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文明排队有序乘车 在地铁站“绘就”城市文明的亮丽风景
2024-12-08 07:05:43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专题】在宁波 看见文明中国

陈嘉俊(左)在给乘客指路。

  每天早上7点30分左右,樱花公园地铁站开启早高峰,宁波轨道交通樱花公园区域副站长陈嘉俊赶到站台,开始当天的秩序引导工作。

  作为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与3号线的换乘站点,樱花公园站平均每日承载着超过3万人次的客流量,尤其在早晚高峰时段,这里人流如织,却井然有序。

  乘客们遵循着“先下后上”的原则,自觉地在站门两侧排起长队,这不仅有效缓解了高峰时段的乘车压力,更成为宁波城市文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而作为地铁工作人员,陈嘉俊见证了这里从最初的秩序初建到如今文明排队蔚然成风的转变历程。

  回忆起地铁出行刚在宁波普及的那些日子,陈嘉俊深有感触:“在几年前,地铁生活刚开始融入市民生活时,市民乘客有基础的排队候车秩序概念,但怎么站?站哪里?尤其是在客流量激增的高峰时段,如何有序乘车,都需要我们的引导。”

  为了维护站台秩序,宁波轨道交通逐步在站台增设了候车区、图标来直观引导乘客站立。同时开始配置站台引导广播,引导乘客形成良好的排队习惯。陈嘉俊说:“现在绝大多数乘客都可以做到文明排队,各个站点都已经形成了基本良好的排队秩序。”

  据了解,宁波轨道交通陆续发布了两版文明公约,其中都有倡导乘客有序排队的内容,如2020年发布的最新一版中的“排队候车,先下后上”。2024年还先后推出了“10分钟本站免费进出”、智能寄存柜、绿波换乘等诸多便民服务,助力宁波市民便捷、文明出行。

  同时,宁波轨道交通各线路都有“文明出行日”活动。1号线的“文明出行日”是每个月的5日,由社区志愿者与轨道交通工作人员共同组成志愿者服务队——“樱花友邻服务队”进行宣传引导,让文明排队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共同营造和谐、有序的乘车环境。

  这些举措卓有成效,陈嘉俊分享了一个小故事。

  “记得2022年的一天,在非客流高峰时段的一次巡视中,我偶遇了一个小女孩,她坚持拉着妈妈的手,按照地面上的‘小脚印’图标排队等候。”陈嘉俊告诉记者,小女孩说有一次穿着制服的地铁大姐姐告诉她妈妈要站“大脚丫”,小朋友站“小脚丫”。

  陈嘉俊说,那一刻,他深切感受到文明之花在市民心中的生根发芽,也为他们长久以来的努力成果感到欣慰。

  ●记者手记

  无论是在超市结账、乘坐公共交通,还是观看演出、体育比赛,排队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的文明风貌和个体的行为素质。而排队的秩序,不仅关乎个人的体验和效率,更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微观标尺。

  在医院、商场、餐厅等公共场所,我们总能见到像陈嘉俊这样尽职尽责的工作人员,他们不辞辛劳,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文明排队的重要性。这些“守护者”的努力使有序排队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市民们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在2023年6月13日公布的《宁波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中,明确规定了等候服务时依次排队、按照公共场所设置的提示和标志保持间距,以及使用厢式电梯时先出后进、使用自动扶梯时靠右侧站立等具体行为准则。这些看似简单、易于执行的规定,实则蕴含着深远的文明意义和社会责任。这不仅是对市民行为的规范,更是对文明风尚的倡导,体现了我市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方面的决心和行动。

  排队作为社会文明进步的微观镜像,需要每一位市民的自觉遵守和维护,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推动。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共同营造一个更加有序、和谐的“文明宁波”。

  宁波晚报记者佘若凡 通讯员甬轨君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4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文明排队有序乘车 在地铁站“绘就”城市文明的亮丽风景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4-12-08 07:05:43

陈嘉俊(左)在给乘客指路。

  每天早上7点30分左右,樱花公园地铁站开启早高峰,宁波轨道交通樱花公园区域副站长陈嘉俊赶到站台,开始当天的秩序引导工作。

  作为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与3号线的换乘站点,樱花公园站平均每日承载着超过3万人次的客流量,尤其在早晚高峰时段,这里人流如织,却井然有序。

  乘客们遵循着“先下后上”的原则,自觉地在站门两侧排起长队,这不仅有效缓解了高峰时段的乘车压力,更成为宁波城市文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而作为地铁工作人员,陈嘉俊见证了这里从最初的秩序初建到如今文明排队蔚然成风的转变历程。

  回忆起地铁出行刚在宁波普及的那些日子,陈嘉俊深有感触:“在几年前,地铁生活刚开始融入市民生活时,市民乘客有基础的排队候车秩序概念,但怎么站?站哪里?尤其是在客流量激增的高峰时段,如何有序乘车,都需要我们的引导。”

  为了维护站台秩序,宁波轨道交通逐步在站台增设了候车区、图标来直观引导乘客站立。同时开始配置站台引导广播,引导乘客形成良好的排队习惯。陈嘉俊说:“现在绝大多数乘客都可以做到文明排队,各个站点都已经形成了基本良好的排队秩序。”

  据了解,宁波轨道交通陆续发布了两版文明公约,其中都有倡导乘客有序排队的内容,如2020年发布的最新一版中的“排队候车,先下后上”。2024年还先后推出了“10分钟本站免费进出”、智能寄存柜、绿波换乘等诸多便民服务,助力宁波市民便捷、文明出行。

  同时,宁波轨道交通各线路都有“文明出行日”活动。1号线的“文明出行日”是每个月的5日,由社区志愿者与轨道交通工作人员共同组成志愿者服务队——“樱花友邻服务队”进行宣传引导,让文明排队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共同营造和谐、有序的乘车环境。

  这些举措卓有成效,陈嘉俊分享了一个小故事。

  “记得2022年的一天,在非客流高峰时段的一次巡视中,我偶遇了一个小女孩,她坚持拉着妈妈的手,按照地面上的‘小脚印’图标排队等候。”陈嘉俊告诉记者,小女孩说有一次穿着制服的地铁大姐姐告诉她妈妈要站“大脚丫”,小朋友站“小脚丫”。

  陈嘉俊说,那一刻,他深切感受到文明之花在市民心中的生根发芽,也为他们长久以来的努力成果感到欣慰。

  ●记者手记

  无论是在超市结账、乘坐公共交通,还是观看演出、体育比赛,排队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的文明风貌和个体的行为素质。而排队的秩序,不仅关乎个人的体验和效率,更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微观标尺。

  在医院、商场、餐厅等公共场所,我们总能见到像陈嘉俊这样尽职尽责的工作人员,他们不辞辛劳,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文明排队的重要性。这些“守护者”的努力使有序排队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市民们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在2023年6月13日公布的《宁波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中,明确规定了等候服务时依次排队、按照公共场所设置的提示和标志保持间距,以及使用厢式电梯时先出后进、使用自动扶梯时靠右侧站立等具体行为准则。这些看似简单、易于执行的规定,实则蕴含着深远的文明意义和社会责任。这不仅是对市民行为的规范,更是对文明风尚的倡导,体现了我市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方面的决心和行动。

  排队作为社会文明进步的微观镜像,需要每一位市民的自觉遵守和维护,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推动。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共同营造一个更加有序、和谐的“文明宁波”。

  宁波晚报记者佘若凡 通讯员甬轨君

编辑: 杨丹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