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人人共建文明城市 人人都参与 每个你都是关键变量
2025-05-24 08:06: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专题】在宁波 看见文明中国

昨日,宁波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七连冠”的消息,让全宁波都沸腾了,大家纷纷为之欢呼、点赞,更为参与其中而自豪。

志愿者清理闲置的公共车棚。

“百姓健身房”:

全民健身,共建共治

走进位于海曙区月湖街道迎凤社区水仓小区陈家巷1号2楼的“百姓健身房”,只见室内台球桌、乒乓球桌、健身器材摆放有序,地面整洁明亮,橙色墙体搭配蓝色地面,活力十足。在健身房的墙面上,张贴着志愿者值班表、自助共享箱、健身登记表、互助基金登记表以及入馆须知等内容,清晰明了。

“我们自治站的志愿者每天轮班,负责开关门、安全监督和卫生保洁,居民也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场馆。”小区自治站志愿者杨文龙是参与健身房改造的居民之一,他已年逾八旬,但看上去精神矍铄。在他眼里,一个堆满杂物、环境脏乱的闲置公共车棚能被合理地利用起来,离不开居民的共建共治理念,“只要自己身体好,就会一直坚持在这里轮班,为大家做好管理和服务。”杨文龙说。

在这个300平方米的空间里,小到配色选择、画报张贴,大到铁栅栏安装、设备摆放,全部由热心居民参与。“这个2米高6米长的铁栅栏,就是我们一位有工程经验的居民一点一点焊接的。”迎凤社区党委书记蒋玲爱告诉记者,社区从区里和街道申请到10万余元健身器材捐助和基建经费补助,配足了基本健身设备,居民还自发众筹了4000余元维护资金。正式运营后,“百姓健身房”只向居民收取每年100元的场地管理费,临时想要使用的居民,也只要向自助共享箱投进1元钱即可,所有资金公开透明。

为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百姓健身房”每天上午、下午和晚上都对外开放,每天都会吸引不少中老年人来打乒乓球,而青年人更热衷于“撸铁”举器材。如今,“百姓健身房”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已成为辖区居民常去的运动场所。

居民在“共享花园”拍照打卡。

“共享花园”: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在鄞州区潘火街道雅苑社区江南春晓小区里,有两个建在车库顶上的“共享花园”,一个叫月桂坛、一个叫春晓闲庭,都是居民众筹精心打造起来的。春晓闲庭里一片姹紫嫣红,绣球、百合争奇斗艳,还有五彩缤纷的格桑花,殷红的、粉色的、粉白的……

小区旁边的一家咖啡店送来2棵桂花树,“共享花园”主理人沈甬民找了块空地,小心地将它们栽种下去,施肥、浇水,一气呵成。他说,等它们长大了,还要移栽到更合适的地方。

这个“共享花园”就是沈甬民牵头打造的。他告诉记者,“共享花园”的创建跟一则消息和一棵病树有关。2022年年初,有人在花友群里发了一条幸福苑业主创建了一个“共享花园”的消息,群里的花友们议论开了,大家一致认为自己的小区也可以创建“共享花园”。大家信心十足,可是缺乏资金,缺乏经验,从哪里下手比较好呢?有人建议先救活一棵病了的桂花树,花友们一呼百应,撸起袖子就干了起来,很快就顺利地达到预期目标。

首战告捷后,花友群也由原来的60多人增加到160多人。但创建“共享花园”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比如园艺工具,锄头、铲子、浇水器,还有土、肥料、农药等,花友们纷纷慷慨解囊,自掏腰包捐钱捐物。最让人感动的是,小区里一位90多岁的老干部闻讯后,对在干活的花友说:“我年纪大了,干活干不动了,你们帮我干,我捐点钱吧。”第二天一早,他包了一个1000元的红包,很郑重地交到花友群相关人员手里。

如今,小区里的两个“共享花园”均由花友群的邻居们在维护,大家还把小区角角落落铺上绿意,小区进出的南北大门增补了17个花箱,花箱也由花友自愿认领打理,里面的绿植和花卉都会随季节更替而变换。每天进出大门的居民们,看着门岗四季不同的鲜花,开始新的一天。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沈甬民说,大家在“共享花园”一起聊聊花,交流养花经验,分享自育的花苗,更可以背起锄头“下地干活”,不仅陶冶情操,更促进邻里关系的和谐。

