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为学子搭建成长通途 宁波推进普通高中扩优提质
2025-02-11 19:42: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宁波效实中学东部校区。市教育局供图

  甬派客户端记者 沈莉萍

  在教育改革的时代浪潮中,宁波普通高中教育正以破竹之势,向着优质化、特色化大步迈进。

  一组数据,成为这场教育变革最有力的注脚:

  2024年,全市普高招生数从原本的规模跃升至45535个,相较2023年新增7404个,增幅高达19.4%;普高录取率也一路攀升,达到了65.9%,涨幅超10%;普高特色学位更是增加了2225人,增幅达17.44%。

  这,不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宁波普通高中扩优提质的生动写照,实实在在地回应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热切期盼。

  一年来,宁波秉持着“优质示范辐射一批、特色普高创建一批、综合高中试点一批、民办高中提质一批”的科学规划,精心为莘莘学子搭建起一条优质与特色并行的成长通途。

  就在近日,2024年中国基础教育创新案例正式公布,宁波的《紧抓“优质”“特色”,推进普通高中扩优提质》案例,成功入选十大创新案例,为全国基础教育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操作的“宁波经验”。

  凝聚“向心力”,破除发展阻碍

  普通高中教育,与万千家庭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紧密相连,更是事关基础教育改革的引领性与贯通性。宁波深谙这一点,聚焦群众关切,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全力凝聚起普高扩优提质的“向心力”。

  宁波高度重视,多次进行专题研究决策。仅市级层面,就紧锣密鼓地召开了对接会、部署会10余次。市教育局与编办、财政、人社等多部门深度协调,针对教师编制、项目建设、资金保障等制约教育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展开一场又一场专题研商。

  在多方努力下,2024年,全市普通高中(含综合高中)新增在编教师576名,为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市级财政更是设立了6000万元专项资金,这笔资金如同“及时雨”,引导普高朝着特色化、多样化方向蓬勃发展,筑牢了教育质量提升的人才与资金根基。

宁波二中举行科技体育节

  打好“攻坚战”,扩充优质学位

  优质学位,是普高扩优提质的关键因素;特色发展,则是普高改革的核心追求。宁波紧紧抓住“优质”与 “特色” 这两个关键词,精准发力,向教育发展的难题发起“攻坚战”。

  面对“优质学位供给不足”的问题,宁波坚持以优质教育资源扩容为主。2024年,全市33所优质学校勇挑重担,带头扩招2177人,增幅达14.65%,实现所有公办学校扩班1个班及以上,并且将班额扩大至48人,公办学位扩容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与此同时,新成立的宁波市科技高级中学、宁波市镇海中学甬江校区、宁波市海曙中学,集中提供了一批优质普高学位。在全市普高扩优提质行动中,公办学校招生计划数占比72.91%,民办学位占比27.09%。这些做法,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普遍认可。

  为化解“特色学位供需不均”的矛盾,2024年,宁波对中考中招政策进行优化和完善。在坚持普高属地招生的基础上,大力支持体艺、外语教育等特色项目实行跨区域招生,并提高校测成绩权重。如此一来,特长学生能够精准地进入特色学校,有效缓解了区域间普高供需的结构性矛盾。

  针对“综合学位破题不力”的困境,宁波大胆创新,在优质职业高中试点创办8所综合高中,提供普高学位2086个。在这里,学生可以依据自身发展方向,自由学习专业技能课程,在学校内实现普高、职高学分互认,结合自身特长,自由选择普通高考、职教高考以及直接就业等多元成长通道,获得了延迟分流、二次选择的宝贵机会。

  打出“组合拳”,推动特色发展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宁波深知这一使命,全力推动学校特色发展、学生特长发展,多措并举培育拔尖创新人才,打出一套推动特色发展的“组合拳”。

  首先,优化普高特色发展路径。宁波制定《宁波市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工作方案》,深入开展学科评估,精心构建 “学科中心 —学科特色(含体艺)—综合高中”的普高分层分类特色办学体系。遴选首批25所学科评估为“A”及以上的学校,作为科技、艺术、体育、国际教育及学科特色学校,并进行专项培育,助力这些学校成为特色教育的标杆。

宁波三中开展艺术特色教学

  其次,推动普高招生改革。宁波不断深化自主招生改革,逐步增加自主招生人数,采用学校测试成绩占70%+中考成绩占30%的综合评估方式,做到让“合适的学生进入适合的学校”。2024年,宁波市自主招生数量为3696人,比上年增加了35.93%,进一步提升了学生潜能特长与学校特色发展的契合度。

