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国内政经
对美国关税讹诈“奉陪到底” 我们底气何在?信心何来?
2025-04-14 18:28:00 稿源: 潮新闻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朝令夕改,形同儿戏。

  从4月2日所谓“解放日”开始,美国特朗普政府对全世界185个国家和地区无理发动“对等关税”贸易战,令人瞠目结舌,在全球制造巨大混乱和不确定性,导致金融市场大幅动荡,引发美国国内及国际社会强烈不满。

4月2日,特朗普在白宫展示签署后的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新华社记者 胡友松 摄

  面对这一轮史无前例的关税讹诈,中方根据国际法基本原则和法律法规,在全球第一个坚决采取了必要、有力、精准的反制“组合拳”——

  对等加关税、将数十家美企列入出口管制名单和不可靠实体清单、对稀土等‌关键资源进行出口管制、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减少引进美国影片、在世贸组织提起诉讼……

  4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会见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时,发声铿锵有力:“美国到处挥舞关税大棒,公然把自身利益凌驾于各国共同利益之上,公然无视多边贸易体制和既定规则,国际社会不能听之任之,美国不能任意妄为,历史车轮不能倒退。中国是堂堂正正的大国,也是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成员,我们站出来阻止强权,不仅是为了维护自身正当权益,也是为了维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为了避免人类重回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

  “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

  面对复杂的国际贸易博弈局势,中国的底气何在?国人的信心何来?潮新闻记者与国内多位美国问题专家和国际经贸学者聊了聊。

  没有执行力,任何政策都是一纸空文

  当地时间4月11日,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发出警报,称一个涉及关税豁免的代码出现了故障,系统瘫痪持续了超过10个小时才得到修复。

  “这件事让外界普遍质疑美国海关是否有能力落实特朗普的关税新政。”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沈逸向潮新闻记者强调,“对等关税”政策能否落地执行,首先就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4月8日,纽约股市三大股指纷纷下跌。新华社发(郭克 摄)

  事实上,自从4月2日特朗普抛出该政策以来,白宫方面闹出的笑话一个接一个。

  美媒披露,关于下一步关税豁免,特朗普是这么说的:“更多是凭直觉,而不是其他任何因素。我的意思是,你几乎不能拿笔计算。”

  你没听错,一个影响全球贸易、涉及超万亿规模的战略决策,靠的居然是“直觉”。

  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在国会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辩解时,台下的民主党人告诉他,就在几分钟前,特朗普已暂缓加征“对等关税”。格里尔懵了,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如此重大的决定,总统居然没有和贸易代表通气。

  而特朗普极为倚重的政府效率部负责人马斯克,近期与特朗普关税政策的炮制者、白宫经济顾问纳瓦罗发生激烈争吵,马斯克还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支持开放贸易。

  更可笑的是,纳瓦罗在其成名著作《致命中国》里大量引用“经济学家罗·瓦拉”的观点来佐证其关税主张,而“罗·瓦拉”居然是纳瓦罗用自己的姓进行字母重组杜撰出来的人物。

  “我们的政府出台一项政策,一向以能做得到作为前提。而白宫出台这些政策,却不知道能否做到。政策如果无法执行,基本上一钱不值。”沈逸说,“虽然白宫方面来势汹汹,拿出大打关税战的架势,但它的能力根本不匹配。如今的美国远不是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了。”

  沈逸同时强调,中美并不会进行全面对抗,更主要的是一场双方政府能力的比拼。

  无论是小布什政府还是奥巴马政府,都曾在经济上有求于中国,当时两国领导人都进行过面对面的良好沟通,在宏观经济和金融合作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如今美国政府不学习过去的成功经验,整天挥舞大棒,非常不明智。”沈逸说道。

  中国率先“打了个样”,更多国家对讹诈说“不”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经将威慑的建立归结为三个要素:力量、有使用力量的决心、使对手看到该决心。

  然而,与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表现出不惜打核战决心的肯尼迪总统相比,特朗普在本轮关税战中的表现,差距有点大。

