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支教3年 宁波13位援凉校长载誉归来
2025-07-12 11:00: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视频拍摄:张培坚 视频剪辑:林涵茜

甬派客户端记者 马亭亭/文 张培坚/摄

7月11日下午,宁波栎社国际机场里,刚刚落地的援凉校长们与家人热情相拥,与同事们打招呼、握手,他们有着说不完的话。

2022年8月,宁波13位高中(职高)校长响应国家号召,跨越2000公里山海,开启甬凉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行动。

如今,首轮三年帮扶周期正式收官。他们用满腔的教育热忱,搭建起宁波与凉山的教育共富之路。

同事、亲友都来接机

现场温情满满

这次的“接机团”阵容庞大。宁波市委组织部、宁波市教育局、各区(县、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和学校负责人到机场迎接,不少教师家属也早早地在机场等候,大家手捧鲜花,让援凉校长们一下飞机就感受到回家的温暖。

“辛苦了,欢迎回家。”宁波市教育局党委委员李丽前来接机,面对13位校长,她表示:“这3年来,你们带领宁波教师团队,把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带到凉山,助力凉山教育结出硕果,我们为你们感到骄傲。”

接机现场,房鹏(左)接过鲜花。记者 张培坚 摄

宁波四中校长、凉山州喜德县中学校长房鹏,是一位深耕宁波教育20多年的教育人,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2022年他赴凉山支教时,大女儿即将升入高三,小女儿也才2岁多,而他却选择成为“教育援凉”的先行军,肩负起宁波驻凉山教育帮扶队队长、州教研室主任等多重使命。

如今3年过去,大女儿已经上大学,小女儿也5岁了。

“我常跟小女儿说‘爸爸既是我们的家人,也是国家的人,爸爸在做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房鹏的夫人王华蓉说,一家人是非常支持他工作的,也非常感谢组织对他的信任、关心和帮助。

小朋友手绘欢迎牌等待爸爸。记者 张培坚 摄

宁波市惠贞书院新三年级的孙芸小朋友早早在接机口准备,拿着自己精心绘制的欢迎牌等待着,她的爸爸是此次援凉校长之一——宁波市惠贞书院副校长、凉山州越西县中学校长孙双祥。

“爸爸,你终于回来了!”一见到爸爸,小姑娘立刻迎上前去拥抱,现场温情满满。

“虽然已经回到宁波,但心还记挂着凉山的人和事,因为下一轮宁波援凉同仁们还没正式到位,许多工作存在延续性,比如暑假校园安全问题、师资培训、师资调配等。”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副校长、凉山州越西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金立峰说,哪怕回宁波了,他仍然是宁波支援凉山教育的一份子,还是会继续发挥自己的能量。三年凉山人,一生凉山情。

接机现场。记者 张培坚 摄

跨越山海擘画教育新篇

助力凉山教育结硕果

2022年甬凉“组团式”教育帮扶以来,宁波市34所高中学校与凉山州1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13所高中(10所普高、3所职高)建立结对帮扶关系,累计选派87名教育人才开展帮扶。

三年来,“组团式”帮扶团队扎根凉山、不辞辛劳,助力10县13所高中(职高)在课程建设、学校治理、师资培养、学生发展等领域结出丰硕果实。

13位援凉校长和前来接机的同仁合影。记者 张培坚 摄

“课程援凉”构建教育质量提升新体系。创新实施“1+5”课程体系,成立联合教研室,开展同课异构活动60余场,推送精品课200余节。打造“甬凉‘10+3’教育联盟”共同体,通过资源共享共研共测,组织联考、论坛近百场,受扶学校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技术援凉”激活教师队伍发展新动能。建立“云端教研+精准帮扶”创新教培机制,13校与浙川80所优质学校结对,开展示教活动244场、“云端送教”700余堂,惠及师生1.15万人次。推行“名师+带头人+教学骨干”立体培养模式,结成“师带徒”503对,创建名师工作室59个,培养带头人179人,当地教师能力素质明显提升。

宁波教师送教到结对帮扶学校凉山州喜德县中学,正在上天文观测课。受访者供图

“五育并举”拓展学生成长提升新空间。建设红色文化广场等德育阵地,举办科技文体节;设立首批10个科学名师工作室,帮扶教师开发“调频共振杆实验课”成为科学教育范本;组建足球、美术等社团,艺体本科上线人数较2022年增加了450人;共建“甬凉实训基地”,787名学生赴甬实践学习,设计彝绣文创产品销往全国,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升。

“补短强弱”强化学校管理优化新举措。争取各级资金2.9亿元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人才交流、奖教助学,州县组织部长、分管县领导累计蹲点调研332次,支持帮扶团队融合先进经验与当地实际进行办学模式、教研改革,落实“废改立”制度115项,推动受扶学校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在帮扶团队辛勤努力下,第一轮甬凉教育“组团式”帮扶结束,2025年10所普通高中学校、3所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显著提升。“组团式”帮扶团队获评省“最美教师团队”,“忻元华”银龄支教团队获评“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支教3年 宁波13位援凉校长载誉归来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5-07-12 11:00:00

