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心愿·桃花盛开的地方 | 宁波音乐人吕明这样谱"桃花曲"
2025-07-16 20:22: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专题】心愿·桃花盛开的地方

吕明的作品。

  甬派客户端记者 廖惠兰

  自《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续篇《重回桃花盛开的地方》启动全球征曲以来,一封接一封的投稿接踵而至……

  “为《重回桃花盛开的地方》谱曲,不仅是致敬自己的青春,更是为邬老圆梦。”宁波音乐人、象山县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吕明在投稿中写道,《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唱的是自己的家乡,贯穿着自己的青春,更是一首烙印在记忆中的旋律。

  一场酣畅淋漓的创作

  “前奏响起时,要让观众一听,就想起那片桃花。”谈起《重回桃花盛开的地方》续篇谱曲的创作思路,吕明说,前奏部分用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中脍炙人口的旋律,能够迅速唤醒观众的音乐记忆。

吕明谱的曲。

  在吕明谱写的《重回桃花盛开的地方》中,他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中的经典旋律,在前奏与副歌部分,以巧妙的方式融入,两小节旋律,如同跨越四十年的音乐密码,将两代“桃花”紧密联结。

  吕明坦言,这次创作的最大挑战在于“既要延续邬大为笔下那份赤子之情,又需赋予新时代的审美表达”。

  他选择用“民族唱法”作为创作基调,延续原曲抒情、优美的风格。

  整首作品采用四四拍节奏,以F调铺陈,速度控制在每分钟72拍,营造出“娓娓道来”的叙事感。

吕明。

  “‘桃树招手呼唤当兵的亲人’‘桃花含笑迎接探家的儿郎’这两句歌词特别打动我,它们承载着军民鱼水情和游子乡愁的双重重量。”在谱曲时,吕明通过音阶的起伏,模拟情感的张力,刻意强化了“边疆雪花”与“故乡芬芳”的意境对比。

  作为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吕明对音乐结构有着严谨把控。上海音乐学院的进修经历让他熟稔民族音乐理论,而四十余年群众文化工作的积淀,则赋予作品“接地气”的感染力。

  “可以说,这次是一次酣畅淋漓的创作。”吕明透露,创作仅用了一个夜晚:“可能是因为《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承载着几代人共同的情感回忆,而且邬老新作的歌词也写得很好,歌词表达的意境很美。”

  一个宁波文艺舞台上的“老顽童”

  “我们这代人谁不会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谈起与这首歌的渊源,吕明笑着回忆起镇海炼化的青葱岁月。

  上世纪80年代,《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首歌火遍全国。作为宁波市工人文化宫文艺骨干的他,常常在职工汇演中合唱此曲。

  “那个时候条件相对来说比较简陋,但大伙扯着嗓子唱,大合唱的时候大家眼里都有光。”吕明说,“这种感染力,现在想来还是很振奋。”

吕明指挥合唱。

  吕明的艺术人生,恰似一朵“桃花”般绽放。非科班出身的他凭借热爱闯入音乐殿堂,从一名镇海中学毕业的“文艺”学霸,到进入镇海炼化工作被单位保送上海音乐学院深造,再到代表作《我在老街等你》《石浦老街》《女孩真可爱》《生命的担当》等作品拿下国家级、省市级奖项40余个。

  吕明个人也获得了宁波市“五个一工程”奖、浙江省首批民间文艺人才、浙江省“千名群众文艺骨干”等荣誉称号。

吕明作品登上《歌曲》杂志。

  从企业文艺汇演的台前幕后,到2014年举办个人作品演唱会,再到如今仍然活跃在宁波文艺舞台上,吕明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

  作为宁波文艺骨干,吕明多年来致力于挖掘本土音乐元素。

  他创作的《石浦老街》《我在老街等你》《捕鱼归》等作品,延续的正是《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那种“用音乐传递乡音乡愁”的风格。

  “一首好歌就像桃树那般,年复一年开出新的桃花。这次征曲活动,期待更多年轻人加入音乐创作。”在他看来,经典之所以经典,正因其能不断融合时代特色。

  新闻多一点

  吕明,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社会舞蹈研究会会员、浙江省演出家协会会员。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心愿·桃花盛开的地方 | 宁波音乐人吕明这样谱"桃花曲"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5-07-16 20:22:00

