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农正在展示小龙虾。(陈章升 卓博寅 摄)
昨日一大早,奉化“虾司令”贝武军带领员工来到萧王庙街道前葛村“稻虾共生”基地,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这些小龙虾已经在这里生长了1个多月,现在可以批量上市了。”贝武军从虾笼里抓起一只小龙虾向记者展示,“你看,它们体表干净,外壳鲜亮,活力十足,腹部绒毛清晰可见。”
在前葛村,贝武军经营的“稻虾共生”基地总面积约253亩。去年上半年,作为种粮大户的他,身上又多了一个标签——“虾司令”。
去年以来,贝武军在村里种稻养虾,推广“稻虾轮作”模式,实现“一田双收”。
“稻虾轮作”是一种生态高效立体的农业生产模式。在水稻田里喂养小龙虾,水稻秸秆、田中浮游微生物及水草能为小龙虾提供天然饵料,而小龙虾既能为水稻提供底肥,又能增加底泥的透气性,提升水稻产量。奉化目前实行“稻虾轮作”的水稻田总面积已达1600亩。
“这两年,经宁波市农科院专家牵线搭桥,我们引进优质小龙虾种苗,将它们投放至水稻田精心培育。”贝武军说,3月投放虾苗,从4月起捕捞成虾,6月再种单季稻,“与单一种植水稻相比,这种轮作方式亩均效益至少提高300元。”
在试水“稻虾轮作”的稻农看来,“田中掘金”实现增收,既要养好小龙虾,也要卖好小龙虾。本周,在奉化泉溪江农场,160亩“稻虾共生”基地迎来小龙虾收获期。每天早上7点,农场负责人周孟先都会赶到基地投喂小龙虾,查看它们的长势。
他说,这里土地肥沃,稻田里浇灌的是剡江水,“优越的自然环境让我们种出品质上乘的水稻,养出肉质鲜美的小龙虾。”
除了食用水稻田里的害虫,泉溪江农场里的小龙虾每天还能吃到周孟先精心调配的“营养”。“小龙虾现已少量上市,下周将进入销售高峰期。”周孟先说,预计今年农场小龙虾亩产量超过75公斤。
连日来,奉化水稻田里的小龙虾经过分拣、打包后,被陆续销往全市各大餐饮店和菜市场。目前,当地稻田小龙虾批发价每公斤超过40元,其中单只重量超过40克的,批发价每公斤在56元以上。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 陈章升 通讯员 郑行娜 毛超峥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