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派客户端记者 王嘉彬 陈驰 通讯员 蒋钦卿
在滚轮轰鸣与广播交响中,航空人的“五一”乐章在跑道与候机楼间跃动。
凌晨4点多,宁波机场安检休息室里已经热闹起来了。安检员们正紧张而有序地做着上岗前的准备。
沈涛便是其中一员,这已经是她在宁波机场执守的第10个“五一”假期了。自毕业后,她便扎根于此,多年来,见证了机场无数个这样忙碌的清晨。
“今天、明天,这个假期要值3天班。”她翻了翻“五一”排班表。
春节的高峰在节前,而“五一”假期的高峰则在当天。

“您好,行李内的打火机请取一下;您好,您的行李需要二次过检,请稍等……”这样的对话,沈涛每天都要重复千余次。
“和无数航空人一样,我们同样要应对不同的情况。”沈涛说,前两天宁波飞往广州的航班延误,包括她在内的安检人员、机场其他工作人员,一直待命到凌晨三四点。
突发情况不常有,但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必须有。航班延误到几点,上百名航空人就要坚守到几点。
“请将口袋里的物品取出,电脑单独放置。”在宁波机场T2航站楼安检通道,金属探测门警报声不断,沈涛手持探测器,仔细检查每位旅客。作为登机前的最后防线,他们的每个动作都关乎航空安全。
“这为什么不能带?”面对旅客对液体喷雾的质疑,沈涛迅速指出包装上的易燃易爆标识,耐心解释民航规定,并提供托运或暂存方案。
如今年轻人常携带新奇物件,从无人机模型到仿真打火机,甚至有人试图将活体兔子藏进背包夹层。

在日均过万的客流量下,安检员需兼顾效率与质量。遇到不理解的旅客,他们会带到沟通室对照法规手册解释。
“安全容不得侥幸。”沈涛说罢,又投入到下一轮检查,探测器蓝光不断扫动,为旅客筑牢安全网。
据宁波机场统计,95%以上的旅客等待安检时间在12分钟以内。这份“与时间赛跑”的底气,来自她十年精心打磨的绣花功夫。
2021年开始,沈涛就在各个层次的技能大赛上为宁波屡立战功。这位“华东民航青年岗位能手”曾经用敏锐的判断力找出模特身上藏匿的一根火柴。百余种违禁物品、藏匿手段早已了然于胸。
为提升安检效率,她在人身检查流程中首创了背部“一字检查法”。该方法成功在宁波机场客检科推广使用,并写入人身检查日常操作手册。在该方法使用的两年间,覆盖出港旅客超千万人次。
“执着”,这是沈涛对自己的评价。10年时间,从学徒到行家里手,技术上可能不再有什么难题。在彼时的工作中,唯有执着可抵岁月漫长。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