吕明的作品。

  甬派客户端记者 廖惠兰

  自《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续篇《重回桃花盛开的地方》启动全球征曲以来,一封接一封的投稿接踵而至……

  “为《重回桃花盛开的地方》谱曲,不仅是致敬自己的青春,更是为邬老圆梦。”宁波音乐人、象山县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吕明在投稿中写道,《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唱的是自己的家乡,贯穿着自己的青春,更是一首烙印在记忆中的旋律。

  一场酣畅淋漓的创作

  “前奏响起时,要让观众一听,就想起那片桃花。”谈起《重回桃花盛开的地方》续篇谱曲的创作思路,吕明说,前奏部分用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中脍炙人口的旋律,能够迅速唤醒观众的音乐记忆。

吕明谱的曲。

  在吕明谱写的《重回桃花盛开的地方》中,他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中的经典旋律,在前奏与副歌部分,以巧妙的方式融入,两小节旋律,如同跨越四十年的音乐密码,将两代“桃花”紧密联结。

  吕明坦言,这次创作的最大挑战在于“既要延续邬大为笔下那份赤子之情,又需赋予新时代的审美表达”。

  他选择用“民族唱法”作为创作基调,延续原曲抒情、优美的风格。

  整首作品采用四四拍节奏,以F调铺陈,速度控制在每分钟72拍,营造出“娓娓道来”的叙事感。

吕明。

  “‘桃树招手呼唤当兵的亲人’‘桃花含笑迎接探家的儿郎’这两句歌词特别打动我,它们承载着军民鱼水情和游子乡愁的双重重量。”在谱曲时,吕明通过音阶的起伏,模拟情感的张力,刻意强化了“边疆雪花”与“故乡芬芳”的意境对比。

  作为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吕明对音乐结构有着严谨把控。上海音乐学院的进修经历让他熟稔民族音乐理论,而四十余年群众文化工作的积淀,则赋予作品“接地气”的感染力。

  “可以说,这次是一次酣畅淋漓的创作。”吕明透露,创作仅用了一个夜晚:“可能是因为《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承载着几代人共同的情感回忆,而且邬老新作的歌词也写得很好,歌词表达的意境很美。”

  一个宁波文艺舞台上的“老顽童”

  “我们这代人谁不会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谈起与这首歌的渊源,吕明笑着回忆起镇海炼化的青葱岁月。

  上世纪80年代,《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首歌火遍全国。作为宁波市工人文化宫文艺骨干的他,常常在职工汇演中合唱此曲。

  “那个时候条件相对来说比较简陋,但大伙扯着嗓子唱,大合唱的时候大家眼里都有光。”吕明说,“这种感染力,现在想来还是很振奋。”

吕明指挥合唱。

  吕明的艺术人生,恰似一朵“桃花”般绽放。非科班出身的他凭借热爱闯入音乐殿堂,从一名镇海中学毕业的“文艺”学霸,到进入镇海炼化工作被单位保送上海音乐学院深造,再到代表作《我在老街等你》《石浦老街》《女孩真可爱》《生命的担当》等作品拿下国家级、省市级奖项40余个。

  吕明个人也获得了宁波市“五个一工程”奖、浙江省首批民间文艺人才、浙江省“千名群众文艺骨干”等荣誉称号。

吕明作品登上《歌曲》杂志。

  从企业文艺汇演的台前幕后,到2014年举办个人作品演唱会,再到如今仍然活跃在宁波文艺舞台上,吕明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

  作为宁波文艺骨干,吕明多年来致力于挖掘本土音乐元素。

  他创作的《石浦老街》《我在老街等你》《捕鱼归》等作品,延续的正是《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那种“用音乐传递乡音乡愁”的风格。

  “一首好歌就像桃树那般,年复一年开出新的桃花。这次征曲活动,期待更多年轻人加入音乐创作。”在他看来,经典之所以经典,正因其能不断融合时代特色。

  新闻多一点

  吕明,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社会舞蹈研究会会员、浙江省演出家协会会员。

编辑: 陈捷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