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避免疲劳驾驶。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制
甬派客户端记者 王晓峰 通讯员 徐莹莹 周信红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正是踏青出游的好时节。可以预料,今年的“五一”假期,甬城又将迎来自驾出游高峰。玩归玩,“安全”这件事可不能忘,因为有前车之鉴——今年春节假期,就有人玩累后驾车回家,中途发生事故。
须知,疲劳驾驶是一种隐形交通违法。近期随着气温逐步回暖,“春困”现象更为明显,疲劳驾驶风险也进入高发期。记者从宁波交警处获悉,4月至今,公安交警部门已查处此类违法28起。

江北这起事故,轿车“莫名其妙”撞了中央隔离栏。
与此有关的典型案例不少。比如,4月13日晚上10点45分左右,在江北区环城北路与人民路路口,一辆正常行驶的轿车突然“犯迷糊”了——过路口时居然朝着中央隔离栏撞了过去。
事故造成车辆及道路隔离栏损坏,所幸人没事。交警到场处置时,驾驶员承认事发那一刻人有点累,疲劳驾驶导致分神,然后事故瞬间找上门。走完事故处置程序后,交警还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提醒他注意休息,勿要疲劳驾驶。

驾驶员疲劳驾驶,分神后引发事故。
疲劳驾驶,安全隐患大,但平时又很难发现。很多时候,确定是此类隐形违法时,事故已经发生。

发生在慈溪的这起事故。图片来源于宁波消防
比如,4月10日上午,慈溪胜陆高架彭桥段发生一起单向交通事故:一辆货车失控撞护栏后,冲出高架,掉落到地面。事故惊险万分,所幸无人员伤亡。事后了解,驾驶员疑似疲劳驾驶。

发生在高速上的这起事故,间接原因与疲劳驾驶有关。
还有发生在4月14日的事故,间接原因与疲劳驾驶有关。当天早上7点45分左右,在杭甬高速往宁波方向1KM处,一辆高速行驶的轿车毫无征兆地冲进施工区域,撞倒一排隔离用的警示筒。

误以为“辅助驾驶”=“自动驾驶”,驾驶打瞌睡后交出了方向盘。
事后,驾驶员告诉高速交警,在驾驶过程中,他感觉有点累,甚至一度打起了瞌睡。于是,他打开“辅助驾驶”功能。结果,前方道路施工,部分车道被警示筒围了起来。这辆车没有发现问题,继续往前开,自然就出事了。
“这些案例在警示我们:疲劳驾驶是行车途中的‘隐形杀手’。驾驶员开车上路一定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连续驾驶不得超过4小时,停车休息不能少于20分钟。”宁波交警相关负责人说,大家要是感觉困倦、状态不佳了,应及时选择安全地点停车休息,千万别硬撑!
疲劳对驾驶员的注意力、感知力、思维能力、判断力、意志力等都会产生影响,伴随而来的是视线模糊、动作呆板、反应迟钝、精神涣散等状况。
当驾驶员处于轻度疲劳时,会出现换挡不及时、不准确等状况;当驾驶员处于中度疲劳状态时,操作动作呆滞,有时甚至会忘记操作;当处于重度疲劳状态时,往往会下意识操作或出现短时间睡眠现象,严重时会失去对车辆的控制能力。
另外,请注意,驾车时当身体出现这些信号,就要谨慎对待了——频繁眨眼、反复打哈欠。这些身体信号,其实就是在提醒我们,要停车休息了。不要想着“扛一扛”就过去了,出门在外安全为重!

对付疲劳驾驶的方法,我们再来“复习”一遍:
保证足够睡眠时间。要养成按时就寝的好习惯,每天有7至8个小时的充足睡眠。
科学安排行车时间。科学、合理安排行车时间和计划;连续驾驶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连续行车4小时必须停车休息20分钟以上。
避免驾驶姿势疲劳。驾驶车辆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固定姿势,可时常调整坐姿和深呼吸,以促进血液循环。
保持良好驾驶环境。行车中,保持驾驶室空气畅通、温度适宜,减少噪声干扰。
新闻多一点: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有下列行为:(七)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