  在特朗普威胁要让加拿大钢铝关税翻倍之后,加拿大安大略省马上宣布对出口到美国的电力加征25%的附加费,直接影响了美国三个州的电力供应——密歇根州、明尼苏达州和纽约州。

  当天,特朗普就撤回了关税翻倍的决定。你没听错,从威胁到撤回,在一天之内。

加拿大销售美国酒类的超市号召顾客改买本国货。图源:央视新闻

  好好说话美国听不懂,你真亮出拳头,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而当特朗普踢到中国这块最硬的钢板时,表现更让人忍俊不禁。

  当美国发出关税讹诈,中国不仅一轮轮对等加关税,还迅速打出“组合拳”,显然是有备而来。

  面对中国的犀利反击,特朗普有些懵,公开说:“中国也想达成一个协定,非常想,但他们不知道怎么开头。我们在等他们的电话,一定会发生的。”

  145%对华超高关税出炉仅仅两天,美方就退缩了,宣布豁免计算机、智能手机、半导体制造设备、集成电路等部分产品的“对等关税”。而在中国输美商品中,这些电子产品占有非常大的金额比重。

  14日下午,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对此回应道:“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美国滥施关税损人害己。我们敦促美方放弃极限施压的错误做法,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通过对话解决问题。”

  在中国的带动下,欧盟于4月9日决定对价值21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加征25%关税(10日,欧盟又宣布将此关税反制措施暂停90天)。

  连特朗普的“铁粉”、阿根廷总统米莱,面对美国要求阿根廷取消与中国的货币互换协议时,都回绝说“我们不会取消”。

  “特朗普的关税战决定并非深思熟虑的结果,他自认是天选之子,认为仅凭关税战、科技战的恫吓,各国就会轻易就范让渡本国利益,全球资本蜂拥回流美国,从而‘空手套白狼’。”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应琛认为,自我膨胀加“拍脑袋”决策,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

  在应琛看来,特朗普打关税战有一个期待:“由于担忧经济风险,美债和美元作为避险资产会受追捧,美债利率就会下降,就能省下很多钱。4月3日宣布实施‘对等关税’后,国债收益率的确从1月高点下降了20%以上。”

  然而,随着贸易紧张局势升级和担忧情绪日益浓厚,美债市场遭遇自2019年9月以来最剧烈的周度抛售,十年期国债收益率11日升至4.5%以上。必须要付的利息更高了,可以说事与愿违。

  如同一颗“定时炸弹”在嘀嗒作响的是,今年年中将有高达6.5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将到期。据应琛介绍,对于特朗普政府来讲,届时需要发新债还旧债,这么大的额度需要美联储的高度配合,但美联储是专业导向的独立机构,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和特朗普的分歧大到无以复加。“美国国债从未发生实质性违约,所以才会一直被视为无风险资产。如果6月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美国的国家信誉将遭遇重创。

  应琛告诉记者,特朗普惯用“极限施压”的讹诈,通过“望上得中”达到真实目的,这本质上是恫吓和讹诈。现在看来,这场讹诈的效果相当不咋地。

  特朗普的对手不是中国,而是经济规律

  美国此番挑起全球性关税战,究竟图什么?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刘国柱向记者解读:“从短期看,是为了缩小贸易逆差,扩大美国能源、文化和服务产品等出口;从长远看,希望逼迫制造业回流,实现关键供应链‘去风险化’。”

  “有个最关键的原因导致特朗普关税战必然失败,就在于它是不符合经济规律的,也是不得人心的。”应琛表示,当前全球化格局是市场‘无形大手’作用下自然演变形成的,非人为所能阻止。“历史上出现过很多贸易禁令,最后都不了了之。”

  沈逸也认为,从根本上说,白宫不是在与中国作对,而是在挑战经济学。

  既要增加财政收入,又不想物价飞涨通货膨胀;既要制造业回流,又要压低生产成本;‌既要拿好处,又不想付代价……堪称“既要又要还要”。在关税战发起者的世界里,比较优势理论、宏观经济平衡法则、价格传导机制等经济学理论似乎都荡然无存了。

