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处在紧张状态下的虎斑颈槽蛇。
农历2025年是蛇年。毋庸讳言,在很多人眼里,蛇这种常见动物是不大受待见的。不过,既然蛇能成为十二生肖之一,这足以证明蛇在古人看来是十分重要的。这里,我就和大家聊聊宁波的各种蛇,特别是跟它们有关的一些趣味点。如果大家从此对蛇有了新的认识,对蛇类及其栖息环境能多加关注,则善莫大焉。
宁波蛇类以无毒蛇居多
宁波的野生蛇类(这里单指陆生蛇类,不包括海蛇)并不多,一种说法是约40种,另一种说法是约60种。我从事自然探索与摄影已有20年,常年在野外行走。按照我的经验,在宁波,分布较广、数量较多,相对较常见的蛇有十几种。不过,由于很多蛇主要分布在山区,且以夜晚活动为主,因此大家遇见它们的概率不高。
对于蛇,普通人最爱问的就是:“这蛇有毒吗?”宁波的蛇类,以无毒蛇居多,剧毒蛇相对较少。
在宁波有分布的剧毒蛇,比较多见的主要包括短尾蝮、福建竹叶青蛇、原矛头蝮、尖吻蝮、舟山眼镜蛇、银环蛇等。其中,前4种均为管牙类毒蛇,头部呈三角形。短尾蝮,成体全长50厘米-70厘米,是浙江最常见的蝮蛇,在平原与山区均有广泛分布,也是浙江伤人概率最高的毒蛇。福建竹叶青蛇,成体全长50厘米-90厘米,山区常见。原矛头蝮,成体全长80厘米-120厘米,常见于山区。
尖吻蝮,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五步蛇”,其身体较粗壮,成体全长100厘米-130厘米,主要见于山区。尖吻蝮的体色与斑纹与落叶非常相似,常一动不动盘伏于地表。如因被误触或惊扰而咬人,则注毒量巨大,对人伤害较重,不及时救治的话会有生命危险。
舟山眼镜蛇与银环蛇都属于眼镜蛇科,均为中大型的前沟牙类毒蛇,头部呈椭圆形。它们的成体最长可达170厘米左右,在山区与平原均有分布。银环蛇还是中国陆地上单位毒性最强的毒蛇。
在宁波有分布的毒性较弱的蛇,较典型的是两种:虎斑颈槽蛇与绞花林蛇。前者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毒牙,但拥有毒腺,其毒液一般对人伤害不大,但对过敏的人可能会有较大危险;后者属于一种后沟牙毒蛇,毒性微弱。
在宁波有分布的无毒蛇,主要包括赤链蛇、黄链蛇、钝尾两头蛇、翠青蛇、中国钝头蛇、黑背白环蛇、王锦蛇、乌梢蛇、黑眉锦蛇、乌华游蛇、挂墩后棱蛇、中国小头蛇、黑头剑蛇、颈棱蛇等。
“真假毒蛇”难分辨
有趣的是,蛇类也会拟态,有些无毒蛇(或微毒蛇)长得很像剧毒蛇,有的简直就像双胞胎一样。翠青蛇与福建竹叶青蛇、黑背白环蛇与银环蛇、绞花林蛇与原矛头蝮等就是很好的例子。
福建竹叶青蛇在宁波山里很常见,其身体较细长,通体碧绿,只有尾部为焦红色。它的眼睛通常为橙红色,瞳孔通常如同垂直的一条线,是竖着的。翠青蛇也是全身碧绿,但与福建竹叶青蛇的区别有不少:一是其头部为椭圆形,而非三角形,无颊窝;二是瞳孔为圆形,黑色,而非竖瞳;三是体侧亦为绿色,没有福建竹叶青蛇所具有的红白色侧线;四是尾端也是绿色,而非焦红色。
黑背白环蛇跟银环蛇长得也很像:身体是一样的黑白相间,头部是一样的椭圆,眼睛是一样的黑而圆。那么,两者之间直观区别到底有哪些呢?首先,看尾部特征,黑背白环蛇的尾巴非常细长,并且逐渐变细,而银环蛇的尾巴是骤然变细;其次,银环蛇身体的横断面呈三角形,给人以棱角分明的感觉,而黑背白环蛇的身体比较圆润;最后,银环蛇的白色环纹细而窄,黑白非常分明,而黑背白环蛇的白色环纹比较宽大,且黑白没那么分明。
原矛头蝮与绞花林蛇,又是两种超级相似的蛇。无论是细长而偏棕色的身体、三角形头部、深色云朵状的斑纹,还是善于在树上缠绕的本领,都高度相似。但如果能以较近的距离观察的话,两者还是不难区分的:首先看头部鳞片,原矛头蝮头部鳞片是非常细密的,而绞花林蛇的头部具有大块的鳞片;其次看颊窝,原矛头蝮的眼睛前面有明显凹下去的颊窝,而绞花林蛇没有颊窝。

福建竹叶青蛇。
遇见蛇,最好“敬而远之”
除了毒性,各种蛇的“个性”也是很不一样的。比如说同样是毒蛇,福建竹叶青蛇、尖吻蝮等性子就比较“淡定”(或者说具有毒蛇的“霸气”),经常人已经很靠近它了,它还在原地不动;而原矛头蝮的脾气就比较暴躁,稍微感觉到危险就采取恐吓姿态。而银环蛇虽然毒性很强,但比较胆小,见人就溜。总之,这些毒蛇通常都不会主动攻击人——除非受到惊动,被迫自卫反击。而几乎所有的无毒蛇都很怕人,一见人就快速逃离,哪怕是王锦蛇、黑眉锦蛇、乌梢蛇等中大型无毒蛇也不例外。
此外,各种蛇的食性也有差别。王锦蛇,别名“菜花蛇”“大王蛇”等,虽然无毒,但性情凶猛,常捕食其他蛇类。黑眉锦蛇,是城市里常见的蛇类,它善于捕食老鼠。乌华游蛇,是山区溪流中的常见蛇类,善捕食鱼类。而赤链蛇竟常会吞食中华蟾蜍(即俗称的“癞蛤蟆”)。中国钝头蛇这种温顺小蛇的食性很独特,最爱吃蜗牛、蛞蝓之类。钝尾两头蛇的尾巴的粗细跟头部差不多(故名“钝尾”)乍一看就好像有两个头,它最爱吃的食物就是蚯蚓。
那么,如果在野外遇到蛇,又该怎么办呢?不用尝试去分辨这是不是有毒蛇,因为这真的挺难。普通人见到蛇,最好的方法是“敬而远之”,远远绕开走就是,这样对大家都好。
张海华 文/摄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