“共享奶奶”接送孩子们。

“共享奶奶”:

远亲不如近邻

“百姓健身房”让居民有了锻炼身体的好去处,“共享花园”让小区环境更加美好。在宁波,还有更多的人投身“共享”之中,引领着文明风尚。

每个上学日,在鄞州区东钱湖镇实验幼儿园和高钱小学门口,都会出现几位身穿红马甲的奶奶,高举接送牌来接小朋友放学。5年多时间里,她们已护送600余名孩童放学,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共享奶奶”。

64岁的袁佩君是“共享奶奶”志愿服务队的发起人。几年前,她外孙上幼儿园时,同班同学萱萱的家长找到她,希望她能帮忙接送孩子。袁佩君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而且分文未取,风雨无阻。

她的善举在社区传开后,很多人都希望加入接送队伍。袁佩君从社区了解到,社区有1200多户双职工家庭,其中超过四分之一的家庭有低龄儿童,许多家长正为孩子的接送问题烦恼。就这样,2019年9月,“共享奶奶”志愿服务团队成立了。

“共享奶奶”团队成员最开始只有5人,但随着越来越多热心奶奶的加入,如今已有58名核心成员,还吸引了260余位志愿者参与。她们每天以5人轮班制的形式接送孩子,陪着孩子们写作业、做游戏,直到家长们下班赶来,才放心地把孩子交到他们手中。

袁佩君告诉记者,有一次自己生病时,很多家长打来电话表达关切,让她颇为感动:“孩子们都把我当成了‘亲外婆’‘亲奶奶’,这种幸福感可是买不来的。”

远亲不如近邻。在宁波,不仅有“共享奶奶”,还有“共享老师”“共享儿女”,其中鄞州区就有这样的“共享”队伍23支,帮扶对象3万余人次。“共享老师”吴启钱表示,看到自己分享的法律知识解决了很多人的疑虑,感到非常开心。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越来越多的宁波人将“共建”文明城市作为打造民生幸福共同体的核心理念,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创建文明城市的主体、建设幸福家园的力量。

记者 张贻富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人人共建文明城市 人人都参与 每个你都是关键变量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2025-05-24 08:06:00

昨日,宁波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七连冠”的消息,让全宁波都沸腾了,大家纷纷为之欢呼、点赞,更为参与其中而自豪。

志愿者清理闲置的公共车棚。

“百姓健身房”:

全民健身,共建共治

走进位于海曙区月湖街道迎凤社区水仓小区陈家巷1号2楼的“百姓健身房”,只见室内台球桌、乒乓球桌、健身器材摆放有序,地面整洁明亮,橙色墙体搭配蓝色地面,活力十足。在健身房的墙面上,张贴着志愿者值班表、自助共享箱、健身登记表、互助基金登记表以及入馆须知等内容,清晰明了。

“我们自治站的志愿者每天轮班,负责开关门、安全监督和卫生保洁,居民也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场馆。”小区自治站志愿者杨文龙是参与健身房改造的居民之一,他已年逾八旬,但看上去精神矍铄。在他眼里,一个堆满杂物、环境脏乱的闲置公共车棚能被合理地利用起来,离不开居民的共建共治理念,“只要自己身体好,就会一直坚持在这里轮班,为大家做好管理和服务。”杨文龙说。

在这个300平方米的空间里,小到配色选择、画报张贴,大到铁栅栏安装、设备摆放,全部由热心居民参与。“这个2米高6米长的铁栅栏,就是我们一位有工程经验的居民一点一点焊接的。”迎凤社区党委书记蒋玲爱告诉记者,社区从区里和街道申请到10万余元健身器材捐助和基建经费补助,配足了基本健身设备,居民还自发众筹了4000余元维护资金。正式运营后,“百姓健身房”只向居民收取每年100元的场地管理费,临时想要使用的居民,也只要向自助共享箱投进1元钱即可,所有资金公开透明。

为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百姓健身房”每天上午、下午和晚上都对外开放,每天都会吸引不少中老年人来打乒乓球,而青年人更热衷于“撸铁”举器材。如今,“百姓健身房”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已成为辖区居民常去的运动场所。

