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吼吼上医院拔鱼刺,鱼刺没找到,却被告知喉镜下有肿物,高度怀疑是肿瘤。45岁的陈先生(化姓)连连摇头,表示不可能:“我平时连感冒都很少,不痛不痒的,怎么就长肿瘤了?”近日,奉化区中医医院接诊了这样一个案例。
“医生!快帮我看看,中午吃鱼卡了刺,现在喉咙痛得厉害!”陈先生急匆匆地走进该院耳鼻喉科王文燕医生诊室,一坐下便反复揉着喉咙,连声音都沙哑了:“咳得我胸口都疼,难受死了!”
王文燕仔细观察他的咽喉,在间接喉镜下没有发现鱼刺的踪影,但会厌肿胀明显,表面可见肿物隆起,声门完全不可见。
“这不像鱼刺卡喉,建议进一步检查。”王文燕眉头紧锁。“怎么可能?我喉咙从来没出过问题!”陈先生连连摇头,坚持认为是鱼刺作祟。增强CT检查结果令人心惊:会厌左侧壁肿物占位,高度怀疑是肿瘤。
拿到报告时,陈先生愣在原地:“我平时连感冒都很少,不痛不痒的,怎么就长肿瘤了?”所幸,肿瘤尚未转移,经及时干预,陈先生的工作生活已回到正轨。
该院耳鼻喉科主任孙军达说,喉癌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尤其是声门上型肿瘤,早期有些症状和“上火”、慢性咽喉炎等相似,极易被忽视。比如咽部异物感,成天像有东西卡着,咳不出也咽不下;比如吞咽轻微刺痛;比如干咳、清嗓频繁、非持续性嘶哑等。“当肿瘤长在声带时,因为有声音嘶哑会立刻引起警惕;如果藏在会厌等隐蔽位置,可能仅表现为轻微不适,甚至不痛不痒。”他建议,“年龄大于40岁,出现上述症状,经过规范治疗并无好转,并且病程持续两周以上时,需要引起重视和警惕,及时进行全面细致的喉镜及相关检查。”
有数据显示,早期喉癌5年生存率超90%,而晚期治疗难度大、预后差。而门诊中,孙军达经常遇到害怕喉镜检查而拖延病情的患者,“其实现在的喉镜技术已非常成熟。表面麻醉后基本无不适,3分钟就能完成。”他说,电子喉镜检查可发现微小黏膜病变,高清成像精准锁定可疑组织,而且门诊就可以操作,医保覆盖。
喉癌的高危因素有哪些?孙军达介绍,长期吸烟,发病风险较高,是非吸烟者的3倍-39倍;长期饮酒,发病风险增大,是不饮酒患者的1.5倍-4.4倍;既往有声带白斑、喉乳头状瘤病史者;空气污染,长期接触化学烟雾、生产性粉尘、废气、放射性物质等;EB病毒感染、体内微量元素缺乏等。他特别提到,40岁以上吸烟饮酒人群、长期接触有害物质的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喉镜筛查。
记者 庞锦燕 通讯员 陈怡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