  事实上,“关税自戕”是美国历史的一部分。自1776年建国以来,美国多次试图通过提升关税来摆脱经济困境,但都未取得预期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特朗普的偶像麦金莱。图源:央视新闻

  1897年,共和党人威廉·麦金莱入主白宫。他在任上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签署《丁利关税法》,大幅提升羊毛、棉纺品、丝绸和糖等商品的关税,将进口平均税率提升至52%。特朗普正是麦金莱的“超级粉丝”,他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对这位“关税总统”赞誉有加。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麦金莱在执政后期却变成一名开放贸易支持者。他在1901年的演讲中表示,“商业战争无利可图”。这是因为,高关税导致美国进口商品价格大涨,同时加剧了全球贸易紧张。

  迄今为止,美国高关税对人类社会最致命的一次伤害发生在1930年6月。彼时正值大萧条,美国国会充斥着征高关税的声音。时任总统胡佛迫于政治压力,不顾1000多名经济学家联名反对,签署《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对2万多种进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该法生效后,其他国家纷纷采取报复措施。数年间美欧贸易量锐减三分之二,全球贸易也遭受重创。美国经济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在大萧条中越陷越深。

  国际关系学院原院长陶坚指出,《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引发全球贸易战,加剧经济大萧条,加速国际秩序崩溃,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因素之一。

  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陷入经济危机,财政赤字扩大,大量黄金外流。1971年8月,时任总统尼克松在未与任何盟友协商的情况下,宣布暂停美元与黄金的兑换,同时还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的附加费,史称“尼克松冲击”。此举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大幅贬值,国际金融市场陷入混乱,美国失业率与通胀率攀升,步入1970年代漫长的“滞涨”。

小布什宣布实施加征钢铁关税。图源:央视新闻

  2002年3月,为保护钢铁行业,小布什政府宣布对10类进口钢铁产品加征最高达30%的关税,为期3年。该政策导致钢铁价格高涨,汽车、家电等下游行业成本飙升,仅2002年美国就因此流失约20万个工作岗位,远超当时美国整个钢铁行业的就业人数。最终,世贸组织裁定美国关税违规,小布什不得不提前撤销该政策。

  历史上,美国政府一次次主动挑起关税战,即使在其国势的上升期和全盛期,即使当时美国的制造业、能源、矿业和基建都高居世界第一,无一例外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迷恋关税的所谓“威力”的特朗普,在美国已经严重去工业化、衰落之相尽显的今日今时,还执意发动全球性贸易战,企图借此逼制造业回流美国,其结局可能不仅是“损人不利己”,更可能加速其全球霸权的崩塌。

  “今天的中国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我们只要保持战略定力,顶住美方各种无理要求,剩下的只要交给时间,等到经济规律发挥作用,让做出错误决策的上层建筑得到惩罚,就可以了。”沈逸一针见血地指出。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手里有牌,心中不慌

  有分析认为,如果特朗普政府的这些关税完全落地,美国的有效关税税率将达25.1%,超过1930年《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实施后的水平。任何接受过完整基础教育的人都知道,上世纪30和40年代,整个世界发生了什么。

  不过,今天与上世纪30年代相比,世界有了一个巨大的不同,那就是拥有今日中国。

(视频来源:外交部微信公号)

  “我们的自信,首先是基于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和中国外贸的竞争力。”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向潮新闻记者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中心,一国工业总产值已超G7之和,更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我们在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通过全方位推进改革开放,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与价值链的分工协作体系。”

  刘国柱也强调,我国产业链强大的综合配套优势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中国制造”短期内难以被替代。

  数年来的外贸多元化布局,大大增强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在2018年以前,中国对美进出口总额占外贸比重为20%左右,2018年以后持续下降。2024年我国对美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降至14.6%,进口占比降至6.3%,创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新低。美国一个单一市场竖起关税壁垒,我们完全有能力进行应对。

