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在千年黛瓦间探寻“青春密码” 《古城复兴共识》在慈城发布
2025-05-17 07:39:18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昨天上午,“千年古城 浙里青春”古城对话交流活动在江北区慈城古县城举行。

这场关于古城保护与复兴的深度对话,汇聚国内古城保护领域多方重要力量。“中国四大古城”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四川阆中古城、安徽徽州古城的代表,浙江台州府城和全省7家千年古城复兴试点单位代表,宁波鸣鹤古镇、前童古镇、东钱湖镇代表,以及古城保护领域相关专家学者齐聚一堂。

他们以慈城的活态保护实践为蓝本,探讨古城复兴的“活态传承”经验。

慈城,拥有7000年文明史、2500年建城史及1200年县城史,是宁波的“港源城始”,也是目前江南地区古代县级规制遗存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县城,曾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

近年来,慈城充分发挥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奋力做好古县城保护开发利用的“大文章”。

作为全省首批“千年古城复兴”试点单位之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慈城如何承古拓新,让厚重历史与万家灯火融合共生?

来自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遗产保护与文化复兴研究院的总工程师胡力骏,长期从事慈城历史文化遗产研究和相关规划编制工作。在他看来,新旧融合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古城建筑可以更迭,但城市生存的内在逻辑不能改变,进行适应性改造、延续有尊严的居住生活是最好的活化利用。

平遥县融媒体中心总编辑王宝栋说:“保持原汁原味、留住文化韵味、增加一些烟火味,正是保护平遥古城的核心秘诀。”

阆中古城在“拯旧如故”的同时,坚持在古城保护利用上不搞文化嫁接,原汁原味地展示本土文化,还坚持不迁居民、不迁小学等,实现了中国古城保护与人文的完美融合。

如何让游客从“过客”变为“常客”?文旅产业是最能集聚人气、带来消费的“流量池”。以浙江台州府城为例,该古城近年来不仅打造了品茶说书、大型演出等特色文化场景,还设立了青年文旅创业基金,吸引年轻人融入这片烟火气。

当天,浙江省国际传播中心“国际青年创作基地”落户慈城,未来将携手高校挖掘一批具有影响力、深谙中华文化、擅于跨文化表达的国际友人,深度感受之江大地的人文魅力与发展活力。

“我们承诺系统性保护古城街巷肌理、古建筑群、民俗文化及非遗技艺,推进数字化保护工程;我们推动深化与国际历史文化名城的交流合作,共享古城保护经验……”现场,浙江省内外古城古镇代表单位共同发布《古城复兴共识》。(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 记者王佳辉 通讯员金贤芳 卓璇)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在千年黛瓦间探寻“青春密码” 《古城复兴共识》在慈城发布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2025-05-17 07:39:18

昨天上午,“千年古城 浙里青春”古城对话交流活动在江北区慈城古县城举行。

这场关于古城保护与复兴的深度对话,汇聚国内古城保护领域多方重要力量。“中国四大古城”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四川阆中古城、安徽徽州古城的代表,浙江台州府城和全省7家千年古城复兴试点单位代表,宁波鸣鹤古镇、前童古镇、东钱湖镇代表,以及古城保护领域相关专家学者齐聚一堂。

他们以慈城的活态保护实践为蓝本,探讨古城复兴的“活态传承”经验。

慈城,拥有7000年文明史、2500年建城史及1200年县城史,是宁波的“港源城始”,也是目前江南地区古代县级规制遗存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县城,曾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

近年来,慈城充分发挥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奋力做好古县城保护开发利用的“大文章”。

作为全省首批“千年古城复兴”试点单位之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慈城如何承古拓新,让厚重历史与万家灯火融合共生?

来自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遗产保护与文化复兴研究院的总工程师胡力骏,长期从事慈城历史文化遗产研究和相关规划编制工作。在他看来,新旧融合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古城建筑可以更迭,但城市生存的内在逻辑不能改变,进行适应性改造、延续有尊严的居住生活是最好的活化利用。

平遥县融媒体中心总编辑王宝栋说:“保持原汁原味、留住文化韵味、增加一些烟火味,正是保护平遥古城的核心秘诀。”

阆中古城在“拯旧如故”的同时,坚持在古城保护利用上不搞文化嫁接,原汁原味地展示本土文化,还坚持不迁居民、不迁小学等,实现了中国古城保护与人文的完美融合。

如何让游客从“过客”变为“常客”?文旅产业是最能集聚人气、带来消费的“流量池”。以浙江台州府城为例,该古城近年来不仅打造了品茶说书、大型演出等特色文化场景,还设立了青年文旅创业基金,吸引年轻人融入这片烟火气。

当天,浙江省国际传播中心“国际青年创作基地”落户慈城,未来将携手高校挖掘一批具有影响力、深谙中华文化、擅于跨文化表达的国际友人,深度感受之江大地的人文魅力与发展活力。

“我们承诺系统性保护古城街巷肌理、古建筑群、民俗文化及非遗技艺,推进数字化保护工程;我们推动深化与国际历史文化名城的交流合作,共享古城保护经验……”现场,浙江省内外古城古镇代表单位共同发布《古城复兴共识》。(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 记者王佳辉 通讯员金贤芳 卓璇)

编辑: 陈晓怡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