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烟火”宁波年
2025-01-27 07:18: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专题】文化进万家

春节期间街头的彩灯

  年的味道,是从哪里“飘”来的?

  是街头日渐稀疏的车流;是寒风中日渐紧实的鳗鲞、酱肉;是紫铜暖锅里翻滚的熏鱼、蛋饺;是久别重逢的絮絮叨叨;是叩开门迎面而来的笑脸……

  寻找记忆中年的味道,就是要从看似不起眼的生活小细节中去捕捉对生活的热爱,对亲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

宁波年夜饭

  除夕

  相比除夕,宁波人更习惯把农历旧年的最后一天叫做“三十年夜”,哪怕当年的农历腊月只有二十九天,也很难改口。

  “三十年夜”的关键词是忙。

  午饭过后,全家人就要开始准备年夜饭:有人择菜、洗菜;有人切菜、烧菜;连孩子也“不甘示弱”,搬来小凳子,帮忙裹春卷……时光在忙碌中悄然流逝,不经意间,窗外已是华灯初上,屋里则弥漫开饭菜的香味。

  年夜饭的意义,不只在于团圆,更在于全家人的齐心协力。

  吃完年夜饭,要进行年前最后一次清扫。其中,扫地这件事很有讲究,要从外往里扫,嘴里还得念念有词“元宝扫进来”。扫完地,别忘了把扫帚、簸箕清洗干净,绑上红绳,以表示对它们过去一年辛苦工作的感谢。

  一边看春晚一边唠嗑,但手里的活没有停下:得把第二天一大早要吃的汤圆给“搓”出来。

  伴随《难忘今宵》那熟悉的旋律响起,困意渐渐袭来。不过,在钻进被窝前,还有两件事千万不能忘:把给孩子的“压岁钿”放到枕头下,保佑孩子健康成长,岁岁平安;把家里的米缸装满,在缸盖上放个碗,装上南瓜、芋艿、年糕等,祈愿来年丰衣足食。

高跷表演

  正月初一

  睡下没多久,耳畔便依稀传来类似炮仗的“噼里啪啦”声响。那是早起的人们在放“开门炮”,炮仗放得越高越响,意味着新年越吉利。人们的用这种热闹的方式,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好运连连,万事顺遂。

  过新年,要穿新衣,不仅要新衣新裤,还要新帽新鞋,而且最好是从未下过地的新鞋,寓意新的一年脚轻手健。

  吃完汤圆,晚辈就要拎着礼物到长辈家中拜岁。在过去,礼物多是“虎头包”,用厚厚的草纸包住红枣、黑枣、桂圆、核桃等,每样一斤左右,再封上一张红纸,只是眼下已经很难看到。

  这一天,见人一定要说吉利话。要是走路不小心跌跤,要马上说“元宝一跌”;要是不小心打碎家具,得赶紧说“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这一天还有一个重要习俗,是让家里的日用器物“休息”。具体来说,就是不扫地、不乞火、不杀牲、不动刀剪、不洗衣服,名义上是体恤器物,实际上是让劳碌了一年的人们能好好休息。

  正月初二和正月初三

  正月初二最重要的习俗是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而且一定要和夫婿同行,还得带上礼品和红包,并在娘家吃午饭。因此这一天对娘家人来说,也是“迎婿日”。

  “迎婿日”迎的是女婿,牵挂的却是女儿。过去,女儿嫁人后不能常回娘家,因此初二这一天与家人的团聚显得弥足珍贵,重温儿时温暖,聊聊婚后的生活点滴,让家族情感在这一来一往中代代相传。

  按照旧俗,正月初三不算是“黄道吉日”,因为这一天也被称为“赤狗日”,容易和人发生口角争执,所以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如今这一习俗已逐渐淡化。

  正月初五

  这一天对很多人来说是除夕以来最重要的一个日子,因为民间传说此日是财神诞辰,要“迎财神”。早在正月初四子夜,人们就已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鸣锣击鼓焚香礼拜,为的就是“抢路头”,先把财神迎到自己家。

  对普通人家来说,这一天最重要的就是“破五”,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就是要打扫卫生。因为之前的四天里,为了不倒掉“财气”,家里别说扫地,连垃圾都是不倒的。而等到这一天,原本被视作“财气”的垃圾成了“穷土”,要“送穷出门”,寓意送走贫穷和晦气,迎接新的开始。

