地之间的桥梁,也是服务家乡、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回信也对宁波籍海内外人士提出了殷切期望。
“我们首先要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在此基础上影响带动更多企业家,在新时代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薛惊理表示,要向宁波籍海内外优秀企业家前辈学习,更加积极创新有为,投身慈善公益。
回信字字暖心,指引前行方向。“我们要团结海外华侨力量,进一步服务国家的发展建设”“我们要学习前辈们的优良传统,在国际市场上展现中国企业的优秀形象”……在场的侨商代表纷纷表示,将进一步增强爱国情怀,自觉将企业发展与服务“国之大者”紧密结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徐丽敏
提升联络服务宁波籍海内外人士的能力水平
镇海区委统战部工作人员参观“家国天下,勇立潮头——当代宁波籍海内外人士特别展”。(唐严摄)
昨天下午,镇海区委统战部第一时间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并参观“家国天下,勇立潮头——当代宁波籍海内外人士特别展”。
“宁波籍海内外人士爱国爱乡、创新创业、向上向善、开放开明的优良传统需要我们传承弘扬,我们要深化与宁波籍海内外人士的联络联谊,搭建平台、加强交流、携手奋进,汇聚智慧和力量。”展览现场,镇海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益自豪地说。
宁波拥有丰厚的人文积淀,历来崇文尚德。在这种地域文化的影响下,宁波籍海内外人士以其卓越的商业才能著称于世,亦以其丰厚的人文精神引领时代潮流。
对此,宁波博物院(宁波帮博物馆)讲解员罗米莎深有体会。“他们将自身发展紧紧融入国家的前途命运,以其独特的商业智慧、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及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书写了无数传奇篇章。这也激励我将最优质的文化服务提供给广大市民。”她说。
“王宽诚、包玉刚、邵逸夫、董浩云、曹光彪……前辈建功立业、造福桑梓、报效国家,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无论时代洪流如何前进,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抱赤子之心、守家国大义、秉开拓精神,在我看来,他们身上的这些优良传统,不仅是他们个人成功的关键所在,更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展览现场,大二学生虞同学说。
在宁波,宁波籍海内外人士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对于这些文化资源,我们要大力保护和弘扬。随着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我们面对全新的社会环境、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尤其需要学习宁波籍海内外人士的优良传统,铭记他们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的贡献,让爱国心、桑梓情薪火相传。”宁波博物院院长张亮表示。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黄银凤 唐严 通讯员王莞 乔杨扬
侨心聚力共话创新创业
昨天,江北区侨界人士在宁波“侨梦苑”召开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20余名华人华侨创业人员、留学归国创业人员参会。座谈会上,大家共忆宁波籍海内外人士的家国情怀,共话创新创业发展。
“90后”创二代叶克文是浙江大山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4年前,他从国外留学归来,并没有单纯地“坐享其成”,而是发挥自己的专长,在父辈艰苦创业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积极引领企业取得更大的发展。
叶克文说,这场活动让他对宁波籍海内外人士的开拓创新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作为一名归国留学生和企业经营者,我将脚踏实地办好企业,同时不断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努力把企业做大、做优、做强”。
“在宁波大学,随处可见一幢幢由宁波籍海内外人士捐赠并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建筑,时时彰显着他们爱国爱乡、造福桑梓的浓浓情怀。”宁波睿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鲍月红说。
作为一名侨眷及奋斗在创业路上的“老兵”,鲍月红深知创业不易。她将服务华侨创业人员、留学归国创业人员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我们正在为企业提供信息技术开发、信息化转型等服务,争取为他们提供更优的创业环境。”鲍月红说。
何宇鹏是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精细化工与生物医药技术创新中心研究员,曾在德国学习工作了十余年。作为新宁波人,他深刻感受到宁波这座城市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
“无论是助企政策的落实,还是上下游资源的对接,宁波各级政府部门都提前为我们考虑张罗,让我和团队能一心一意专注科研。”何宇鹏表示,他们团队已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20余个,有多项成果实现产业转化。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王博
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科技力量
永新光学员工收看《新闻联播》。(陈结生摄)
昨天晚上7时,在位于宁波高新区的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数十名科技工作者坐在会议室内,共同收看《新闻联播》。当“习近平回信勉励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新闻播出时,守在屏幕前的科技工作者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信中提到的‘薪火相传的爱国心、桑梓情’让永新光学的每一名成员都深感荣耀,同时也意识到了肩上的责任和使命。”《新闻联播》结束后,公司联席董事长、总经理毛磊告诉记者。