  其三,推动学生特长发展。宁波全面实施普高国家课程校本化行动,实现全市“一校一案”全覆盖。不断深化学校特色课程群建设,精心打造“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特长课程”体系,依据学生特长优势和发展需要,提供分层分类、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升级“一生一技”“一生一艺”内涵要求。如今,全市学校创设特色选修课2000门以上,为拔尖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营造了肥沃的土壤。

  记者手记

  “优质”+“特色”,迈向教育新高度

鄞州高级中学的学生进行暑期科学研学

  基础教育,一头紧密连着国家的未来发展,一头深深系着万千家庭的殷切期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当下教育改革的澎湃浪潮中,宁波精准聚焦群众关切,将创新作为驱动发展的强劲引擎,全力推进普通高中扩优提质工程,踏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教育发展之路。

  “优质示范辐射一批、特色普高创建一批、综合高中试点一批、民办高中提质一批”,这一系统规划极具前瞻性与战略眼光。它为扩充优质普通高中资源指明了方向,让更多宁波学子能够沐浴在优质教育的暖阳之下,茁壮成长。

  在具体实践中,宁波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通过公办学校扩班、优化政策、创办综合高中等一系列举措,直面教育发展中的难点痛点,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成长通道。优化学校布局,让教育资源分布更加均衡合理;深化自主招生改革,让学生与学校实现更精准的匹配;实施课程校本化行动,丰富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这些举措全方位、深层次地体现了宁波教育特色化、多元化的发展理念。

  2024年,宁波普高招生数、录取率和特色学位显著提升,这是扩优提质成果的有力见证。展望2025年,宁波教育发展的前景同样令人心潮澎湃:

  普高录取比例预计将提高到75%左右;海曙中学、鄞江中学艺术中心等普高新建项目陆续投用,为教育注入新的活力;综合高中作为一种新型办学形式,也正稳步向着区(县、市)全覆盖的目标迈进,为更多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选择。

  未来,宁波必将在基础教育领域持续深耕,不断创新,用实际行动为万千学子照亮前行的道路,助力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乘风破浪,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编辑: 应波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为学子搭建成长通途 宁波推进普通高中扩优提质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5-02-11 19:42:00

宁波效实中学东部校区。市教育局供图

  甬派客户端记者 沈莉萍

  在教育改革的时代浪潮中,宁波普通高中教育正以破竹之势,向着优质化、特色化大步迈进。

  一组数据,成为这场教育变革最有力的注脚:

  2024年,全市普高招生数从原本的规模跃升至45535个,相较2023年新增7404个,增幅高达19.4%;普高录取率也一路攀升,达到了65.9%,涨幅超10%;普高特色学位更是增加了2225人,增幅达17.44%。

  这,不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宁波普通高中扩优提质的生动写照,实实在在地回应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热切期盼。

  一年来,宁波秉持着“优质示范辐射一批、特色普高创建一批、综合高中试点一批、民办高中提质一批”的科学规划,精心为莘莘学子搭建起一条优质与特色并行的成长通途。

  就在近日,2024年中国基础教育创新案例正式公布,宁波的《紧抓“优质”“特色”,推进普通高中扩优提质》案例,成功入选十大创新案例,为全国基础教育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操作的“宁波经验”。

  凝聚“向心力”,破除发展阻碍

  普通高中教育,与万千家庭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紧密相连,更是事关基础教育改革的引领性与贯通性。宁波深谙这一点,聚焦群众关切,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全力凝聚起普高扩优提质的“向心力”。

  宁波高度重视,多次进行专题研究决策。仅市级层面,就紧锣密鼓地召开了对接会、部署会10余次。市教育局与编办、财政、人社等多部门深度协调,针对教师编制、项目建设、资金保障等制约教育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展开一场又一场专题研商。

  在多方努力下,2024年,全市普通高中(含综合高中)新增在编教师576名,为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市级财政更是设立了6000万元专项资金,这笔资金如同“及时雨”,引导普高朝着特色化、多样化方向蓬勃发展,筑牢了教育质量提升的人才与资金根基。

