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6日,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宁波90后小伙楼陈泉荣获“全国自强模范”荣誉称号。据了解,他是继陈帆红、许初清和陈效平之后第四个获此殊荣的宁波人。
有奖牌也有证书
35岁的楼陈泉家住海曙区高桥镇,从小就在姚江边长大。5岁那年,楼陈泉不幸患上了青光眼,最初还能看到模模糊糊的光影,现在几乎完全看不见了,视力一级残疾。
楼陈泉有着十多年的游泳生涯,在国内和国际赛场上顽强拼搏,获得奖牌无数,其中在广州亚残运会上一举夺得男子S11级100米蝶泳的冠军,成为第一个在亚残运会夺冠的宁波运动员,还连续三届在全国残运会上斩获7金2银5铜。
2012年,楼陈泉在使用智能手机时深感对视障人群极不友好,比如微信聊天页面,消息收到后却不知道对方是谁,很多语音无法正常播放,包括对消息的操作、消息类型的朗读等;朋友圈文字图片焦点过多,往往需要残疾人手划十几下才能读完一条朋友圈。
他尝试着与开发者沟通,一边询问一边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时间一长,他从中学到了很多IT知识,也对这一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训练之余,他把时间都花在了学习IT技术上,也逐渐“啃”下了PHP、h5、Java和C语言。
经过数年的不懈钻研与虚心求教,2019年9月,当他告别体坛时,除了积攒了上百枚游泳奖牌,还获得了全国计算机高级工程师和中国传媒大学本科毕业文凭两份证书。
退役后“华丽转身”
退役后,楼陈泉真正完成了“华丽转身”。作为计算机工程师,他受聘担任国内外多个互联网公司的无障碍顾问,为一些应用软件的个人开发者提供无障碍策划,同时还对许多国外软件进行中文翻译。如今,他就职广州一家公司,专业从事软件开发。
这些年来,楼陈泉已累计向微信、百度、QQ、网易等公司提出700余条无障碍方面的建议,其中95%以上得到完善。如以前视障者刷朋友圈,包括文字、头像、评论等,手指至少要在屏幕上滑动10至13下,如今只需手指下滑,就可语音完整播放;以前要操作一条消息,特别麻烦,如今只需在这条消息上一根手指直接下滑,就能听到复制、转发、收藏、删除、应用……
“在早期,国内互联网的无障碍建设基本凭借开发者的个人意愿,缺少法律层面约束。加上无障碍本身没有盈利,所以不受企业方重视。”楼陈泉告诉记者,很多时候,他辛辛苦苦建议某个开发者加入无障碍功能,结果项目组换个人就又没了。为此,他苦学知识,深挖底层逻辑,一个网页、APP无障碍做得不好,他可以直接告诉开发者从哪些模块入手、用什么代码去改进。此外,他还参与开发设计了Sullivan Plus、鱼鱼读频、声之梦阅读器、白描等APP,这些应用成了视障人士最得力的“电子眼”,公益效应辐射全国1700多万视障人群。
积极投身公益
在宁波,楼陈泉还积极投身公益,扶残助残。自2017年担任海曙区盲人协会副主席以来,他在做好协会工作的同时发挥IT技术特长,围绕视力障碍者在银行转账、网购、网络就诊等难点痛点,自己撰稿、自己播讲、自己录音,制作了一系列信息无障碍教学课程,通过网上授课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形式,帮助广大盲友掌握智能手机和电脑的使用技巧。他还建立专门的QQ群,定期推荐适合盲人使用的手机软件、电子产品,提高盲友独立生活的能力。截至目前,他已经举办线上线下课程50多次,受益残疾人1000余人次。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日新月异,楼陈泉以敏锐的直觉紧跟潮流,刻苦学习。在他看来,只要做好无障碍优化,残疾人在使用AI的时候,和健全人是没有明显区别的。人工智能和互联网带来的新趋势,让广大残疾人在更广阔的空间上可以平等参与社会。
记者张贻富通讯员林军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