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13年阅读推广 超5000场公益活动 她成为书籍“架桥人”
2025-04-25 07:13: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专题】文润四明——宁波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

【专题】在宁波 看见文明中国

陈菁菁给孩子们读绘本。

春日芳菲好,读书正当时。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纸飞机童书馆”馆长陈菁菁排了满满的行程。上午准备公益课课件;中午去学校给210名小学生分享《书很美味》的故事;下午去鄞州区东城社区,给孩子们讲哲学故事《他们看见了一只猫》;傍晚,回到位于海曙区望春街道清风社区的“纸飞机童书馆”,还有一场故事会……

每年,陈菁菁和她的团队会举办至少200场公益故事会以及上百场针对困境儿童和残障人士的公益活动,她会费尽心思邀请各个领域的大咖举办讲座,也会把成百上千册图书捐赠给山区的孩子。有人劝她“又不赚钱,不要那么拼命”,也有人夸赞她“心怀大爱,无私奉献”,而她认为“我只是在做自己擅长且热爱的事情,并把这份热爱传递出去”。

1

因热爱而起步,一个人带动一群人

2012年6月,海曙区悠云路上开了一家让保安小李有点“摸不着头脑”的童书店。180平方米的书店不卖书,只分享绘本。店主拿出家里收藏的数千本绘本放到店里,小区的孩子们可以在店里免费看,每天晚上店主还举行免费的读书活动。因为看不出能有什么赚钱的地方,小李跟店主说:“我真不理解,你一个大人,还那么爱‘小人书’,还买个店铺给大家讲故事?”

店主叫陈菁菁,开绘本馆是“无心插柳”之举。陈菁菁从小在父亲的影响下极爱读书,后来这个爱好也传给了她的两个女儿。从儿童杂志到童话书,陈菁菁把文字“嚼碎”化成母爱的音符,读给孩子们听。后来,陈菁菁接触到绘本《月亮的味道》,母女三人都被明快的绘画风格、温暖易读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从此,陈菁菁不惜成本购买各种各样的绘本。

那时候,国内的绘本市场刚刚起步,价格贵、种类少,她就每天跑书店淘绘本,甚至出国买原版的绘本。2011年,陈菁菁从单位辞职。当时,家中有一处店铺一直空置着,家人建议她运营这个店铺。想到家中上千册绘本,陈菁菁决定,干脆把这些绘本拿出来与邻居们共享。

于是,第一家“纸飞机童书馆”诞生。她没想到,无心插下的柳枝快速发芽,童书馆成了附近几个小区宝妈们常去的地方。后来,她的童书馆又入驻了望春街道清风社区,500平方米的场馆可以让更多的孩子感受阅读的魅力。很多居民告诉她,正是因为听说这里有家门口的童书馆,他们才买下这个小区的房子。而陈菁菁也从“玩票”转变为专业的阅读推广人。

每天晚上的读书会,陈菁菁把一个个温暖的绘本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这些故事也吸引了不同年龄、职业的志愿者加入,于是“纸飞机故事妈妈团”应运而生,且越发壮大。从一个人读到一群人读,这也正是阅读带来的魅力。

2

因坚持而进步,书籍改变了她和很多人

有趣的是,童书馆开业前,陈菁菁并不善于交际,是一个沉默的“I人”。只是因为有给两个女儿讲故事的经历,让她比较善于给孩子们读故事。然而创业开店,不可避免要与人沟通交流。开店第一天,她定下了一个全年目标——“我要锻炼出敢在20个人面前说话的能力”。现在的她,已经是一个彻头彻尾的“E人”了。

如果问陈菁菁,从书籍里能得到什么?那她一定有很多感悟,她自己性格上的改变,两个女儿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童书馆会员们的改变。