  这两天,美国前财长耶伦等人都出来说,关税战是“最严重的自我戕害”。如果失去“中国制造”,对于美国社会不啻于一场灾难。张建平表示,中国对美出口的产品非常全面和多元,其中机械电子产品就超过40%,还有大量的服装、鞋帽、箱包等等各种生活用品,“中国制造”的性价比是独一无二的。“美国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中国货了,没有这些产品,美国社会将会陷入商品短缺、通胀飙升的困境,对普通人的生活造成巨大冲击。”

图源:央视新闻

  张建平还特别强调“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美国一直拿货物贸易的逆差说事,说别国占它便宜了,却对自己占便宜的服务贸易闭口不谈。”据商务部负责人介绍,2023年美国对华服务贸易顺差高达265.7亿美元,主要包括好莱坞电影版权、医药专利授权、中国赴美留学生费用、银行保险等金融服务等。如果中国在服贸领域对美国进行反制,对方付出的代价必然巨大。

  4月10日,国家电影局发言人仅仅说了一句“将尊重观众选择,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华纳兄弟探索的股价单日就下跌了12.53%,此外,华特迪士尼跌6.79%,康卡斯特‌(环球影业母公司)跌4.26%,奈飞‌跌2.57%,派拉蒙跌1.97%。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提出了一系列高瞻远瞩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方略。”应琛说,其中包括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2017年提出高质量发展要求,2020年开始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我们应对今天的局面提供了充分的腾挪空间和应对底气。

  对于中外企业,危机中都蕴藏着机遇

  特朗普上台2个多月来,我国沿海地区和外向型企业处于美国多轮加征高关税的影响,承受着不小的压力。

  危机危机,危中有机。“中国拥有14亿人口,内需市场潜力巨大。国际市场动荡,内需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国家可通过扩大内需、推动消费升级、发展服务业等措施来缓解出口减少带来的影响。”刘国柱认为,对于推动“双循环”战略深化,加快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步伐,当下是一个好时机。

  沈逸也提醒潮新闻记者,本次贸易战也是推动国内消费升级的一次良机。“不仅是价格升级,而是质量升级。”长期以来,我国很多外贸产品在“价廉物美”方面,是超过本土市场产品的,国内市场对于这些外贸标准的优质商品存在“刚需”。“当很多定位美国市场的外向型企业出口美国受阻,进而实现向国内市场的转向后,商家和消费者或能双赢。”

  同时,特朗普不分敌友“加农炮胡乱发射”的模式,有可能将盟友推离美国,自身利益迫使他们主动改善对华经贸关系。刘国柱分析说,欧盟已传出调整中国电动汽车关税的消息,无疑是对中国汽车厂商的一个利好。“相信在包括《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等领域,中国都有撬动的空间,这也需要中国政府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作为。”

  “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我们完全可以深挖RCEP的潜力,营造一个更为平等、开放、自由的贸易环境;同时,挖掘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市场空间,弥补在美国市场的损失。”张建平提出,海外机遇无限也要求中国企业抓紧加快出海的步伐。

  而在这场贸易博弈中,中国能否为各国企业创造更多机会、从而助推世界经济?

  广为人知的是,美国是全球最大单一消费市场,但其实上,中国是世界第二大市场。虽然两国服务消费市场有一定差距,但商品消费市场的差距并不大。据统计,2019年上半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汇率计算曾短暂超过美国,2024年中国市场相当于美国的80.18%。‌

  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严重打击各国各界对美国市场的信心,可能导致美国市场发生萎缩。“相反,我们提供了一个有高度确定性的巨大市场,而且中国本身还是第一制造业大国,拥有非常完备的供应链。”张建平说,“国家还积极推动对外开放,搭建进博会、消博会、广交会等大型展会平台,鼓励各国分享中国大市场。”

  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为全球企业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刘国柱强调,中国政府制定了长期的国家发展战略,强调“稳中求进”,即使在短期遭遇挑战,也不会轻易改变发展方向。这种战略定力,增强了外界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编辑: 应波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对美国关税讹诈“奉陪到底” 我们底气何在?信心何来?

