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热点聚焦
机器人干重活 甬金高速改扩建工程用上智能工匠
2025-05-03 12:15:32 稿源: 浙江日报  

浙江在线5月3日讯(记者 张帆 通讯员 杨童舒 梅青)2日,“五一”假期第二天,记者来到嵊州金庭镇。这座四明山和会稽山交汇处的小镇,正是浙江开放大通道——义甬舟通道主要基础设施甬金高速改扩建现场所在地。当下,这条大动脉扩建的控制性工程——2000多米长的成功岭隧道刚刚开始掘进。

成功岭隧道的改扩建,是在通车中的两个双车道老隧道旁20多米处,平行开挖一条四车道高速公路隧道。把该路段由原先的四车道拓宽改建为八车道,让奔忙在世界最大港宁波舟山港和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间每年上百万辆次的集卡车跑得更欢畅。

“边通车边施工,要同时保证两者绝对安全。‘五一’假期车更多,我们暂停了放炮施工。”施工点质检科长刘盛盛说。

隧道内,工人们正忙着布置刚拼装好的装药台车、立拱台车和新引进的三臂凿岩台车,后者是提升隧道智能化安全施工的关键装备。

“我们在隧道两端的两个掘进面各布置了两台新型可遥控的三臂凿岩台车。”刘盛盛介绍,山岭隧道开挖主要有盾构法和钻爆法两种,盾构机造价高,特别是成功岭隧道这种岩体坚硬的4车道大断面隧道,光盾构机造价就可能过亿元,用传统的钻爆法更为经济。

钻爆法施工过去基本靠人工在岩壁打孔,施工环境差,风险也较高。三臂凿岩台车则是新型隧道建设“智能工匠”,它只要轻舒长臂,就可在几米甚至十几米外的岩壁上按设定程序精确打孔。因为可遥控,工人可以不在驾驶室,而是在安全距离外远程操控,避免落石、塌方、粉尘、噪音等危害。

在三四公里外的晋溪钢筋加工场,一根根工字钢正在流水线上前进,机器人挥舞着手臂按照程序设置精准分段、切割、折弯、焊接。

“使用这条高科技流水线后,加工速度更快,只需我一人负责调试设备。”当了5年焊工的张鹏飞感慨道,以前一个分段一两百公斤,要4个壮汉抬,一班下来手发软。机器人干重活,可不会手软,而且焊接质量稳定,强过他这个高级技工。

张鹏飞口中的高科技流水线,是甬金改扩建绍兴段项目自主研发的全省首套集成化、全流程全工序自动化隧道初支钢拱架流水线,采用工业机器人和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生产和精准的生产控制。

30多公里外的嵊州市郊,省交通集团甬金改扩建绍兴段副总指挥伍建和正在办公室电脑上查看建设沿线现场。“我在这里早看到你刚才在隧道掘进面采访了。”伍建和笑着说,指挥部把沿线各种传感器、监控探头的信息全都集成进了指挥控制软件系统,并针对野外施工线路长的特点,在沿线工点布置4台大型工业级无人机,随时可起飞巡查,及时发现沿线山体变化等隐患,保障安全。

“甬金高速改扩建是我省‘千项万亿’工程之一,作为连接两个世界之最物流节点的重要通道,我们正通过‘机器换人’‘数智建造’把更多的‘智能工匠’融入项目建设,确保边通车、边建设的甬金高速运行安全。”伍建和说。(记者 张帆 通讯员 杨童舒 梅青)

编辑: 崔燕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机器人干重活 甬金高速改扩建工程用上智能工匠

稿源: 浙江日报 2025-05-03 12:15:32

浙江在线5月3日讯(记者 张帆 通讯员 杨童舒 梅青)2日,“五一”假期第二天,记者来到嵊州金庭镇。这座四明山和会稽山交汇处的小镇,正是浙江开放大通道——义甬舟通道主要基础设施甬金高速改扩建现场所在地。当下,这条大动脉扩建的控制性工程——2000多米长的成功岭隧道刚刚开始掘进。

成功岭隧道的改扩建,是在通车中的两个双车道老隧道旁20多米处,平行开挖一条四车道高速公路隧道。把该路段由原先的四车道拓宽改建为八车道,让奔忙在世界最大港宁波舟山港和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间每年上百万辆次的集卡车跑得更欢畅。

“边通车边施工,要同时保证两者绝对安全。‘五一’假期车更多,我们暂停了放炮施工。”施工点质检科长刘盛盛说。

隧道内,工人们正忙着布置刚拼装好的装药台车、立拱台车和新引进的三臂凿岩台车,后者是提升隧道智能化安全施工的关键装备。

“我们在隧道两端的两个掘进面各布置了两台新型可遥控的三臂凿岩台车。”刘盛盛介绍,山岭隧道开挖主要有盾构法和钻爆法两种,盾构机造价高,特别是成功岭隧道这种岩体坚硬的4车道大断面隧道,光盾构机造价就可能过亿元,用传统的钻爆法更为经济。

钻爆法施工过去基本靠人工在岩壁打孔,施工环境差,风险也较高。三臂凿岩台车则是新型隧道建设“智能工匠”,它只要轻舒长臂,就可在几米甚至十几米外的岩壁上按设定程序精确打孔。因为可遥控,工人可以不在驾驶室,而是在安全距离外远程操控,避免落石、塌方、粉尘、噪音等危害。

在三四公里外的晋溪钢筋加工场,一根根工字钢正在流水线上前进,机器人挥舞着手臂按照程序设置精准分段、切割、折弯、焊接。

“使用这条高科技流水线后,加工速度更快,只需我一人负责调试设备。”当了5年焊工的张鹏飞感慨道,以前一个分段一两百公斤,要4个壮汉抬,一班下来手发软。机器人干重活,可不会手软,而且焊接质量稳定,强过他这个高级技工。

张鹏飞口中的高科技流水线,是甬金改扩建绍兴段项目自主研发的全省首套集成化、全流程全工序自动化隧道初支钢拱架流水线,采用工业机器人和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生产和精准的生产控制。

30多公里外的嵊州市郊,省交通集团甬金改扩建绍兴段副总指挥伍建和正在办公室电脑上查看建设沿线现场。“我在这里早看到你刚才在隧道掘进面采访了。”伍建和笑着说,指挥部把沿线各种传感器、监控探头的信息全都集成进了指挥控制软件系统,并针对野外施工线路长的特点,在沿线工点布置4台大型工业级无人机,随时可起飞巡查,及时发现沿线山体变化等隐患,保障安全。

“甬金高速改扩建是我省‘千项万亿’工程之一,作为连接两个世界之最物流节点的重要通道,我们正通过‘机器换人’‘数智建造’把更多的‘智能工匠’融入项目建设,确保边通车、边建设的甬金高速运行安全。”伍建和说。(记者 张帆 通讯员 杨童舒 梅青)

编辑: 崔燕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