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某服饰公司店长杨某遭遇了一场“奖金腰斩”风波。
2023年6月,杨某入职A服饰有限公司,担任某销售门店店长。虽然双方未约定奖金基数,但入职后杨某的每月奖金通常在6000元至8000元之间。2024年4月,杨某发现自己的3月奖金仅有2600元,之后三个月,每月奖金也“缩水”为2500元左右。他一打听,其他门店店长的奖金都没有明显变化。
于是,杨某于2024年8月向仲裁委提出仲裁申请,请求该公司补发2024年3月至7月的奖金共计12000元。
在此案中,争议的焦点在于A服饰有限公司作为用人单位是否有权调整杨某的奖金。
“奖金是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用人单位有权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实际业绩和职工个人表现自主决定奖金是否发放及奖金金额。”案件承办仲裁员解释道,“但是,调减奖金应当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能以‘用工自主’之名,行‘侵害职工权益’之实。”
经庭审查明,该公司的销售业绩从2024年3月起确有明显下降,但杨某所在店铺的销售业绩在公司内部的排名并未有明显变动,始终处于“中游”的位置。虽然公司以“销售业绩下滑调减职工奖金”为由进行抗辩,但公司内部其他同岗位店长的奖金未明显调减。最终,仲裁委认定公司调减杨某奖金缺乏合理性,支持了杨某的仲裁请求。
于企业而言,本案是一剂“清醒剂”。在调整员工奖金时,不能随意“看人下菜碟”,必须基于公平、合理的原则。
同时,劳动者如果发现自己的奖金被不合理地“打折”,工资单、同岗待遇对比、绩效考核表等都是维权的关键证据,应及时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 李睿清 通讯员任社钟法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