市民在集市上体验“拓印”

  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元宵节,最大的特点就是“闹”。闹得最欢、最有参与感的,要属赏灯,正如千古流传的名句所描述的“花市灯如昼”“东风夜放花千树”。

  而在宁波,“闹”的不只正月十五,而是有“十三上灯,十八收灯”的旧俗。

  过去,人们习惯自己做花灯。为了赶上“十三上灯”,很多人从正月初七、初八就开始搜罗做灯笼的材料,包括“韧皮纸”(或宣纸)、竹篾、细绳、红蜡烛等。

  自己动手做的花灯,造型比较单一,以“兔子灯”“鲤鱼灯”“黄鱼灯”为主,再不济就是一盏简单的“三角灯”。

  按旧俗,“十三上灯”前要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在祖先的神位或画像前,点上三炷香,斟满一杯清茶,再盛上一碗“酒酿汤果”。

  这碗“酒酿汤果”也被叫做“上灯汤果”,就是我们平常见到的用糯米搓成的珍珠圆。

  “上灯夜”闹得最欢的当属孩子们,带着各式各样的灯笼走街串巷。

  过去,民间还有过“十四夜”的旧俗。尤其是在农村,家家户户除了挂灯笼,还会做“响格”,就是把毛竹的一头劈开,摇晃起来发出“啪啪”声,像我们现在的“手掌拍”。

  等到“十四夜”,人们会拿着“响格”绕着家里拍一圈,寓意把晦气、蛇虫、病害等不好的东西赶走,欢欢喜喜过元宵。这一习俗现在已不多见,但在宁海前童等地仍可觅其身影。

  等到正月十五,大人们也按捺不住了,呼朋唤友逛灯会、闹元宵、猜灯谜。有的地方还会行灯会、演“灯头戏”,灯的花样也是令人眼花缭乱。

  随着元宵璀璨灯火的落幕,在人们意犹未尽的欢声笑语中,盛大的年节庆典也悄然落下帷幕,那些忙碌、团聚、欢乐、温馨都化作美好的记忆,沉淀在岁月深处。

  宁波晚报记者石承承 袁先鸣/文 宁波市文化馆供图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4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烟火”宁波年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2025-01-27 07:18:00

春节期间街头的彩灯

  年的味道,是从哪里“飘”来的?

  是街头日渐稀疏的车流;是寒风中日渐紧实的鳗鲞、酱肉;是紫铜暖锅里翻滚的熏鱼、蛋饺;是久别重逢的絮絮叨叨;是叩开门迎面而来的笑脸……

  寻找记忆中年的味道,就是要从看似不起眼的生活小细节中去捕捉对生活的热爱,对亲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

宁波年夜饭

  除夕

  相比除夕,宁波人更习惯把农历旧年的最后一天叫做“三十年夜”,哪怕当年的农历腊月只有二十九天,也很难改口。

  “三十年夜”的关键词是忙。

  午饭过后,全家人就要开始准备年夜饭:有人择菜、洗菜;有人切菜、烧菜;连孩子也“不甘示弱”,搬来小凳子,帮忙裹春卷……时光在忙碌中悄然流逝,不经意间,窗外已是华灯初上,屋里则弥漫开饭菜的香味。

  年夜饭的意义,不只在于团圆,更在于全家人的齐心协力。

  吃完年夜饭,要进行年前最后一次清扫。其中,扫地这件事很有讲究,要从外往里扫,嘴里还得念念有词“元宝扫进来”。扫完地,别忘了把扫帚、簸箕清洗干净,绑上红绳,以表示对它们过去一年辛苦工作的感谢。

  一边看春晚一边唠嗑,但手里的活没有停下:得把第二天一大早要吃的汤圆给“搓”出来。

  伴随《难忘今宵》那熟悉的旋律响起,困意渐渐袭来。不过,在钻进被窝前,还有两件事千万不能忘:把给孩子的“压岁钿”放到枕头下,保佑孩子健康成长,岁岁平安;把家里的米缸装满,在缸盖上放个碗,装上南瓜、芋艿、年糕等,祈愿来年丰衣足食。

高跷表演

  正月初一

  睡下没多久,耳畔便依稀传来类似炮仗的“噼里啪啦”声响。那是早起的人们在放“开门炮”,炮仗放得越高越响,意味着新年越吉利。人们的用这种热闹的方式,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好运连连,万事顺遂。

