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税务部门工作人员走访企业。本文均由通讯员供图
甬派客户端记者 林昱辰 通讯员 陈菡萏 徐懿钕
在宁波高新区建筑装修大件垃圾处置中心内,宁波供销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分拣车间响起机器轰鸣声——堆积如山的建筑装修废料被装载机投入生产线,经回收处理后,蜕变成可再利用的砖块与骨料。同时,该过程产生的碳减排量还能带来碳交易收益,实现“变废为宝”……
“去年5月份到现在,我们销售废旧物资实现销售额超340万元,同比增长超58%。”财务负责人何俊涛展示了企业的亮眼成绩。
这一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一项创新政策的支持:自2024年4月29日起,我国开始实施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票”政策。
所谓“反向开票”,就是让买家和卖家互换开发票的角色,在某些特定行业或交易中,允许购买方(企业)反过来给销售方(自然人)开具发票,改变了传统交易中由销售方开票的模式。
这一看似简单的开票流程变革,解决的却是资源回收行业积弊已久的难题——在“反向开票”政策实施之前,再生资源回收行业长期面临着“无票之痛”。
“过去收购废纸、废塑料等废旧物资时,90%的交易缺乏发票,每次回收后都需要打电话联系对方开具发票,费时费力,导致成本抵扣困难。”何俊涛回忆道。
随着“反向开票”政策落地,宁波供销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在税务部门的辅导下,顺利取得了“反向开票”资格。如今,企业可以作为购买方向自然人销售者开具收购发票,符合条件的专票可以作为进项抵扣凭证。
“这一政策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们的开票难题。不仅解决了企业所得税扣税凭证不足的问题,还使得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更加规范。”何俊涛说。
现在,宁波供销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专门的发票管理台账,确保每一笔回收交易都有详细记录和对应的发票,从源头规范业务流程,使整个交易链条更加清晰、透明。
“反向开票政策,让我们行业更加规范,就像添了一本‘阳光账本’。”何俊涛形象地比喻道。
不过,要让这本惠及企业的“阳光账本”在回收链条上顺畅流转、发挥实效,还需要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产业链最前端自然人出售者的理解与配合。

“政策推行初期,我们发现前往回收企业销售废品的自然人,对开票环节普遍存在顾虑,例如担心手续繁琐、顾虑个人信息安全、甚至认为没有必要。因此,观望或不配合的情况较为普遍。”国家税务总局宁波市税务局货物和劳务税处副处长金旭东介绍,“随着我们持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深入解读政策意义,特别是不断优化简化申报流程后,情况得到了显著改善。”
“我们通过系统归类纳税人标签,精准锁定宁波大市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定向推送政策解读和操作指引,同时对大型资源回收企业和中小型资源回收门店进行点对点上门辅导。”金旭东以宁波供销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说明成效:“仅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就已累计开具收购发票近270份,金额超500万元。更重要的是,通过走访调研,我们了解到企业普遍反馈积极:成本发票能够正常入账,企业核算工作更加清晰规范,经营风险也明显降低。”
为了“阳光账本”规范高效运行、提升服务精准度,宁波市税务部门构建了立体化答疑保障体系:以12366纳税服务热线和征纳互动平台为核心支撑,建立市县两级快速响应机制,确保纳税人关于反向开票的咨询实现即问即答;对涉及政策完善和系统优化的诉求,则通过规范渠道及时逐级反馈处理,持续提升反向开票政策的操作便利性和纳税人满意度。
截至7月10日,宁波市今年已有108户企业开展反向开票业务,累计开具发票总量突破1.67万份,涉及金额近9.49亿元。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