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生为患者做手术。
几天前的凌晨,82岁的王奶奶被120急救车从家里送到宁波市第九医院。“实在是痛得不得了。医生,快帮忙想想办法。”随同的家属十分焦急。CT检查提示,老人有盆底疝伴嵌顿。经验丰富的外一科负责人余秀国主任医师仔细阅片后认为,这应该是闭孔疝。
家属介绍,老人多次遭遇强烈腹痛,也曾数次去大医院检查,均被告知其身体条件太差,建议保守治疗。这次左下腹已经出现小肠嵌顿,需要立即手术。余医生介绍,因闭孔疝特殊的解剖原因,嵌顿后不易回纳,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绞窄性肠梗阻、肠坏死穿孔、弥漫性腹膜炎等并发症,将危及患者生命。家属考虑再三,最终同意手术。
急诊手术准备到位后,余医生联合科室团队采用微创的腹腔镜手术方式,将小肠等疝内容物从疝囊内拉出,显露闭孔管内口,然后将疝囊拉回腹腔,并在闭孔管内口放置补片,以防止复发。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不到一个半小时,团队就完成了手术,肠梗阻得以解除,患者转危为安。
“这种病其实没有自愈可能,必须手术治疗,且越快越好。”余医生说,老年瘦弱妇女如果突然出现肠梗阻症状,同时伴有腹股沟区和大腿内侧酸胀疼痛,并且在下肢外展外旋时加重,就要高度怀疑闭孔疝的可能。如果不通过CT仔细辨识,很容易误诊或漏诊。
据介绍,疝气俗称“小肠气”,是因为腹壁薄弱而导致腹腔内脂肪组织或肠管等器官从薄弱处突出,会在腹部表面摸到明显的鼓包。闭孔疝是一种罕见的腹外疝,占所有疝疾病的0.3%左右。闭孔是盆腔通往大腿的孔道,内有闭孔神经及动静脉通过。闭孔疝就是腹腔内脏器通过这里向外突出,常伴有腹股沟区及大腿内侧的刺痛、麻木和酸胀感等神经压迫症状。
余医生介绍,正常情况下,闭孔管由脂肪组织填充,但老年妇女,尤其是身材消瘦的老年妇女,盆底脂肪组织较少且肌肉松弛,腹腔内脏器便会趁机钻入闭孔造成“闭孔疝”,又叫“小老太太疝”。咳嗽或用劲时疼痛加剧,但患侧下肢屈曲、内收、内旋时疼痛减轻,有时可消失。如果怀疑自己或家人患了疝气需及时就医,避免进一步发展及发生严重并发症。
宁波晚报记者 程鑫 通讯员 郑诚 文/摄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