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跟着西安祝女士“街巷游”:“宁波,我下次还会来”
2024-10-07 07:40:47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祝女士在买月饼。(戎美容 摄)

国庆假期,当众多游客涌向宁波各大景区,体验“人从众”模式时,一小部分游客却选择了用另一种方式去认识这座城市——他们行走在宁波的街巷中,用脚步感知这座城市的温度。来自西安的祝女士,便是其中一员。

因行程紧张,祝女士精心挑选了孝闻街作为她“街巷游”的目的地。之前,她在网上刷到“开了几十年的永想书店、春鹤饭店相继闭店”的信息,想着这条以孝子闻名的老巷应该有许多具有年代感的元素。

在孝闻街的“初始点”,祝女士在海曙西区老大房买了榨菜月饼和苔菜月饼,打算边吃边逛。她认为,美食是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西区老大房是开了近20年的老店,有宁波老底子的味道。在老街巷中,祝女士感受到了市井的烟火气,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听到了不少“鲜活”的故事。

沿着马路向前,祝女士来到了一家早餐店。她买了一块粢饭糕,咬上一口,酥酥脆脆的,她觉得比以往吃的更美味。在与店主攀谈中,她得知这对夫妻店主是台州人,在孝闻街做早餐生意已经10多年了。店主说,以前早餐店的名字叫“早点来”,后来为了统一街区外观,招牌撤了,但他们也不是很在意,因为附近的居民认人不认牌。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一书中有这么一句话:城市不会泄露自己的过去,只会把它像掌纹一样藏起来。祝女士说,这些被藏起来的,有城市的每个街巷,还有街巷里的小人物。

经过一座四合院时,祝女士驻足张望,原来这里是伏跗室。伏跗室是浙东现代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冯孟颛先生的藏书楼,其名取典于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意为“伏处乡里不抗显,而致力于学”,非常贴合宁波人不张扬的个性。如今的伏跗室,陈列着不少老照片和冯孟颛的手迹,完整地呈现了冯孟颛“勤聚俭读,至老不厌”的一生。

“我之前只知道天一阁,如今更能明白‘书藏古今’一词的厚重感。”参观完伏跗室后,祝女士信步来到了如意书店,热络地与72岁的店主陈翠宝聊起来。

30多年前,陈翠宝开了这家书店。彼时,没有互联网,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很大一部分来自杂志和报刊。“曾有一期《读者》卖了200多本,按现在的流行语,也叫‘网红’了。”陈翠宝说,随着阅读平台的转换,书店的生意大不如从前,宁波很多报刊亭也陆续进入了“告别季”。

但陈翠宝依然坚守着这家书店。她给出了两个朴实的理由:一是因为店铺是自家房子,不需要租金;二是舍不得那些老朋友。在聊天中,祝女士看到不少常客来取杂志、聊近况,深深感受到了书店的温暖。

在矮屋窄巷中,祝女士也发现了时代的新元素,比如多家个性化的咖啡馆、城市创意背景墙等,这些新元素与老街巷的传统氛围相得益彰,在城市的更新中,为其平添更饱满的韵味。

祝女士说,这是一次有趣的旅游经历。在步行中触摸城市的脉搏,在行走中融入生活,拥抱未知的邂逅和温暖的故事。她说:“宁波,我下次还会来。”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 戎美容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4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跟着西安祝女士“街巷游”:“宁波,我下次还会来”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2024-10-07 07:40:47

祝女士在买月饼。(戎美容 摄)

国庆假期,当众多游客涌向宁波各大景区,体验“人从众”模式时,一小部分游客却选择了用另一种方式去认识这座城市——他们行走在宁波的街巷中,用脚步感知这座城市的温度。来自西安的祝女士,便是其中一员。

因行程紧张,祝女士精心挑选了孝闻街作为她“街巷游”的目的地。之前,她在网上刷到“开了几十年的永想书店、春鹤饭店相继闭店”的信息,想着这条以孝子闻名的老巷应该有许多具有年代感的元素。

在孝闻街的“初始点”,祝女士在海曙西区老大房买了榨菜月饼和苔菜月饼,打算边吃边逛。她认为,美食是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西区老大房是开了近20年的老店,有宁波老底子的味道。在老街巷中,祝女士感受到了市井的烟火气,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听到了不少“鲜活”的故事。

沿着马路向前,祝女士来到了一家早餐店。她买了一块粢饭糕,咬上一口,酥酥脆脆的,她觉得比以往吃的更美味。在与店主攀谈中,她得知这对夫妻店主是台州人,在孝闻街做早餐生意已经10多年了。店主说,以前早餐店的名字叫“早点来”,后来为了统一街区外观,招牌撤了,但他们也不是很在意,因为附近的居民认人不认牌。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一书中有这么一句话:城市不会泄露自己的过去,只会把它像掌纹一样藏起来。祝女士说,这些被藏起来的,有城市的每个街巷,还有街巷里的小人物。

经过一座四合院时,祝女士驻足张望,原来这里是伏跗室。伏跗室是浙东现代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冯孟颛先生的藏书楼,其名取典于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意为“伏处乡里不抗显,而致力于学”,非常贴合宁波人不张扬的个性。如今的伏跗室,陈列着不少老照片和冯孟颛的手迹,完整地呈现了冯孟颛“勤聚俭读,至老不厌”的一生。

“我之前只知道天一阁,如今更能明白‘书藏古今’一词的厚重感。”参观完伏跗室后,祝女士信步来到了如意书店,热络地与72岁的店主陈翠宝聊起来。

30多年前,陈翠宝开了这家书店。彼时,没有互联网,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很大一部分来自杂志和报刊。“曾有一期《读者》卖了200多本,按现在的流行语,也叫‘网红’了。”陈翠宝说,随着阅读平台的转换,书店的生意大不如从前,宁波很多报刊亭也陆续进入了“告别季”。

但陈翠宝依然坚守着这家书店。她给出了两个朴实的理由:一是因为店铺是自家房子,不需要租金;二是舍不得那些老朋友。在聊天中,祝女士看到不少常客来取杂志、聊近况,深深感受到了书店的温暖。

在矮屋窄巷中,祝女士也发现了时代的新元素,比如多家个性化的咖啡馆、城市创意背景墙等,这些新元素与老街巷的传统氛围相得益彰,在城市的更新中,为其平添更饱满的韵味。

祝女士说,这是一次有趣的旅游经历。在步行中触摸城市的脉搏,在行走中融入生活,拥抱未知的邂逅和温暖的故事。她说:“宁波,我下次还会来。”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 戎美容

编辑: 杜寅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