居民在“共享花园”拍照打卡。

“共享花园”: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在鄞州区潘火街道雅苑社区江南春晓小区里,有两个建在车库顶上的“共享花园”,一个叫月桂坛、一个叫春晓闲庭,都是居民众筹精心打造起来的。春晓闲庭里一片姹紫嫣红,绣球、百合争奇斗艳,还有五彩缤纷的格桑花,殷红的、粉色的、粉白的……

小区旁边的一家咖啡店送来2棵桂花树,“共享花园”主理人沈甬民找了块空地,小心地将它们栽种下去,施肥、浇水,一气呵成。他说,等它们长大了,还要移栽到更合适的地方。

这个“共享花园”就是沈甬民牵头打造的。他告诉记者,“共享花园”的创建跟一则消息和一棵病树有关。2022年年初,有人在花友群里发了一条幸福苑业主创建了一个“共享花园”的消息,群里的花友们议论开了,大家一致认为自己的小区也可以创建“共享花园”。大家信心十足,可是缺乏资金,缺乏经验,从哪里下手比较好呢?有人建议先救活一棵病了的桂花树,花友们一呼百应,撸起袖子就干了起来,很快就顺利地达到预期目标。

首战告捷后,花友群也由原来的60多人增加到160多人。但创建“共享花园”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比如园艺工具,锄头、铲子、浇水器,还有土、肥料、农药等,花友们纷纷慷慨解囊,自掏腰包捐钱捐物。最让人感动的是,小区里一位90多岁的老干部闻讯后,对在干活的花友说:“我年纪大了,干活干不动了,你们帮我干,我捐点钱吧。”第二天一早,他包了一个1000元的红包,很郑重地交到花友群相关人员手里。

如今,小区里的两个“共享花园”均由花友群的邻居们在维护,大家还把小区角角落落铺上绿意,小区进出的南北大门增补了17个花箱,花箱也由花友自愿认领打理,里面的绿植和花卉都会随季节更替而变换。每天进出大门的居民们,看着门岗四季不同的鲜花,开始新的一天。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沈甬民说,大家在“共享花园”一起聊聊花,交流养花经验,分享自育的花苗,更可以背起锄头“下地干活”,不仅陶冶情操,更促进邻里关系的和谐。

“共享奶奶”接送孩子们。

“共享奶奶”:

远亲不如近邻

“百姓健身房”让居民有了锻炼身体的好去处,“共享花园”让小区环境更加美好。在宁波,还有更多的人投身“共享”之中,引领着文明风尚。

每个上学日,在鄞州区东钱湖镇实验幼儿园和高钱小学门口,都会出现几位身穿红马甲的奶奶,高举接送牌来接小朋友放学。5年多时间里,她们已护送600余名孩童放学,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共享奶奶”。

64岁的袁佩君是“共享奶奶”志愿服务队的发起人。几年前,她外孙上幼儿园时,同班同学萱萱的家长找到她,希望她能帮忙接送孩子。袁佩君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而且分文未取,风雨无阻。

她的善举在社区传开后,很多人都希望加入接送队伍。袁佩君从社区了解到,社区有1200多户双职工家庭,其中超过四分之一的家庭有低龄儿童,许多家长正为孩子的接送问题烦恼。就这样,2019年9月,“共享奶奶”志愿服务团队成立了。

“共享奶奶”团队成员最开始只有5人,但随着越来越多热心奶奶的加入,如今已有58名核心成员,还吸引了260余位志愿者参与。她们每天以5人轮班制的形式接送孩子,陪着孩子们写作业、做游戏,直到家长们下班赶来,才放心地把孩子交到他们手中。

袁佩君告诉记者,有一次自己生病时,很多家长打来电话表达关切,让她颇为感动:“孩子们都把我当成了‘亲外婆’‘亲奶奶’,这种幸福感可是买不来的。”

远亲不如近邻。在宁波,不仅有“共享奶奶”,还有“共享老师”“共享儿女”,其中鄞州区就有这样的“共享”队伍23支,帮扶对象3万余人次。“共享老师”吴启钱表示,看到自己分享的法律知识解决了很多人的疑虑,感到非常开心。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越来越多的宁波人将“共建”文明城市作为打造民生幸福共同体的核心理念,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创建文明城市的主体、建设幸福家园的力量。

记者 张贻富

编辑: 陈晓怡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