  过新年,要穿新衣,不仅要新衣新裤,还要新帽新鞋,而且最好是从未下过地的新鞋,寓意新的一年脚轻手健。

  吃完汤圆,晚辈就要拎着礼物到长辈家中拜岁。在过去,礼物多是“虎头包”,用厚厚的草纸包住红枣、黑枣、桂圆、核桃等,每样一斤左右,再封上一张红纸,只是眼下已经很难看到。

  这一天,见人一定要说吉利话。要是走路不小心跌跤,要马上说“元宝一跌”;要是不小心打碎家具,得赶紧说“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这一天还有一个重要习俗,是让家里的日用器物“休息”。具体来说,就是不扫地、不乞火、不杀牲、不动刀剪、不洗衣服,名义上是体恤器物,实际上是让劳碌了一年的人们能好好休息。

  正月初二和正月初三

  正月初二最重要的习俗是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而且一定要和夫婿同行,还得带上礼品和红包,并在娘家吃午饭。因此这一天对娘家人来说,也是“迎婿日”。

  “迎婿日”迎的是女婿,牵挂的却是女儿。过去,女儿嫁人后不能常回娘家,因此初二这一天与家人的团聚显得弥足珍贵,重温儿时温暖,聊聊婚后的生活点滴,让家族情感在这一来一往中代代相传。

  按照旧俗,正月初三不算是“黄道吉日”,因为这一天也被称为“赤狗日”,容易和人发生口角争执,所以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如今这一习俗已逐渐淡化。

  正月初五

  这一天对很多人来说是除夕以来最重要的一个日子,因为民间传说此日是财神诞辰,要“迎财神”。早在正月初四子夜,人们就已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鸣锣击鼓焚香礼拜,为的就是“抢路头”,先把财神迎到自己家。

  对普通人家来说,这一天最重要的就是“破五”,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就是要打扫卫生。因为之前的四天里,为了不倒掉“财气”,家里别说扫地,连垃圾都是不倒的。而等到这一天,原本被视作“财气”的垃圾成了“穷土”,要“送穷出门”,寓意送走贫穷和晦气,迎接新的开始。

市民在集市上体验“拓印”

  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元宵节,最大的特点就是“闹”。闹得最欢、最有参与感的,要属赏灯,正如千古流传的名句所描述的“花市灯如昼”“东风夜放花千树”。

  而在宁波,“闹”的不只正月十五,而是有“十三上灯,十八收灯”的旧俗。

  过去,人们习惯自己做花灯。为了赶上“十三上灯”,很多人从正月初七、初八就开始搜罗做灯笼的材料,包括“韧皮纸”(或宣纸)、竹篾、细绳、红蜡烛等。

  自己动手做的花灯,造型比较单一,以“兔子灯”“鲤鱼灯”“黄鱼灯”为主,再不济就是一盏简单的“三角灯”。

  按旧俗,“十三上灯”前要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在祖先的神位或画像前,点上三炷香,斟满一杯清茶,再盛上一碗“酒酿汤果”。

  这碗“酒酿汤果”也被叫做“上灯汤果”,就是我们平常见到的用糯米搓成的珍珠圆。

  “上灯夜”闹得最欢的当属孩子们,带着各式各样的灯笼走街串巷。

  过去,民间还有过“十四夜”的旧俗。尤其是在农村,家家户户除了挂灯笼,还会做“响格”,就是把毛竹的一头劈开,摇晃起来发出“啪啪”声,像我们现在的“手掌拍”。

  等到“十四夜”,人们会拿着“响格”绕着家里拍一圈,寓意把晦气、蛇虫、病害等不好的东西赶走,欢欢喜喜过元宵。这一习俗现在已不多见,但在宁海前童等地仍可觅其身影。

  等到正月十五,大人们也按捺不住了,呼朋唤友逛灯会、闹元宵、猜灯谜。有的地方还会行灯会、演“灯头戏”,灯的花样也是令人眼花缭乱。

  随着元宵璀璨灯火的落幕,在人们意犹未尽的欢声笑语中,盛大的年节庆典也悄然落下帷幕,那些忙碌、团聚、欢乐、温馨都化作美好的记忆,沉淀在岁月深处。

  宁波晚报记者石承承 袁先鸣/文 宁波市文化馆供图

编辑: 陈捷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