稿源: 潮新闻 2025-04-14 18:28:00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朝令夕改,形同儿戏。

  从4月2日所谓“解放日”开始,美国特朗普政府对全世界185个国家和地区无理发动“对等关税”贸易战,令人瞠目结舌,在全球制造巨大混乱和不确定性,导致金融市场大幅动荡,引发美国国内及国际社会强烈不满。

4月2日,特朗普在白宫展示签署后的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新华社记者 胡友松 摄

  面对这一轮史无前例的关税讹诈,中方根据国际法基本原则和法律法规,在全球第一个坚决采取了必要、有力、精准的反制“组合拳”——

  对等加关税、将数十家美企列入出口管制名单和不可靠实体清单、对稀土等‌关键资源进行出口管制、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减少引进美国影片、在世贸组织提起诉讼……

  4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会见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时,发声铿锵有力:“美国到处挥舞关税大棒,公然把自身利益凌驾于各国共同利益之上,公然无视多边贸易体制和既定规则,国际社会不能听之任之,美国不能任意妄为,历史车轮不能倒退。中国是堂堂正正的大国,也是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成员,我们站出来阻止强权,不仅是为了维护自身正当权益,也是为了维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为了避免人类重回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

  “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

  面对复杂的国际贸易博弈局势,中国的底气何在?国人的信心何来?潮新闻记者与国内多位美国问题专家和国际经贸学者聊了聊。

  没有执行力,任何政策都是一纸空文

  当地时间4月11日,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发出警报,称一个涉及关税豁免的代码出现了故障,系统瘫痪持续了超过10个小时才得到修复。

  “这件事让外界普遍质疑美国海关是否有能力落实特朗普的关税新政。”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沈逸向潮新闻记者强调,“对等关税”政策能否落地执行,首先就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4月8日,纽约股市三大股指纷纷下跌。新华社发(郭克 摄)

  事实上,自从4月2日特朗普抛出该政策以来,白宫方面闹出的笑话一个接一个。

  美媒披露,关于下一步关税豁免,特朗普是这么说的:“更多是凭直觉,而不是其他任何因素。我的意思是,你几乎不能拿笔计算。”

  你没听错,一个影响全球贸易、涉及超万亿规模的战略决策,靠的居然是“直觉”。

  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在国会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辩解时,台下的民主党人告诉他,就在几分钟前,特朗普已暂缓加征“对等关税”。格里尔懵了,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如此重大的决定,总统居然没有和贸易代表通气。

  而特朗普极为倚重的政府效率部负责人马斯克,近期与特朗普关税政策的炮制者、白宫经济顾问纳瓦罗发生激烈争吵,马斯克还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支持开放贸易。

  更可笑的是,纳瓦罗在其成名著作《致命中国》里大量引用“经济学家罗·瓦拉”的观点来佐证其关税主张,而“罗·瓦拉”居然是纳瓦罗用自己的姓进行字母重组杜撰出来的人物。

  “我们的政府出台一项政策,一向以能做得到作为前提。而白宫出台这些政策,却不知道能否做到。政策如果无法执行,基本上一钱不值。”沈逸说,“虽然白宫方面来势汹汹,拿出大打关税战的架势,但它的能力根本不匹配。如今的美国远不是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了。”

  沈逸同时强调,中美并不会进行全面对抗,更主要的是一场双方政府能力的比拼。

  无论是小布什政府还是奥巴马政府,都曾在经济上有求于中国,当时两国领导人都进行过面对面的良好沟通,在宏观经济和金融合作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如今美国政府不学习过去的成功经验,整天挥舞大棒,非常不明智。”沈逸说道。

  中国率先“打了个样”,更多国家对讹诈说“不”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经将威慑的建立归结为三个要素:力量、有使用力量的决心、使对手看到该决心。

  然而,与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表现出不惜打核战决心的肯尼迪总统相比,特朗普在本轮关税战中的表现,差距有点大。