最让陈菁菁感动的是一个叫汤米的男孩,从幼儿园开始,汤米就是童书馆的常客,陈菁菁看着他成长、叛逆,然后陷入网瘾,又辍学了两年……那时候,陈菁菁也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中,因为不止汤米,很多家长都觉得,幼时的亲子阅读并没有让孩子进入学校后立即就取得优异的成绩,因此,很多家长会选择把时间花在能迅速提升分数的地方。然而到了高中,汤米迅速“逆袭”,并且考上了一所非常好的高校。汤米和他的家人都认为,这其中,陈菁菁的功劳很大。

汤米在自述中说:“馆长(陈菁菁)的朋友圈里有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勇气,幸福是向内求的。’这使得我总是从内心寻找答案,相信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在很多关键时刻,使我获得力量。”

“其实人生可选择的道路有很多,而书籍可以带给我们坚持走这些道路的坚韧与底气。阅读不是浪费时间,它们总能在后续的人生中帮到你。”正是有汤米这样的案例,陈菁菁也获得了坚持下去的能量。

3

因感动而结缘,在公益路上收获“家人”

也许是因为这些温暖的绘本故事,陈菁菁也有了一颗晶莹的赤子之心。

在南京旅游时,古城墙上一片盛开的凌霄花让她和家人讨论起了舒婷的诗作《致橡树》,也许很多人看到的是凌霄花的攀援高枝,而陈菁菁却忽然被凌霄花感动:“它们有旺盛的生命力,只要给一点点力量,它们就能绽放耀眼的光芒。”

回去后,她在童书馆成立了“凌霄花”困境儿童帮扶项目,她开始带队给山区的困境儿童讲故事、送绘本。一个暑假,她就举办了30多场帮扶活动。有一次,在海曙龙观乡后隆村,她认识了一个女孩,第一次见面时,女孩是活动中最沉默的孩子,女孩的父亲当众说自己的女儿“什么都不行”,女孩深深低下的头刺痛了陈菁菁;第二次,陈菁菁着重关注这个女孩,还“迂回”地夸奖了女孩的眼睛。那一次,女孩笑了。在一次次的故事阅读里,女孩慢慢变得开朗,眼睛里有了孩童的光彩。而正是孩子们眼中绽放的光彩,让陈菁菁坚定,这件事情要继续做下去。

在陈菁菁的公益路上,汇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家人”。有一次,童书馆有会员(一位老奶奶)陷入困境,急需用钱,陈菁菁带头号召大家捐款帮助,没想到一呼百应,众人纷纷捐钱,并送上最诚挚的祝福。陈菁菁把筹集到的3万元善款捐给这位老奶奶,助她脱离危机。老奶奶事后说:“我从没想到,因为看书,我能被这么多人帮助。”

给困境儿童捐绘本、给残障人士读故事,陈菁菁表示,自己在发挥着“草根的力量”。在一次母亲节做花的公益活动中,一位智力残疾人士忽然对她说:“我要把我做的花送给妈妈。”她很感动:“我能做的不多,但只要有一个人能因为我改变,我做的这些事就值了。”

如今,在全民阅读的浪潮下,大量的公共资源让民众更方便地阅读,民间的阅读机构便渐渐有些冷清。然而,童书馆的冷清反而让陈菁菁更开心,这说明阅读正在让更多人接受,而她也能把更多的心思放到公益和全龄阅读的推广上去。

2021年,陈菁菁入选海曙区政协委员,“纸飞机童书馆”也成为“好书润家风”委员工作室的阵地。她的公益事业一下子有了更多的助力和更高的站位。她笑道:“以前是‘野路子’自己干,干十分的公益出一分的成效,而如今,我们公益事业更加专业,干十分的事情能出十分的成效。在大家的支持下,我会把我认为对的事情坚持做下去,让更多人爱上阅读。”

今年“世界读书日”的主题是“阅读:通往未来的桥梁”,而陈菁菁就像一个“架桥人”,把书籍的魅力讲给成千上万人听,回望来时路,她架的这座桥正以热爱抵御风雨,用善意怀抱同行。未来,她希望在“好书润家风”委员工作室的加持下,能和更多人一起,架好全龄阅读的书香之桥。

