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婚姻登记“全国通办”落地 跨省登记新人10分钟“解锁”结婚证
2025-05-13 06:37: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昨天,登记结婚的新人在合影。

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5月10日起施行,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取消地域限制,实现“全国通办”,为跨地域登记提供便利。

5月12日,新政实施后的首个工作日,记者走访婚姻登记现场发现,改革带来的不仅是手续的简化,更是一场关于“服务升级”的悄然变革。

现场直击

跨省登记新人,10分钟“解锁”结婚证

当天上午9点,湖南籍谢女士与江西籍胡先生走进海曙区婚姻登记中心。这对相恋4年的情侣,特意提前预约了新政实施首日的结婚登记服务。

在智能核验设备前,两人将身份证轻轻一刷,屏幕上弹出他们的身份信息与婚姻情况。工作人员核对无误后,引导他们签署“本人无配偶,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声明。

“从提交材料到领证,全程不到10分钟。我们原计划回老家拿户口簿登记结婚,往返车费要2000多元,还得请两天假,现在赶上新政实施,我们省了很多麻烦。”胡先生说。这对新人还现场体验了婚前辅导课。在国徽高悬的颁证大厅,他们跟着志愿者宣读《结婚誓言》,共同写下对婚姻的期许。

婚姻登记业务量印证了改革热度。数据显示,当天海曙区婚姻登记中心为75对新人办理了结婚登记,相比平时增加了一倍,其中“全国通办”占比超50%。“目前,比较热门的5月20日、5月21日,每天320个预约号已全部约满,建议新人错峰办理。”海曙区婚姻登记中心负责人杨真真说。

政策解读

从“地域限制”到“全国通办”的跨越

宁波作为全国首批“跨省通办”试点城市,早在2023年6月就已启动探索相关业务。当时还需提交新人的居住证、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等材料,如今办理婚姻登记的手续更加简洁。

据杨真真介绍,新政核心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打破地域限制,无论户籍在何处,均可在全国任一婚姻登记机关办理;二是取消户口簿要求,通过全国婚姻信息库与公安、法院等12部门数据互通,实现婚姻状况“一键核验”;三是强化服务属性,将婚姻家庭辅导纳入法定程序,引入第三方机构调解离婚申请。

但目前“全国通办”业务也面临着挑战:一是历史档案缺失,个别偏远地区的人员婚姻信息未全部录入系统,影响核验结果;二是存在身份冒用风险,检索系统虽能核验婚姻状态,但存在身份证伪认情况,仍需强化人脸识别。

值得关注的是,新政还重构了婚姻登记的社会功能。“过去,户口簿是家庭干预的‘最后防线’,而现在更强调当事人的个人责任。”江北区婚姻登记中心主任彭盼盼表示,如果当事人的声明与联网信息不一致,就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观点交锋

户口簿退出婚姻登记舞台的利与弊

新政在社交平台引发激烈讨论。

“信息联网了,一张身份证上有很多信息,早该取消户口簿了。”网友“人在旅途_MSMS”留言。

很多网友表示,之前结婚需要户口簿,更早的时候,结婚还需要单位介绍信、婚检证明等,如今手续简化,这是“时代的进步”。

但担忧的声音同样存在。“户口簿曾是父母参与子女婚姻决策的最后渠道。”市民张先生认为,“手续简化后,容易增加年轻人‘闪婚’‘闪离’的风险,尤其像我女儿这种刚毕业的,万一遇人不淑怎么办?”

“结婚容易,但经营婚姻难。”网友“锲而不舍”的观点代表了多数理性声音,新政给真心相爱的人提供了便利,但婚姻终究需要双方成熟对待。

“管好身份证,小心被冒用。”网友“老翁_FTYT”的评论获得很多网友点赞。法律界人士则从专业角度提出建议。宁波律师协会婚姻家事专业委员会主任章卫光表示:“结婚登记过程中取消户口簿,并不意味着监管放松,全国婚姻信息库已联网,可实时拦截重婚、骗婚等行为。”他同时建议建立“婚姻信用档案”,将新人在结婚登记时的声明纳入个人征信系统。

未来展望

服务随人走,“甜蜜经济”发力

这场改革的意义远超登记流程的简化。

在过去,受管辖权限制,当事人办理婚姻登记需要回到户籍所在地办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我国流动人口已达3.76亿,其中跨省流动人口达1.25亿,像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流入人口更是高达3508.46万人,占全国跨省流动人口的近30%。

“全国通办”解决了“多地跑”的痛点,更标志着社会治理从“户籍地管制”转向“服务随人走”的理念革新。

据介绍,为应对挑战,宁波已全面升级婚姻登记服务。各区(县、市)婚姻登记中心推出了特色婚姻辅导服务。江北区婚姻登记中心针对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由专职志愿者为当事人量身定制个性化、全周期的婚姻家庭辅导方案,为处于婚姻不同阶段的人群提供“一对一”的差异化精准服务。北仑区婚姻登记中心则创新推出“夫妻夜校”,定期开展婚姻辅导活动。镇海、慈溪等地更是将婚姻登记服务搬进宁波植物园、中式园林等景点,打造新人领证新地标,积极发展“甜蜜经济”。

