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师教外国留学生唱越剧。
5月13日,在镇海招宝山街道人文艺墅内,一场跨越国界的文化邂逅悄然上演。婉转清丽的越剧唱腔如潺潺溪流,浸润着每一个角落,来自宁波大学的十余名外国留学生,在这里开启了一场奇妙的“戏中人”初体验。
越剧大师为留学生上体验课
作为镇海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与镇海区戏剧家协会精心打造的“小城大家”镇海戏剧讲堂系列活动之一,本场“越美一夏”镇海区文艺大师方亚芬工作室越剧体验课,以独特的“艺术牌”吸引着众人目光。当天,舞台中央星光熠熠,中国戏剧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镇海区文艺大师方亚芬,携手斯钰林、徐晓飞等越剧演员及化妆设计师史成镒,共同为留学生们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越剧“出海”课。
“不仅要让留学生们了解越剧,爱上越剧,也要让越剧成为连接中外文化的纽带。”从嵊州乡间的“落地唱书”到上海十里洋场的华丽蜕变,从水袖翻飞的古典之美到唱腔里的江南韵味,方亚芬手持折扇,娓娓道来,将越剧百年历史画卷徐徐展开。随后,两位越剧演员现场演绎《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水袖轻扬间似有千言万语,眉眼流转时皆是缱绻情意。婉转的唱腔、细腻的表演,让外国留学生沉浸其中,既触摸到越剧的深厚内涵与独特价值,内心也燃起了强烈的尝试欲望。

外国留学生唱越剧。
留学生戏妆亮相:“中国戏曲好神奇!”
化妆台前,史成镒手持画笔,为留学生勾勒眉眼。黛眉如远山含翠,红唇似丹砂点绛,感受越剧装扮的美。当印度尼西亚留学生西莉娅第一次挥舞水袖时,镜中映出的戏妆扮相让她惊喜地捂住了嘴。在越剧演员手把手的指导下,她尝试着作揖、撩袖,学习越剧的舞扇、云脚等动作步法。“动作虽然难学,但充满了美感,这和我们国家的舞蹈完全不一样!”西莉娅边学边感叹,眼中满是新奇。
另一边,苏丹留学生李东建身着传统服饰,摇身一变成了“梁山伯”。他挥动扇子,轻捻手指,尽管动作略显青涩,但一招一式都认真投入,赢得现场阵阵掌声。“我要把视频发给家乡的朋友,让他们看看中国戏曲有多神奇!”李东建晃着手中的折扇,笑容灿烂。
目前,镇海依托现有国际人文交流基地、手艺人部落、美丽乡村打卡点等点位,打造出一个个有感有形有趣的场景,让在镇海学习生活的外籍友人能沉浸式感知本土风貌、了解当地文化。这场充满欢笑与惊叹的越剧体验课,不仅是一堂艺术教学,更成为了连接中外文化的桥梁,让越剧这朵东方艺术之花,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出别样光彩。
记者 郑凯侠 通讯员 朱涵 胡方斌 文/摄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