宁波晚报记者 王昱汀 通讯员 陈洁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13年阅读推广 超5000场公益活动 她成为书籍“架桥人”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2025-04-25 07:13:00

陈菁菁给孩子们读绘本。

春日芳菲好,读书正当时。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纸飞机童书馆”馆长陈菁菁排了满满的行程。上午准备公益课课件;中午去学校给210名小学生分享《书很美味》的故事;下午去鄞州区东城社区,给孩子们讲哲学故事《他们看见了一只猫》;傍晚,回到位于海曙区望春街道清风社区的“纸飞机童书馆”,还有一场故事会……

每年,陈菁菁和她的团队会举办至少200场公益故事会以及上百场针对困境儿童和残障人士的公益活动,她会费尽心思邀请各个领域的大咖举办讲座,也会把成百上千册图书捐赠给山区的孩子。有人劝她“又不赚钱,不要那么拼命”,也有人夸赞她“心怀大爱,无私奉献”,而她认为“我只是在做自己擅长且热爱的事情,并把这份热爱传递出去”。

1

因热爱而起步,一个人带动一群人

2012年6月,海曙区悠云路上开了一家让保安小李有点“摸不着头脑”的童书店。180平方米的书店不卖书,只分享绘本。店主拿出家里收藏的数千本绘本放到店里,小区的孩子们可以在店里免费看,每天晚上店主还举行免费的读书活动。因为看不出能有什么赚钱的地方,小李跟店主说:“我真不理解,你一个大人,还那么爱‘小人书’,还买个店铺给大家讲故事?”

店主叫陈菁菁,开绘本馆是“无心插柳”之举。陈菁菁从小在父亲的影响下极爱读书,后来这个爱好也传给了她的两个女儿。从儿童杂志到童话书,陈菁菁把文字“嚼碎”化成母爱的音符,读给孩子们听。后来,陈菁菁接触到绘本《月亮的味道》,母女三人都被明快的绘画风格、温暖易读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从此,陈菁菁不惜成本购买各种各样的绘本。

那时候,国内的绘本市场刚刚起步,价格贵、种类少,她就每天跑书店淘绘本,甚至出国买原版的绘本。2011年,陈菁菁从单位辞职。当时,家中有一处店铺一直空置着,家人建议她运营这个店铺。想到家中上千册绘本,陈菁菁决定,干脆把这些绘本拿出来与邻居们共享。

于是,第一家“纸飞机童书馆”诞生。她没想到,无心插下的柳枝快速发芽,童书馆成了附近几个小区宝妈们常去的地方。后来,她的童书馆又入驻了望春街道清风社区,500平方米的场馆可以让更多的孩子感受阅读的魅力。很多居民告诉她,正是因为听说这里有家门口的童书馆,他们才买下这个小区的房子。而陈菁菁也从“玩票”转变为专业的阅读推广人。

每天晚上的读书会,陈菁菁把一个个温暖的绘本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这些故事也吸引了不同年龄、职业的志愿者加入,于是“纸飞机故事妈妈团”应运而生,且越发壮大。从一个人读到一群人读,这也正是阅读带来的魅力。

2

因坚持而进步,书籍改变了她和很多人

有趣的是,童书馆开业前,陈菁菁并不善于交际,是一个沉默的“I人”。只是因为有给两个女儿讲故事的经历,让她比较善于给孩子们读故事。然而创业开店,不可避免要与人沟通交流。开店第一天,她定下了一个全年目标——“我要锻炼出敢在20个人面前说话的能力”。现在的她,已经是一个彻头彻尾的“E人”了。

如果问陈菁菁,从书籍里能得到什么?那她一定有很多感悟,她自己性格上的改变,两个女儿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童书馆会员们的改变。

最让陈菁菁感动的是一个叫汤米的男孩,从幼儿园开始,汤米就是童书馆的常客,陈菁菁看着他成长、叛逆,然后陷入网瘾,又辍学了两年……那时候,陈菁菁也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中,因为不止汤米,很多家长都觉得,幼时的亲子阅读并没有让孩子进入学校后立即就取得优异的成绩,因此,很多家长会选择把时间花在能迅速提升分数的地方。然而到了高中,汤米迅速“逆袭”,并且考上了一所非常好的高校。汤米和他的家人都认为,这其中,陈菁菁的功劳很大。