  在特朗普威胁要让加拿大钢铝关税翻倍之后,加拿大安大略省马上宣布对出口到美国的电力加征25%的附加费,直接影响了美国三个州的电力供应——密歇根州、明尼苏达州和纽约州。

  当天,特朗普就撤回了关税翻倍的决定。你没听错,从威胁到撤回,在一天之内。

加拿大销售美国酒类的超市号召顾客改买本国货。图源:央视新闻

  好好说话美国听不懂,你真亮出拳头,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而当特朗普踢到中国这块最硬的钢板时,表现更让人忍俊不禁。

  当美国发出关税讹诈,中国不仅一轮轮对等加关税,还迅速打出“组合拳”,显然是有备而来。

  面对中国的犀利反击,特朗普有些懵,公开说:“中国也想达成一个协定,非常想,但他们不知道怎么开头。我们在等他们的电话,一定会发生的。”

  145%对华超高关税出炉仅仅两天,美方就退缩了,宣布豁免计算机、智能手机、半导体制造设备、集成电路等部分产品的“对等关税”。而在中国输美商品中,这些电子产品占有非常大的金额比重。

  14日下午,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对此回应道:“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美国滥施关税损人害己。我们敦促美方放弃极限施压的错误做法,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通过对话解决问题。”

  在中国的带动下,欧盟于4月9日决定对价值21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加征25%关税(10日,欧盟又宣布将此关税反制措施暂停90天)。

  连特朗普的“铁粉”、阿根廷总统米莱,面对美国要求阿根廷取消与中国的货币互换协议时,都回绝说“我们不会取消”。

  “特朗普的关税战决定并非深思熟虑的结果,他自认是天选之子,认为仅凭关税战、科技战的恫吓,各国就会轻易就范让渡本国利益,全球资本蜂拥回流美国,从而‘空手套白狼’。”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应琛认为,自我膨胀加“拍脑袋”决策,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

  在应琛看来,特朗普打关税战有一个期待:“由于担忧经济风险,美债和美元作为避险资产会受追捧,美债利率就会下降,就能省下很多钱。4月3日宣布实施‘对等关税’后,国债收益率的确从1月高点下降了20%以上。”

  然而,随着贸易紧张局势升级和担忧情绪日益浓厚,美债市场遭遇自2019年9月以来最剧烈的周度抛售,十年期国债收益率11日升至4.5%以上。必须要付的利息更高了,可以说事与愿违。

  如同一颗“定时炸弹”在嘀嗒作响的是,今年年中将有高达6.5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将到期。据应琛介绍,对于特朗普政府来讲,届时需要发新债还旧债,这么大的额度需要美联储的高度配合,但美联储是专业导向的独立机构,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和特朗普的分歧大到无以复加。“美国国债从未发生实质性违约,所以才会一直被视为无风险资产。如果6月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美国的国家信誉将遭遇重创。

  应琛告诉记者,特朗普惯用“极限施压”的讹诈,通过“望上得中”达到真实目的,这本质上是恫吓和讹诈。现在看来,这场讹诈的效果相当不咋地。

  特朗普的对手不是中国,而是经济规律

  美国此番挑起全球性关税战,究竟图什么?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刘国柱向记者解读:“从短期看,是为了缩小贸易逆差,扩大美国能源、文化和服务产品等出口;从长远看,希望逼迫制造业回流,实现关键供应链‘去风险化’。”

  “有个最关键的原因导致特朗普关税战必然失败,就在于它是不符合经济规律的,也是不得人心的。”应琛表示,当前全球化格局是市场‘无形大手’作用下自然演变形成的,非人为所能阻止。“历史上出现过很多贸易禁令,最后都不了了之。”

  沈逸也认为,从根本上说,白宫不是在与中国作对,而是在挑战经济学。

  既要增加财政收入,又不想物价飞涨通货膨胀;既要制造业回流,又要压低生产成本;‌既要拿好处,又不想付代价……堪称“既要又要还要”。在关税战发起者的世界里,比较优势理论、宏观经济平衡法则、价格传导机制等经济学理论似乎都荡然无存了。

