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网编前语
作为乡土文化的瑰宝,村歌是村民的直抒胸臆,是村落的时代回响。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为营造浓厚的爱国爱家氛围,深化文化惠村、文艺塑村、文明润村等建设,增强广大市民对家乡美、家乡好和强村富民路的认同感,凝聚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中国宁波网推出“人文乡村行·阿拉村歌唱起来”惠民活动,面向全市各乡村征集原创村歌,挖掘村歌背后的创作故事、乡土文化和悠悠乡愁,唱响宁波乡村“好声音”。
中国宁波网记者 孙肖 何晴 通讯员 支倩君 吴慧
“脚踏石弹路,三餐吃麦糊。男人脚娘肚当米缸,女人话命苦。”
在北仑区霞浦街道上傅村,“映山红”文艺队的成员正在排练《上傅之歌》,为今年的重阳节做准备。村歌的第一句歌词,来源于当地流传极广的民谣,生动体现出旧时村内交通闭塞、生活贫苦的面貌。
村民排练村歌。何晴摄
“在一穷二白的年代,全家的生计都靠男人干苦力,正如村歌唱的‘男人脚娘肚当米缸,女人话命苦’,很少有姑娘愿意嫁到我们村。”谈起改革开放之前的“苦日子”,村民傅亚芬有感而发。
上傅村是霞浦街道最南端的一个村落,村子三面环山。若是从高空俯瞰,会发现这片山岙形似畚斗。
特殊的地形也让上傅的村民尤为担心自然灾害。“每当台风来袭,我们就四处躲避,担心村庄被山洪淹没。”80多岁老人傅良根说。
香灵庵水库。通讯员供图
“穷则思变勿怕苦,一门心思跟党走,认准骨直幸福路……”
改革开放的浪潮滚滚而来,上傅村的村民们不甘于贫困,在村中建立了工厂,“山上花果香、山脚造水库”,勤奋的上傅人民毫不畏惧创业的艰辛,全村逐渐踏上了“幸福之路”。
村民的幸福生活。何晴摄
“上世纪80年代,大家铆足劲搞发展,工业农业齐上阵,渐渐有了稳定的收入,大家的口袋也鼓了起来。”傅亚芬告诉记者,日子慢慢好了起来,马路通了、香灵庵水库修成了,大家再也不用担心自然灾害,村容村貌也大为改观。
近年来,上傅村又以乡村旅游为切入点,建设停车场、绿化工程、路灯覆盖等配套项目,打造绿色生态网红打卡基地,不断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今的上傅村,东北面紧靠疏港高速霞浦出口,北面连着现代国际物流园区,交通便利、闹中取静,是当地难得的一片“绿洲”。
“新农村建设得万关惬意唻……”
路过村里,还能看到这样一番和美景象:家家户户住上了明亮舒适的楼房;开展新农村建设的上傅村,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宜居宜业……“现在的生活比蜜糖还甜!”傅亚芬感慨。
上傅村鸟瞰。通讯员供图
日子越过越好,文明富裕的路越走越长。“现在,我们把村歌哼在嘴边,是为了忆苦思甜,提醒年轻人珍惜当下。”村民傅意珍说。
编辑: 应波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