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集物流前置仓。(潘柯如 摄)
“开年到现在,无论我们是否放假,外国客商始终买个不停。这不,又有一批电视支架、猫爬架等货物即将出海,货值超过1.1万美元。”昨日,宁波亚集物流有限公司的跨境电商出口前置仓内,上万款货物整装待发,总经理李峰笑着说。
据他介绍,两年时间,这一全国首个跨境电商出口前置仓已发展到10万平方米,出口货物超9万票,日进出货物在1万立方米左右,正全力冲刺跨境电商特殊区域出口单体项目出口额全国第一。
为何从2023年3月31日开始计算?
因为在那一天,以跨境电商出口拼箱“先查验后装运”为基础的前置仓监管新模式正式在宁波落地,属全国首创。该模式的本质是“加减法”,即流程简化“瘦身”、服务优化“加码”。
一
跨境电商出口前置仓,指的是设在国内口岸、专门为跨境电商出口货物服务的物流集拼分拨中心,通过流程前置,把原本在海外仓完成的分拣、拆箱、包装、组货等环节放到国内完成,以提升终端物流配送效率。这是宁波针对跨境电商出口现状,在全国首创的做法。
同时,因跨境电商批量小、种类多、频次高的特点,“一箱多票”拼箱模式出口装运需求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却是查验难题。
传统出口模式下,企业须在货物运抵港口后才能办理通关手续,这种先拼箱后查验模式使一个集装箱内的货物票数越多,被抽中海关查验的概率越高,拼箱货物拆箱重装的可能性越大,影响时效。
国际集拼企业最怕的,就是船期延误和反复拆箱。
二
“此前,我们的仓库虽名为前置仓,但与其他综保区仓库区别不大,直到监管新模式落地,才让跨境电商出口前置仓名副其实,货物出口实现爆发式增长。”李峰说。
监管新模式落地后,流程简化“瘦身”。
跨境电商出口前置仓同时具备存储、海关查验、拼箱装运等功能,可进行“小单元”拣选发货。
企业可在货物抵达港口前,在前置仓内一次性完成申报、查验、放行、拼箱等全流程,通关时间从3天左右压缩到1天内。
监管新模式落地后,服务优化“加码”。
为减少传统卸货过程带来的偏差,前置仓引进3台自动化卸货设备,通过传感技术和智能算法,准确识别货物类型、尺寸、重量等信息,大幅降低人力成本,仓库运营进入智能化时代。
李峰告诉记者,货物到港前就完成了海关相关手续,到港后即可装箱装船,真正做到“货到即走”,物流效率至少提升了50%,出口作业时间缩短95%以上。
三
短短两年时间,跨境电商出口前置仓已经从“试验田”变成“高产田”。
统计数据显示,宁波海关两年来累计验放跨境电商前置仓出口贸易额达74.44亿元,惠企方面不断释放“乘数效应”。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者”,亚集物流出口业务蒸蒸日上,出口额年均增长超33%。
广州逸海家居有限公司闻讯而来,商品从产线到用户的耗时被大幅缩短,该公司业务员直言,企业从宁波口岸出口的货物比例越来越高。
据介绍,去年底,以此为基础形成的“宁波经验”直接成为海关总署相关监管模式试点的基础。
今年,宁波海关把以跨境电商出口拼箱“先查验后装运”为基础的前置仓监管新模式,进一步推广到其他符合条件的仓储企业。“我们还在推动打造‘前置仓+海运快船’业务模式,紧密衔接各环节作业时间,吸引更多外贸企业通过前置仓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构建跨境电商出口枢纽。”宁波海关相关负责人说。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 记者 孙佳丽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