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海云展示酵素土豆。(陈章升 摄)
昨日上午,见天气放晴,奉化区大堰镇后畈村村民董海云赶紧扛起锄头、提上塑料桶,前往离家不远的农田挖“宝贝”。这种“宝贝”表皮金黄,口感粉糯,可以切丝、切片后炒菜,也可以放入锅内油煸、红烧。
“你看,锄头翻出来的是酵素土豆,这两天有不少蔬菜批发商来村里采购。”董海云告诉记者,今年是他种植酵素土豆的第三年,预计亩产超600公斤。
对于酵素土豆,大堰镇农民并不陌生。自从2018年箭岭村村民开辟试验田推行“酵素农法”以来,酵素水稻、酵素猕猴桃、酵素土豆等农作物在当地陆续亮相。
“2022年,箭岭村与宁波市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将部分农田作为我市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产出物田间应用长期定位监测点,研究厨余垃圾制作的堆肥、酵素对农作物及土壤的影响。”大堰镇副镇长韩函霄说,经过三年摸索和推广,该镇酵素系列农产品已达8类。

挖土豆的游客。(陈章升 摄)
在大堰镇,酵素土豆总面积约40亩,其中30亩位于后畈村。近年来,该村村民播种土豆全程使用环保酵素施肥、杀虫,不施用其他化肥、农药。
“与普通土豆相比,酵素土豆表皮更光滑,口感更粉糯。”后畈村党支部书记董善汉点赞道。
尝到种植酵素土豆甜头的,还有箭岭村村民王文定。目前,他在村里种了1亩酵素土豆,一年亩产约600公斤。
“大家用的环保酵素是由红糖、植物鲜垃圾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发酵制成。”王文定说,村民家产生的有机厨余垃圾,像蔬菜叶、腐烂的水果都可以用来生产酵素,剩余部分可以沤肥,混合成复合肥。
用酵素种植,土豆不易长虫,品质好、口感佳,每公斤可卖到10元,身价比普通土豆高了一倍。
“我们在4月初下苗,不到两个月土豆就可采收。”王文定告诉记者,今年,他种的酵素土豆很畅销,不仅“走”进本地菜市场,还被销往外地超市。
大堰镇是奉化区唯一的全域山区镇,也是宁波酵素农业的“策源地”。目前,除了酵素土豆,当地农民还种了20亩酵素水稻、15亩酵素西瓜、30亩酵素猕猴桃。
“我们在推行‘酵素农法’的同时,依托连山农事共富工坊,推动选种育苗、技术指导、数据监测、品牌运营、质量溯源‘一站式’助富模式落地,助力大堰山货‘出山’。”韩函霄介绍,去年,酵素农业相关产业带动箭岭等村的村集体增收40万元以上。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 陈章升 通讯员 邬丹盛 景士杰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