  事实上,“关税自戕”是美国历史的一部分。自1776年建国以来,美国多次试图通过提升关税来摆脱经济困境,但都未取得预期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特朗普的偶像麦金莱。图源:央视新闻

  1897年,共和党人威廉·麦金莱入主白宫。他在任上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签署《丁利关税法》,大幅提升羊毛、棉纺品、丝绸和糖等商品的关税,将进口平均税率提升至52%。特朗普正是麦金莱的“超级粉丝”,他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对这位“关税总统”赞誉有加。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麦金莱在执政后期却变成一名开放贸易支持者。他在1901年的演讲中表示,“商业战争无利可图”。这是因为,高关税导致美国进口商品价格大涨,同时加剧了全球贸易紧张。

  迄今为止,美国高关税对人类社会最致命的一次伤害发生在1930年6月。彼时正值大萧条,美国国会充斥着征高关税的声音。时任总统胡佛迫于政治压力,不顾1000多名经济学家联名反对,签署《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对2万多种进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该法生效后,其他国家纷纷采取报复措施。数年间美欧贸易量锐减三分之二,全球贸易也遭受重创。美国经济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在大萧条中越陷越深。

  国际关系学院原院长陶坚指出,《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引发全球贸易战,加剧经济大萧条,加速国际秩序崩溃,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因素之一。

  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陷入经济危机,财政赤字扩大,大量黄金外流。1971年8月,时任总统尼克松在未与任何盟友协商的情况下,宣布暂停美元与黄金的兑换,同时还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的附加费,史称“尼克松冲击”。此举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大幅贬值,国际金融市场陷入混乱,美国失业率与通胀率攀升,步入1970年代漫长的“滞涨”。

小布什宣布实施加征钢铁关税。图源:央视新闻

  2002年3月,为保护钢铁行业,小布什政府宣布对10类进口钢铁产品加征最高达30%的关税,为期3年。该政策导致钢铁价格高涨,汽车、家电等下游行业成本飙升,仅2002年美国就因此流失约20万个工作岗位,远超当时美国整个钢铁行业的就业人数。最终,世贸组织裁定美国关税违规,小布什不得不提前撤销该政策。

  历史上,美国政府一次次主动挑起关税战,即使在其国势的上升期和全盛期,即使当时美国的制造业、能源、矿业和基建都高居世界第一,无一例外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迷恋关税的所谓“威力”的特朗普,在美国已经严重去工业化、衰落之相尽显的今日今时,还执意发动全球性贸易战,企图借此逼制造业回流美国,其结局可能不仅是“损人不利己”,更可能加速其全球霸权的崩塌。

  “今天的中国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我们只要保持战略定力,顶住美方各种无理要求,剩下的只要交给时间,等到经济规律发挥作用,让做出错误决策的上层建筑得到惩罚,就可以了。”沈逸一针见血地指出。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手里有牌,心中不慌

  有分析认为,如果特朗普政府的这些关税完全落地,美国的有效关税税率将达25.1%,超过1930年《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实施后的水平。任何接受过完整基础教育的人都知道,上世纪30和40年代,整个世界发生了什么。

  不过,今天与上世纪30年代相比,世界有了一个巨大的不同,那就是拥有今日中国。

(视频来源:外交部微信公号)

  “我们的自信,首先是基于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和中国外贸的竞争力。”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向潮新闻记者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中心,一国工业总产值已超G7之和,更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我们在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通过全方位推进改革开放,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与价值链的分工协作体系。”

  刘国柱也强调,我国产业链强大的综合配套优势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中国制造”短期内难以被替代。

  数年来的外贸多元化布局,大大增强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在2018年以前,中国对美进出口总额占外贸比重为20%左右,2018年以后持续下降。2024年我国对美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降至14.6%,进口占比降至6.3%,创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新低。美国一个单一市场竖起关税壁垒,我们完全有能力进行应对。