汤米在自述中说:“馆长(陈菁菁)的朋友圈里有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勇气,幸福是向内求的。’这使得我总是从内心寻找答案,相信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在很多关键时刻,使我获得力量。”

“其实人生可选择的道路有很多,而书籍可以带给我们坚持走这些道路的坚韧与底气。阅读不是浪费时间,它们总能在后续的人生中帮到你。”正是有汤米这样的案例,陈菁菁也获得了坚持下去的能量。

3

因感动而结缘,在公益路上收获“家人”

也许是因为这些温暖的绘本故事,陈菁菁也有了一颗晶莹的赤子之心。

在南京旅游时,古城墙上一片盛开的凌霄花让她和家人讨论起了舒婷的诗作《致橡树》,也许很多人看到的是凌霄花的攀援高枝,而陈菁菁却忽然被凌霄花感动:“它们有旺盛的生命力,只要给一点点力量,它们就能绽放耀眼的光芒。”

回去后,她在童书馆成立了“凌霄花”困境儿童帮扶项目,她开始带队给山区的困境儿童讲故事、送绘本。一个暑假,她就举办了30多场帮扶活动。有一次,在海曙龙观乡后隆村,她认识了一个女孩,第一次见面时,女孩是活动中最沉默的孩子,女孩的父亲当众说自己的女儿“什么都不行”,女孩深深低下的头刺痛了陈菁菁;第二次,陈菁菁着重关注这个女孩,还“迂回”地夸奖了女孩的眼睛。那一次,女孩笑了。在一次次的故事阅读里,女孩慢慢变得开朗,眼睛里有了孩童的光彩。而正是孩子们眼中绽放的光彩,让陈菁菁坚定,这件事情要继续做下去。

在陈菁菁的公益路上,汇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家人”。有一次,童书馆有会员(一位老奶奶)陷入困境,急需用钱,陈菁菁带头号召大家捐款帮助,没想到一呼百应,众人纷纷捐钱,并送上最诚挚的祝福。陈菁菁把筹集到的3万元善款捐给这位老奶奶,助她脱离危机。老奶奶事后说:“我从没想到,因为看书,我能被这么多人帮助。”

给困境儿童捐绘本、给残障人士读故事,陈菁菁表示,自己在发挥着“草根的力量”。在一次母亲节做花的公益活动中,一位智力残疾人士忽然对她说:“我要把我做的花送给妈妈。”她很感动:“我能做的不多,但只要有一个人能因为我改变,我做的这些事就值了。”

如今,在全民阅读的浪潮下,大量的公共资源让民众更方便地阅读,民间的阅读机构便渐渐有些冷清。然而,童书馆的冷清反而让陈菁菁更开心,这说明阅读正在让更多人接受,而她也能把更多的心思放到公益和全龄阅读的推广上去。

2021年,陈菁菁入选海曙区政协委员,“纸飞机童书馆”也成为“好书润家风”委员工作室的阵地。她的公益事业一下子有了更多的助力和更高的站位。她笑道:“以前是‘野路子’自己干,干十分的公益出一分的成效,而如今,我们公益事业更加专业,干十分的事情能出十分的成效。在大家的支持下,我会把我认为对的事情坚持做下去,让更多人爱上阅读。”

今年“世界读书日”的主题是“阅读:通往未来的桥梁”,而陈菁菁就像一个“架桥人”,把书籍的魅力讲给成千上万人听,回望来时路,她架的这座桥正以热爱抵御风雨,用善意怀抱同行。未来,她希望在“好书润家风”委员工作室的加持下,能和更多人一起,架好全龄阅读的书香之桥。

宁波晚报记者 王昱汀 通讯员 陈洁

编辑: 杜寅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