永新光学的前身是宁波光学仪器厂,由曹光彪先生投资成立。如今,永新光学已成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由曹光彪之子曹其东担任董事长。“只要是国家需要的,我们就去做。”曹光彪先生的这句话,一直铭记在每一名永新光学科技工作者的心中。
永新光学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专注于光学显微镜和核心光学零部件的研发与制造。公司已经成为主板上市公司,并在光学显微镜细分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为“嫦娥工程”制造多款光学镜头、主导制定ISO9345显微镜国际标准、成功研发国内首台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承制出中国首台太空显微实验仪……从“0”到“1”再到“100”,永新光学一步一个脚印,积累了139项专利、117项标准,在艰辛困苦又振奋人心的创新道路上奋勇前行。
毛磊表示,永新光学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光学显微镜和核心光学元组件技术的创新与突破,继续参与和主导国际标准的制定,提升中国在全球光学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永新光学将不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期望,继续发扬宁波籍海内外人士爱国爱乡、创新创业、向上向善、开放开明的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毛磊说。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金鹭 实习生赵煜
先辈优良传统,钟包人永远铭记
钟包村村民观看《新闻联播》。(唐严摄)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这封回信在包玉刚的故乡——镇海区庄市街道钟包村,引起了热烈反响。
昨晚7时,74岁的姚和祖等20多名钟包村村民齐聚村文化礼堂,收看央视《新闻联播》相关报道。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内容时,村民心潮澎湃。
对于习近平总书记信中提到的桑梓情,姚和祖感触颇深:“钟包村是‘五金大王’叶澄衷和‘世界船王’包玉刚的故乡,他们为家乡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姚和祖介绍,100多年前,叶澄衷以“兴天下之利,莫大于兴学”的远见卓识,在家乡捐资创办了叶氏义塾,后改名为叶氏中兴学堂、叶氏中兴学校等,培养出了包玉刚、邵逸夫等一大批优秀人士。这根捐资助学的接力棒也代代传承。
“1984年,包玉刚先生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当时我为他介绍了家乡的建设发展情况。”83岁村民包惠娟陪同包玉刚参观了他的故居,“就在这次回乡中,包玉刚先生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带头捐资创办宁波大学。”此后,邵逸夫、赵安中等人也纷纷为宁波大学捐资盖楼。
“先辈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薪火相传,弦歌不辍。”村党总支书记陈麟说,当年包玉刚回乡捐校时,年少的钟包村人虞仁荣就站在村道上,欢迎同村的“世界船王”。如今,他接过这根接力棒,发起捐建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钟包村也因此有了“一村捐两校”的美誉。
先辈向上向善的优良传统,也令村民记忆犹新。“包玉刚先生曾出资为村里办了一大批民生实事。”姚和祖曾担任钟包村村委会主任,“有一次包玉刚先生回乡时,我代表乡亲向他表达了感谢之情,先生也以微笑点头回应。”
陈麟告诉记者,村里打算撰写一部村史,记录先辈的优良传统,以激励从钟包村走出去的海内外人士继往开来,为家乡发展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沈孙晖 通讯员房晓暾 王雪燕
抓创新强技术,不断推进医院高水平发展
昨天下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举行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会上,大家一起回忆爱国港胞李惠利先生和夫人对宁波医疗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对宁波籍海内外人士造福桑梓的举动表示感恩。
李惠利医院由香港已故实业家李惠利先生捐资3000万港元、宁波市政府配套出资1亿元建造,1993年3月投入使用,是宁波市首批三级甲等综合性公立医院之一。
多年来,李惠利先生夫妇及后人一直关注医院的发展。2000年8月,李惠利先生的夫人李唐文兰出资220万港元设立“李惠利基金”,医院配套出资200万元,用于奖励有突出贡献的医务人员。2006年2月,李唐文兰为“李惠利基金”再捐赠500万港元。2008年初,为扩大李惠利医院规模,李唐文兰又捐赠1000万港元作为新建工程项目的启动资金。2023年,李惠利基金会设立“杏林行者”奖学金,资助优秀中青年医生到国际顶尖医学院校学习深造。
1990年10月12日,李惠利先生参观了在建的李惠利医院。他说:“我只是个小本经营的小老板,钱不多,但我捐的医院一定要建成宁波一流的大医院,设备也一定要用最好的。”他希望医院尽可能惠及更多百姓。
座谈会上,李惠利医院党委书记柯春海满含深情地说,30多年了,李惠利先生的期待,我们始终不敢忘记。我们一直秉承仁心仁术、惠民利民的发展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抓创新强技术,不断推进医院高水平发展。目前,医院拥有两个院区、2600张床位,医疗技术水平更是大幅提升。医院拥有一个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建设项目、两个浙江省重点临床专科建设项目、四个省市共建重点学科,心脏重症、神经重症和移植重症等重症亚专科发展迅速。医院的区域影响力不断提升。
李惠利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首席专家邵国丰深有感触地说,宁波籍海内外人士爱国爱乡、创新创业、向上向善、开放开明的优良传统一直激励着我们广大医务人员发奋创新、救死扶伤。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陈敏 通讯员徐晨燕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