  这两天,美国前财长耶伦等人都出来说,关税战是“最严重的自我戕害”。如果失去“中国制造”,对于美国社会不啻于一场灾难。张建平表示,中国对美出口的产品非常全面和多元,其中机械电子产品就超过40%,还有大量的服装、鞋帽、箱包等等各种生活用品,“中国制造”的性价比是独一无二的。“美国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中国货了,没有这些产品,美国社会将会陷入商品短缺、通胀飙升的困境,对普通人的生活造成巨大冲击。”

图源:央视新闻

  张建平还特别强调“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美国一直拿货物贸易的逆差说事,说别国占它便宜了,却对自己占便宜的服务贸易闭口不谈。”据商务部负责人介绍,2023年美国对华服务贸易顺差高达265.7亿美元,主要包括好莱坞电影版权、医药专利授权、中国赴美留学生费用、银行保险等金融服务等。如果中国在服贸领域对美国进行反制,对方付出的代价必然巨大。

  4月10日,国家电影局发言人仅仅说了一句“将尊重观众选择,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华纳兄弟探索的股价单日就下跌了12.53%,此外,华特迪士尼跌6.79%,康卡斯特‌(环球影业母公司)跌4.26%,奈飞‌跌2.57%,派拉蒙跌1.97%。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提出了一系列高瞻远瞩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方略。”应琛说,其中包括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2017年提出高质量发展要求,2020年开始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我们应对今天的局面提供了充分的腾挪空间和应对底气。

  对于中外企业,危机中都蕴藏着机遇

  特朗普上台2个多月来,我国沿海地区和外向型企业处于美国多轮加征高关税的影响,承受着不小的压力。

  危机危机,危中有机。“中国拥有14亿人口,内需市场潜力巨大。国际市场动荡,内需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国家可通过扩大内需、推动消费升级、发展服务业等措施来缓解出口减少带来的影响。”刘国柱认为,对于推动“双循环”战略深化,加快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步伐,当下是一个好时机。

  沈逸也提醒潮新闻记者,本次贸易战也是推动国内消费升级的一次良机。“不仅是价格升级,而是质量升级。”长期以来,我国很多外贸产品在“价廉物美”方面,是超过本土市场产品的,国内市场对于这些外贸标准的优质商品存在“刚需”。“当很多定位美国市场的外向型企业出口美国受阻,进而实现向国内市场的转向后,商家和消费者或能双赢。”

  同时,特朗普不分敌友“加农炮胡乱发射”的模式,有可能将盟友推离美国,自身利益迫使他们主动改善对华经贸关系。刘国柱分析说,欧盟已传出调整中国电动汽车关税的消息,无疑是对中国汽车厂商的一个利好。“相信在包括《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等领域,中国都有撬动的空间,这也需要中国政府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作为。”

  “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我们完全可以深挖RCEP的潜力,营造一个更为平等、开放、自由的贸易环境;同时,挖掘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市场空间,弥补在美国市场的损失。”张建平提出,海外机遇无限也要求中国企业抓紧加快出海的步伐。

  而在这场贸易博弈中,中国能否为各国企业创造更多机会、从而助推世界经济?

  广为人知的是,美国是全球最大单一消费市场,但其实上,中国是世界第二大市场。虽然两国服务消费市场有一定差距,但商品消费市场的差距并不大。据统计,2019年上半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汇率计算曾短暂超过美国,2024年中国市场相当于美国的80.18%。‌

  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严重打击各国各界对美国市场的信心,可能导致美国市场发生萎缩。“相反,我们提供了一个有高度确定性的巨大市场,而且中国本身还是第一制造业大国,拥有非常完备的供应链。”张建平说,“国家还积极推动对外开放,搭建进博会、消博会、广交会等大型展会平台,鼓励各国分享中国大市场。”

  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为全球企业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刘国柱强调,中国政府制定了长期的国家发展战略,强调“稳中求进”,即使在短期遭遇挑战,也不会轻易改变发展方向。这种战略定力,增强了外界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编辑: 应波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