宁波二中举行科技体育节

  打好“攻坚战”,扩充优质学位

  优质学位,是普高扩优提质的关键因素;特色发展,则是普高改革的核心追求。宁波紧紧抓住“优质”与 “特色” 这两个关键词,精准发力,向教育发展的难题发起“攻坚战”。

  面对“优质学位供给不足”的问题,宁波坚持以优质教育资源扩容为主。2024年,全市33所优质学校勇挑重担,带头扩招2177人,增幅达14.65%,实现所有公办学校扩班1个班及以上,并且将班额扩大至48人,公办学位扩容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与此同时,新成立的宁波市科技高级中学、宁波市镇海中学甬江校区、宁波市海曙中学,集中提供了一批优质普高学位。在全市普高扩优提质行动中,公办学校招生计划数占比72.91%,民办学位占比27.09%。这些做法,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普遍认可。

  为化解“特色学位供需不均”的矛盾,2024年,宁波对中考中招政策进行优化和完善。在坚持普高属地招生的基础上,大力支持体艺、外语教育等特色项目实行跨区域招生,并提高校测成绩权重。如此一来,特长学生能够精准地进入特色学校,有效缓解了区域间普高供需的结构性矛盾。

  针对“综合学位破题不力”的困境,宁波大胆创新,在优质职业高中试点创办8所综合高中,提供普高学位2086个。在这里,学生可以依据自身发展方向,自由学习专业技能课程,在学校内实现普高、职高学分互认,结合自身特长,自由选择普通高考、职教高考以及直接就业等多元成长通道,获得了延迟分流、二次选择的宝贵机会。

  打出“组合拳”,推动特色发展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宁波深知这一使命,全力推动学校特色发展、学生特长发展,多措并举培育拔尖创新人才,打出一套推动特色发展的“组合拳”。

  首先,优化普高特色发展路径。宁波制定《宁波市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工作方案》,深入开展学科评估,精心构建 “学科中心 —学科特色(含体艺)—综合高中”的普高分层分类特色办学体系。遴选首批25所学科评估为“A”及以上的学校,作为科技、艺术、体育、国际教育及学科特色学校,并进行专项培育,助力这些学校成为特色教育的标杆。

宁波三中开展艺术特色教学

  其次,推动普高招生改革。宁波不断深化自主招生改革,逐步增加自主招生人数,采用学校测试成绩占70%+中考成绩占30%的综合评估方式,做到让“合适的学生进入适合的学校”。2024年,宁波市自主招生数量为3696人,比上年增加了35.93%,进一步提升了学生潜能特长与学校特色发展的契合度。

  其三,推动学生特长发展。宁波全面实施普高国家课程校本化行动,实现全市“一校一案”全覆盖。不断深化学校特色课程群建设,精心打造“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特长课程”体系,依据学生特长优势和发展需要,提供分层分类、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升级“一生一技”“一生一艺”内涵要求。如今,全市学校创设特色选修课2000门以上,为拔尖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营造了肥沃的土壤。

  记者手记

  “优质”+“特色”,迈向教育新高度

鄞州高级中学的学生进行暑期科学研学

  基础教育,一头紧密连着国家的未来发展,一头深深系着万千家庭的殷切期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当下教育改革的澎湃浪潮中,宁波精准聚焦群众关切,将创新作为驱动发展的强劲引擎,全力推进普通高中扩优提质工程,踏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教育发展之路。

  “优质示范辐射一批、特色普高创建一批、综合高中试点一批、民办高中提质一批”,这一系统规划极具前瞻性与战略眼光。它为扩充优质普通高中资源指明了方向,让更多宁波学子能够沐浴在优质教育的暖阳之下,茁壮成长。

  在具体实践中,宁波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通过公办学校扩班、优化政策、创办综合高中等一系列举措,直面教育发展中的难点痛点,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成长通道。优化学校布局,让教育资源分布更加均衡合理;深化自主招生改革,让学生与学校实现更精准的匹配;实施课程校本化行动,丰富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这些举措全方位、深层次地体现了宁波教育特色化、多元化的发展理念。

  2024年,宁波普高招生数、录取率和特色学位显著提升,这是扩优提质成果的有力见证。展望2025年,宁波教育发展的前景同样令人心潮澎湃:

  普高录取比例预计将提高到75%左右;海曙中学、鄞江中学艺术中心等普高新建项目陆续投用,为教育注入新的活力;综合高中作为一种新型办学形式,也正稳步向着区(县、市)全覆盖的目标迈进,为更多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选择。

  未来,宁波必将在基础教育领域持续深耕,不断创新,用实际行动为万千学子照亮前行的道路,助力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乘风破浪,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编辑: 应波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