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企业供图)
甬派客户端记者 殷聪
5月24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推出大型季播节目《城市风华录》宁波篇。其中,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的智慧日常,让主持人撒贝宁直呼魔幻,“今天的码头不一样了,是真正的5G智慧港口。”
撒贝宁口中的不一样,源于梅山港区的远控设备集群。
如今的梅山港区,桥吊司机的作业方式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桥吊司机在司机室作业时,只能看到脚底下的空间。司机们需要凭经验把控距离,将误差确保在2厘米以内。”宁波舟山港桥吊导师吴起飞说,现在用了远控桥吊以后,借助19个摄像头,可以对作业现场环境进行360度全方位无死角地观察。

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企业供图)
一系列新技术的配合下,现在司机抓起集装箱,再放到集卡平板上,就像叠俄罗斯方块一样。一名传统的桥吊司机,也能在2个月的时间内成为一名远控司机,培训时间缩短了6个月。
不仅如此,桥吊司机也不用像以前一样,登上50多米的桥吊,在空中弯着腰,低头操作。现在的他们只需要在整洁的操作间里,就能完成对几公里外桥吊的控制。
目前,梅山港区已拥有36台远控桥吊,115台远控轮胎式自动化龙门吊,是全球最大的远控设备集群。

司机们正在远控桥吊。(企业供图)
除了远控设备集群外,5G、北斗卫星以及激光雷达等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也让智能集卡,成为港区内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整个港区102辆无人驾驶的智能集卡,是全国最大的智能集卡编队。
调度它们的是距离海岸线不远处的“智慧大脑”。
“每天从我们控制中心下发下去的任务将近2万条,给集卡司机、龙门吊以及桥吊。”梅东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营运操作部控制主管吴静说,这里主要负责船舶调度、生产调度、设备调配等,借助“n-TOS+iECS双芯大脑”加持,梅山港区设备资源分配变得更加高效。
数据显示,一套数智化的“组合拳”下,梅山港区自动化率已超过70%,船舶的作业效率提升了15%,港区集卡作业区效率提升了8%。

梅山港区。(企业供图)
效率的提升,让梅山港区去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119万标准箱。24小时的数据峰值,更是达到了4.52万个集装箱,摞起来的高度相当于13个珠穆朗玛峰。
“不断加快的数智化转型,让我们身处于最好的时代。”已在宁波舟山港工作14年的吴起飞,不仅见证了2011年吞吐量达1000万标准箱,以及2015年2000万标准箱的历史时刻,更是在2021年亲手在远控操作室内,完成了宁波舟山港当年第3000万标准箱的起吊工作。
他相信在数智化转型的引领下,宁波舟山港将加快从“大港”向“强港”迈进,为全球智慧港口建设树立新标杆。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