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记者王晓峰 通讯员郑蒙永 顾蔚
骗子最爱“碰瓷”,“开学”这一热点可不会错过。为了防患于未然,记者采访宁波公安,结合去年至今发生过的案例,梳理出三种较为常见的骗局:
第一种,骗子冒充老师,以采购校服、学校资料等为借口,要求家长扫码转账;第二种,骗子冒充孩子及老师,称孩子新学期要上培训班,需要缴纳费用;第三种,“采购老师”上线,称新学期要采购一些生活及学习用品,专门忽悠商家。
“希望大家引以为戒,千万不要中了圈套。这些骗局,其实并不复杂,只要多核实一番就能知道真伪。”宁波公安相关负责人说。
NO.1:新学期“老师”要求缴纳各种费用
还未开学,骗子就找上门来了。
今年8月26日下午,家住鄞州区姜山镇的唐女士(化姓)在家休息时,突然收到一条QQ好友申请。对方自称是她儿子学校的“老师”,私聊是为了告知她一件事——新学期新生都需要购买校服。
见唐女士没有怀疑,“老师”便让她扫二维码付钱。等唐女士支付650元后,对方又称要缴纳学杂费。这下引起了唐女士的警觉,一番核实后,发现自己被骗了。等她再去联系“老师”时,发现对方已将她“拉黑”。
“冒充老师收取费用的骗局中,最为常见的就是骗子潜入各种入群审核不严的班级群,然后‘山寨’其中一名老师,以各种名义要求大家缴费。”宁波公安相关负责人说,这类骗局每年都会出现。
去年通报的典型案例
去年5月中旬,市反诈中心更是为此发布过紧急预警并列举了一系列案例。因为短短一个多月时间,他们就接到报警16起。
“但有一点要特别注意,一般骗子会唱双簧,不仅会冒充老师,还有可能冒充家长,然后带头缴费,利用大家的从众心理行骗。”市反诈中心民警说,防范也挺简单:凡是涉及到钱的事,一定要电话核实。还有,学校方面也要加强防骗知识普及,相关群要严审核。
骗子冒充孩子和老师,以假培训设套
NO.2:“孩子”和“老师”轮番上阵要钱报培训班
有一天,“孩子”主动通过社交软件要求报培训班,并且还有“老师”出面给予“背书”,家长是不是觉得很欣慰——孩子长大了,自己要学习了!
这个时候要注意了,有家长就因疏忽大意被骗子耍了。
今年4月1日,家住江北区前江街道的李女士(化姓)报警,称有人冒充她儿子行骗。她说,当天上午“儿子”通过QQ告诉她,要报培训班,需要38200元。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儿子”请出“老师”。
受害人其中一笔转账
在“老师”的忽悠下,李女士分两次转账38200元。后来她发现自己被骗了,但为时已晚。
“7天后又有类似的案例出现。4月8日,家住江北区庄桥街道的王先生(化姓),被‘女儿’和‘老师’用类似套路给骗了,损失1万元。”反诈民警说,这类骗局虽较为老套,但在特殊时间节点,还是不断有人上当。防范同样很简单:别急着交钱,电话联系自家娃,核实一番即知真伪。
去年慈溪公安发布的相关预警
NO.3:“老师”盯上商家,以新学期采购设局
作为一名商家,突然有“老师”找上门,然后一个大单“砸”到你头上,是不是觉得美滋滋的?要注意了,这很可能是一个骗局。
去年,市反诈中心就为此发布过相关预警——新出现的冒充学校老师订购物资诈骗。
骗子冒充“老师”,采购为假,诈骗为真
去年4月,有商家报警,称某个自称是某中学的“老师”找到他,给了一个学校旧窗改造的单子。谈妥后,对方又顺带把电箱改造的“生意”也送给了他。之后“老师”就图穷匕见:要求他到指定供货商那边拿货。
“老师”转给他一张汇款截图,称需要24小时才能到账,而电箱供货商那边的钱只能由其先垫付。考虑到对方是大客户,报警人没多想就垫付了2万余元。等到发现不对时,已联系不上这名“老师”了。
这类骗局,本质上是冒充军警购物类诈骗的变种,与之前盛行的冒充消防工作人员订餐诈骗类似。
套路基本上是这样的:骗子冒充“老师”,假称需要采购物资,抛出“大单”作为诱饵。等商家上钩后,骗子会提供虚假供应商的联系方式,要求受害人垫付资金购买。受害人如果贪心,很容易掉进坑里。
防范策略也很简单——别贪!民警说,受害人接到大单后,一定要与相关单位进行核实,并且按照正常商业操作流程来,千万别被利益蒙蔽了双眼。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