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邦恩(右)与庄辉院士合影。 受访者供图
2015年底,夏邦恩的项目通过了省科技厅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70例肝衰竭患者经过中医药参与治疗后,长期存活率达到了70%以上,当时,这引起了中国工程院张伯礼院士的关注,并向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写亲笔信推荐。这成为夏邦恩中医药项目的重要转折。
硬汉任由热泪流下来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是国家重点肝病学科,张院士推荐称,该项目初步临床试验有较好疗效,希望该院给予协助进行验证与评价。
半年后,上海曙光医院给出了这样的结论:经过对中医药治疗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进行临床观察,结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中医院等医院的25例原始病历资料认为,在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该中医药方案可明显改善肝衰竭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及理化指标,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疗效确切。并建议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中医药临床研究,加强中药制剂工艺和作用机制的研究。
国家重点学科的权威认定,给夏邦恩的项目又增加了重要的砝码。更让夏邦恩激动的是,2016年5月,张院士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约见了他,称赞他虽然来自民间,却是个真正的高手与不屈的汉子。听着这样的鼓励,想起这些年的艰辛,夏邦恩的泪水滚滚而下……
院士参与,项目获得突破性进展
2017年,夏邦恩的项目在宁波一次全国性创新创业大赛中脱颖而出,引起了宁波医疗行业的关注。宁波市卫生主管部门随即进行深入调查,结果与省里的成果验收认定一致。接着,经过宁波市卫健委组织,夏邦恩的项目申报了浙江省十三五中医药重大研究计划,奉化区政府则破格将他们列入高端人才团队,并给予资金支持。
这期间,夏邦恩带着病例资料参加省项目评审专家组现场答辩的一个花絮,让他至今记忆深刻。PPT播放一位宁波的23岁小伙子,因暴发型乙肝肝衰竭,发病一周总胆红素就升到500多,数天就出现了肝性脑病症状。病历数据刚放完,评审组一位专家就说,这个年轻人肯定已经不在了。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个小伙子就在现场。看到他生龙活虎地向在场专家们问好,项目评审组当即表示不用再继续答辩,既然有这么好的疗效,那就做“双盲”,用符合国际公认的前瞻性随机双盲试验的科学规则,以最硬核的病死率对照数据来说话。如果可以,他们马上通过立项评审。
一年后,夏邦恩和宁波市第二医院联合申报的省十三五中医药重大科研计划获批。该类科研项目的获得,在宁波市历史上尚属首次。
2019年,国际病毒学权威、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中国工程院庄辉院士听取了夏邦恩的汇报后,高度赞赏他们的努力与科研精神,同意作为技术指导参与该项目。随后,夏邦恩团队携手宁波第二医院、杭州西溪医院、绍兴市立医院等浙江省多家三甲医院签署科研合作协议,正式启动中医药治疗乙肝相关慢加(亚)急性肝衰竭多中心临床研究,开创了中西医随机双盲病死率临床对照的先例。
从民间研究到省重大研究计划立项,从个体医案到多中心双盲试验,这项研究浓缩了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时代轨迹。近日,病死率对照试验即将揭盲,这项凝聚传统智慧与创新科研的中医药临床方案,或将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提供更具说服力的方案。
宁波晚报 记者 程鑫 通讯员 周志斌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