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良君自编自唱的作品。
甬派客户端记者 廖惠兰
有作曲家来电探讨创作细节、有民间高手提交作品小样……宁波日报报网端《重回桃花盛开的地方》全球征曲活动持续升温,吸引了海内外作曲家、民间音乐人踊跃参与。
在这股热潮中,奉化本土音乐人单良君的投稿,尤为动人——
年近七旬的他,自己编曲,还自弹(电子琴)自唱录制了一个视频。
单良君谱的旋律,既带着北方的辽阔,又含着江南的婉约,乡音与乡情交融。
南北音韵融乡情,马灯调里觅乡愁

单良君谱的曲。
“前几天,在宁波日报上看到为宁波籍词作家邬大为新作的《重回桃花盛开的地方》征集曲谱时,顿时心潮澎湃。”单良君说,读完歌词后就开始构思创作。
作为音乐教师、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原奉化区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单良君创作的这首作品,有着他四十余年的音乐积淀,也藏着他许多的小巧思。
他介绍,作品既采用东北“乌苏里船歌”的宫调音乐素材,也融入了奉化民歌“绣平袋”的徵调音乐。
最特别的是,从第9小节到第12小节,他还嵌入了宁波马灯调的角调式音乐素材乐句。

单良君。
这种“三调叠用”的手法,既呼应了经典原作《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大气风格,又以“马灯调”的俏皮灵动,勾起宁波人的乡愁记忆。
“这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要让三种音乐元素像桃树的根、枝、花一样自然生长。”单良君说,为了达到这个效果,他反复推敲转调处的处理。
最终,他选择在起承转合的转乐句部分,通过一个巧妙的句末“mi音”实现调性转换,让马灯调的俏皮灵动自然流淌。
技术处理上,单良君刻意将音域控制在11度内,每乐句2小节,节奏简洁明快。“好歌要像桃花一样,人人都能欣赏,适合大众传唱。”
最动人的是结尾处理——与经典原作《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相同的徵音收尾,让两首歌形成“问答呼应”的艺术效果。“就像离家的孩子,转了一圈又回到原点。”
20余首原创,“奉化蒋大为”的桃花缘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是我唱了30多年的保留曲目,因为这首歌写的就是我的家乡奉化啊!”接受记者采访时,单良君动情地说。
这位被当地人称为“奉化蒋大为”的音乐老教师,一开口就带着特有的“民美”(民族美声)腔调。
“大家抬爱了,由于我的音色神似蒋大为,大家就这样称呼我,实在不敢当。”单良君表示。

单良君作词曲的其他作品。
单良君于1980年从余姚师范音乐教育专业毕业,并于1993年从杭州师范大学音乐系毕业后回到奉化师范学校任教,深耕音乐教育40余年。专业的美声训练与对民歌的热爱,让他形成了独特的“民美唱法”,与蒋大为的唱法相似。
单良君说,自己与这首经典歌曲有着特殊缘分:“我是土生土长的奉化人,我的家乡是百里桃乡,有万亩桃园。这首歌唱出了家乡的美!”

单良君为家乡奉化作的其他作品。
“我这一生就做了两件事:教书和写歌。”单良君说。
《最美的桃花,开在咱奉化》《请到奉化桃乡来》《武岭头上的思念》……单良君向记者展示了一沓泛黄的手稿,那是他四十年来为家乡创作的20多首主题歌曲。

单良君歌曲集。
“这些歌就像我的孩子,虽然没大红大紫,但记录了我对家乡的爱。”单良君说。
人物名片
单良君,奉化人,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本科毕业,是奉化师范音乐学校的一名音乐教师,“学苑园丁的歌”歌刊记者,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宁波市作曲家协会会员,原奉化区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原宁波市钢琴协会常务理事,原奉化区钢琴艺委会会长。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