视频拍摄:张培坚 视频剪辑:林涵茜

甬派客户端记者 马亭亭/文 张培坚/摄

7月11日下午,宁波栎社国际机场里,刚刚落地的援凉校长们与家人热情相拥,与同事们打招呼、握手,他们有着说不完的话。

2022年8月,宁波13位高中(职高)校长响应国家号召,跨越2000公里山海,开启甬凉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行动。

如今,首轮三年帮扶周期正式收官。他们用满腔的教育热忱,搭建起宁波与凉山的教育共富之路。

同事、亲友都来接机

现场温情满满

这次的“接机团”阵容庞大。宁波市委组织部、宁波市教育局、各区(县、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和学校负责人到机场迎接,不少教师家属也早早地在机场等候,大家手捧鲜花,让援凉校长们一下飞机就感受到回家的温暖。

“辛苦了,欢迎回家。”宁波市教育局党委委员李丽前来接机,面对13位校长,她表示:“这3年来,你们带领宁波教师团队,把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带到凉山,助力凉山教育结出硕果,我们为你们感到骄傲。”

接机现场,房鹏(左)接过鲜花。记者 张培坚 摄

宁波四中校长、凉山州喜德县中学校长房鹏,是一位深耕宁波教育20多年的教育人,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2022年他赴凉山支教时,大女儿即将升入高三,小女儿也才2岁多,而他却选择成为“教育援凉”的先行军,肩负起宁波驻凉山教育帮扶队队长、州教研室主任等多重使命。

如今3年过去,大女儿已经上大学,小女儿也5岁了。

“我常跟小女儿说‘爸爸既是我们的家人,也是国家的人,爸爸在做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房鹏的夫人王华蓉说,一家人是非常支持他工作的,也非常感谢组织对他的信任、关心和帮助。

小朋友手绘欢迎牌等待爸爸。记者 张培坚 摄

宁波市惠贞书院新三年级的孙芸小朋友早早在接机口准备,拿着自己精心绘制的欢迎牌等待着,她的爸爸是此次援凉校长之一——宁波市惠贞书院副校长、凉山州越西县中学校长孙双祥。

“爸爸,你终于回来了!”一见到爸爸,小姑娘立刻迎上前去拥抱,现场温情满满。

“虽然已经回到宁波,但心还记挂着凉山的人和事,因为下一轮宁波援凉同仁们还没正式到位,许多工作存在延续性,比如暑假校园安全问题、师资培训、师资调配等。”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副校长、凉山州越西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金立峰说,哪怕回宁波了,他仍然是宁波支援凉山教育的一份子,还是会继续发挥自己的能量。三年凉山人,一生凉山情。

接机现场。记者 张培坚 摄

跨越山海擘画教育新篇

助力凉山教育结硕果

2022年甬凉“组团式”教育帮扶以来,宁波市34所高中学校与凉山州1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13所高中(10所普高、3所职高)建立结对帮扶关系,累计选派87名教育人才开展帮扶。

三年来,“组团式”帮扶团队扎根凉山、不辞辛劳,助力10县13所高中(职高)在课程建设、学校治理、师资培养、学生发展等领域结出丰硕果实。

13位援凉校长和前来接机的同仁合影。记者 张培坚 摄

“课程援凉”构建教育质量提升新体系。创新实施“1+5”课程体系,成立联合教研室,开展同课异构活动60余场,推送精品课200余节。打造“甬凉‘10+3’教育联盟”共同体,通过资源共享共研共测,组织联考、论坛近百场,受扶学校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技术援凉”激活教师队伍发展新动能。建立“云端教研+精准帮扶”创新教培机制,13校与浙川80所优质学校结对,开展示教活动244场、“云端送教”700余堂,惠及师生1.15万人次。推行“名师+带头人+教学骨干”立体培养模式,结成“师带徒”503对,创建名师工作室59个,培养带头人179人,当地教师能力素质明显提升。

宁波教师送教到结对帮扶学校凉山州喜德县中学,正在上天文观测课。受访者供图

“五育并举”拓展学生成长提升新空间。建设红色文化广场等德育阵地,举办科技文体节;设立首批10个科学名师工作室,帮扶教师开发“调频共振杆实验课”成为科学教育范本;组建足球、美术等社团,艺体本科上线人数较2022年增加了450人;共建“甬凉实训基地”,787名学生赴甬实践学习,设计彝绣文创产品销往全国,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升。

“补短强弱”强化学校管理优化新举措。争取各级资金2.9亿元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人才交流、奖教助学,州县组织部长、分管县领导累计蹲点调研332次,支持帮扶团队融合先进经验与当地实际进行办学模式、教研改革,落实“废改立”制度115项,推动受扶学校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在帮扶团队辛勤努力下,第一轮甬凉教育“组团式”帮扶结束,2025年10所普通高中学校、3所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显著提升。“组团式”帮扶团队获评省“最美教师团队”,“忻元华”银龄支教团队获评“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

编辑: 杜寅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