记者 林微微/文 李佳璐/摄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婚姻登记“全国通办”落地 跨省登记新人10分钟“解锁”结婚证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2025-05-13 06:37:00

昨天,登记结婚的新人在合影。

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5月10日起施行,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取消地域限制,实现“全国通办”,为跨地域登记提供便利。

5月12日,新政实施后的首个工作日,记者走访婚姻登记现场发现,改革带来的不仅是手续的简化,更是一场关于“服务升级”的悄然变革。

现场直击

跨省登记新人,10分钟“解锁”结婚证

当天上午9点,湖南籍谢女士与江西籍胡先生走进海曙区婚姻登记中心。这对相恋4年的情侣,特意提前预约了新政实施首日的结婚登记服务。

在智能核验设备前,两人将身份证轻轻一刷,屏幕上弹出他们的身份信息与婚姻情况。工作人员核对无误后,引导他们签署“本人无配偶,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声明。

“从提交材料到领证,全程不到10分钟。我们原计划回老家拿户口簿登记结婚,往返车费要2000多元,还得请两天假,现在赶上新政实施,我们省了很多麻烦。”胡先生说。这对新人还现场体验了婚前辅导课。在国徽高悬的颁证大厅,他们跟着志愿者宣读《结婚誓言》,共同写下对婚姻的期许。

婚姻登记业务量印证了改革热度。数据显示,当天海曙区婚姻登记中心为75对新人办理了结婚登记,相比平时增加了一倍,其中“全国通办”占比超50%。“目前,比较热门的5月20日、5月21日,每天320个预约号已全部约满,建议新人错峰办理。”海曙区婚姻登记中心负责人杨真真说。

政策解读

从“地域限制”到“全国通办”的跨越

宁波作为全国首批“跨省通办”试点城市,早在2023年6月就已启动探索相关业务。当时还需提交新人的居住证、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等材料,如今办理婚姻登记的手续更加简洁。

据杨真真介绍,新政核心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打破地域限制,无论户籍在何处,均可在全国任一婚姻登记机关办理;二是取消户口簿要求,通过全国婚姻信息库与公安、法院等12部门数据互通,实现婚姻状况“一键核验”;三是强化服务属性,将婚姻家庭辅导纳入法定程序,引入第三方机构调解离婚申请。

但目前“全国通办”业务也面临着挑战:一是历史档案缺失,个别偏远地区的人员婚姻信息未全部录入系统,影响核验结果;二是存在身份冒用风险,检索系统虽能核验婚姻状态,但存在身份证伪认情况,仍需强化人脸识别。

值得关注的是,新政还重构了婚姻登记的社会功能。“过去,户口簿是家庭干预的‘最后防线’,而现在更强调当事人的个人责任。”江北区婚姻登记中心主任彭盼盼表示,如果当事人的声明与联网信息不一致,就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观点交锋

户口簿退出婚姻登记舞台的利与弊

新政在社交平台引发激烈讨论。

“信息联网了,一张身份证上有很多信息,早该取消户口簿了。”网友“人在旅途_MSMS”留言。

很多网友表示,之前结婚需要户口簿,更早的时候,结婚还需要单位介绍信、婚检证明等,如今手续简化,这是“时代的进步”。

但担忧的声音同样存在。“户口簿曾是父母参与子女婚姻决策的最后渠道。”市民张先生认为,“手续简化后,容易增加年轻人‘闪婚’‘闪离’的风险,尤其像我女儿这种刚毕业的,万一遇人不淑怎么办?”

“结婚容易,但经营婚姻难。”网友“锲而不舍”的观点代表了多数理性声音,新政给真心相爱的人提供了便利,但婚姻终究需要双方成熟对待。

“管好身份证,小心被冒用。”网友“老翁_FTYT”的评论获得很多网友点赞。法律界人士则从专业角度提出建议。宁波律师协会婚姻家事专业委员会主任章卫光表示:“结婚登记过程中取消户口簿,并不意味着监管放松,全国婚姻信息库已联网,可实时拦截重婚、骗婚等行为。”他同时建议建立“婚姻信用档案”,将新人在结婚登记时的声明纳入个人征信系统。

未来展望

服务随人走,“甜蜜经济”发力

这场改革的意义远超登记流程的简化。

在过去,受管辖权限制,当事人办理婚姻登记需要回到户籍所在地办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我国流动人口已达3.76亿,其中跨省流动人口达1.25亿,像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流入人口更是高达3508.46万人,占全国跨省流动人口的近30%。

“全国通办”解决了“多地跑”的痛点,更标志着社会治理从“户籍地管制”转向“服务随人走”的理念革新。

据介绍,为应对挑战,宁波已全面升级婚姻登记服务。各区(县、市)婚姻登记中心推出了特色婚姻辅导服务。江北区婚姻登记中心针对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由专职志愿者为当事人量身定制个性化、全周期的婚姻家庭辅导方案,为处于婚姻不同阶段的人群提供“一对一”的差异化精准服务。北仑区婚姻登记中心则创新推出“夫妻夜校”,定期开展婚姻辅导活动。镇海、慈溪等地更是将婚姻登记服务搬进宁波植物园、中式园林等景点,打造新人领证新地标,积极发展“甜蜜经济”。

记者 林微微/文 李佳璐/摄

编辑: 陈奉凤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