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宁波热管理领域“黑马”再融资2.5亿元
2025-07-17 06:56: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威晟科技展厅。

  宁波是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的“百冠之城”。而作为宁波第一大产业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其中的“单项冠军”和“小巨人”更是层出不穷。

  最近,随着新一轮2.5亿元融资的完成,这个赛道又一大“黑马”跑入大众的视线——威晟汽车科技(宁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晟科技)凭借其深厚的热管理技术,不仅赢得了一众投资机构的青睐,更通过产业资本与东风、上汽、丰田等头部车企深度捆绑。

  1

  双资本驱动

  威晟科技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集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系统技术解决方案研发、设计及生产制造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热管理系统产品适配纯电、混动等多动力路线,覆盖乘用车、商用车及特种车辆场景,并供应于比亚迪、吉利、上汽等国内新能源头部车企。

  威晟科技本轮融资,由东风交银汽车基金、东风资管、国寿资本领投,总融资规模约2.5亿元。而在此之前,上汽恒旭资本、丰田通商等来自车企的产业资本早已抢筹。此外,更有深创投、英飞尼迪集团等头部机构押注。

  “公司采用‘产业+资本’双轮驱动模式,而资本又分为‘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的创新合作模式。”威晟科技副总裁纪炎介绍,该模式可使公司深度绑定产业龙头,获得技术验证、订单保障、资金支持等全方位优势,为后续登陆资本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例如,东风资管作为东风集团产业投资机构,已与威晟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协同双方技术融合创新;丰田通商主要为丰田集团在华全资子公司,负责集团在中国的贸易、投资及产业合作,其将利用产业链资源加速威晟科技在日系及东南亚市场的深度布局;深创投等本土领先的创投机构利用其投资规模形成的上下游网络协同,共同赋能威晟科技在生态链上的多维联动……

  据企查查显示,英飞尼迪集团成立于1993年,机构主体为英菲尼迪(珠海)创投公司。该公司基金管理规模超20亿美元,主要投向新能源、集成电路、大健康及生命科学等领域。目前,该公司已拥有250次投资和75个项目的成功退出经验,如永胜医疗(01612.HK)、凯莱英(002821.SZ)、华体科技(603679.SH)等。

  2

  掌握核心技术

  一家创立十年的企业,何以斩获一众头部机构的青睐?这还得从其硬核的创业团队说起。

  威晟科技创始人戴宏鸣,毕业于浙江大学动力工程专业,曾任博格华纳热能系统亚太区技术负责人。他在车辆热管理系统领域深耕数十年,已获40多项国家专利。其研发的“商用电子硅油离合器”,填补了该领域的国内技术空白,并应用于东风、一汽、中国重汽等国内主流整车厂,同时出口至韩国现代、日本UD卡车、欧洲Volvo等国际厂商。

  “公司创始团队拥有深厚的技术背景,始终将研发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2022年至2024年,公司保持每年营收约8%的研发投入,推动产值从2023年的5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7亿元。”威晟科技创始人核心团队成员纪炎在采访时称,成立之初,该公司就锚定新能源汽车“赛道”,经过近5年的技术沉淀,2021年迎来快速成长。

  汽车热管理系统涉及电机电控、电池、电热反哺等系统,直接关系到汽车零部件的工作性能以及整车的运行安全和能耗,是汽车工程中的重要领域。威晟科技正是凭借在车辆热管理领域的核心技术,赢得一众车企、投资机构的芳心。目前,其拳头产品UM系列400瓦智能电子水泵市占率约40%,稳居全国第一,在水力效率、电机效率、NVH及轻量化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订单纷至沓来——去年10月,威晟科技电子水泵交付量突破50万套;同年12月,该公司产能突破60万套。预计今年产值将突破10亿元。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新能源车交付1075.13万辆,为热管理市场提供了巨大的红利空间。其中,电子水泵市场总量达1853.33万个,同比增长27.87%。

  面对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这一蓝海市场,纪炎认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节节攀高的同时,商用车市场相较乘用车市场存在一定滞后性,仍大有可为。

威晟科技生产线一隅。

  3

  切入新兴赛道

  本轮融资,威晟科技将投向生产基地建设,以及飞行汽车、仿真人形机器人、液冷数据中心等新兴领域的技术研发。

  目前,威晟科技在飞行汽车领域已斩获小鹏汇天飞行汽车小批量订单,将于今年8月小批量交付;在仿真机器人领域,该公司将在近期向某头部机器人公司小批量供货。

  纪炎透露,2023年,威晟科技才决定涉足上述新兴赛道。不到两年,威晟科技就在新领域小有收获,有何秘笈?

  “多年来,我们始终主动满足客户‘既要又要还要’。”纪炎告诉记者,威晟科技将轻量化、智能化、绿色化新品无偿供应客户试用,实现双向赋能。

  目前,新势力造车从立项到量产一般耗时18个月。而威晟科技全新产品从设计到量产仅需8-10个月,若涉及成熟产品改动,则能缩短至4-6个月。

  尽管可切入的新兴领域不少,但威晟科技并非“眉毛胡子一把抓”。纪炎说,除了在飞行汽车领域有着核心技术可延伸优势外,公司通过流体动力技术打造了仿真人形机器人的“心脏”,使其更具有人类特征;在AI算力需求越来越高的今天,传统风冷技术已不能满足需求,液冷技术将为数据中心提供稳定可靠的解决方案……

  记者张恒

  免责声明:文中提供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宁波热管理领域“黑马”再融资2.5亿元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2025-07-17 06:56:00

威晟科技展厅。

  宁波是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的“百冠之城”。而作为宁波第一大产业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其中的“单项冠军”和“小巨人”更是层出不穷。

  最近,随着新一轮2.5亿元融资的完成,这个赛道又一大“黑马”跑入大众的视线——威晟汽车科技(宁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晟科技)凭借其深厚的热管理技术,不仅赢得了一众投资机构的青睐,更通过产业资本与东风、上汽、丰田等头部车企深度捆绑。

  1

  双资本驱动

  威晟科技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集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系统技术解决方案研发、设计及生产制造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热管理系统产品适配纯电、混动等多动力路线,覆盖乘用车、商用车及特种车辆场景,并供应于比亚迪、吉利、上汽等国内新能源头部车企。

  威晟科技本轮融资,由东风交银汽车基金、东风资管、国寿资本领投,总融资规模约2.5亿元。而在此之前,上汽恒旭资本、丰田通商等来自车企的产业资本早已抢筹。此外,更有深创投、英飞尼迪集团等头部机构押注。

  “公司采用‘产业+资本’双轮驱动模式,而资本又分为‘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的创新合作模式。”威晟科技副总裁纪炎介绍,该模式可使公司深度绑定产业龙头,获得技术验证、订单保障、资金支持等全方位优势,为后续登陆资本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例如,东风资管作为东风集团产业投资机构,已与威晟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协同双方技术融合创新;丰田通商主要为丰田集团在华全资子公司,负责集团在中国的贸易、投资及产业合作,其将利用产业链资源加速威晟科技在日系及东南亚市场的深度布局;深创投等本土领先的创投机构利用其投资规模形成的上下游网络协同,共同赋能威晟科技在生态链上的多维联动……

  据企查查显示,英飞尼迪集团成立于1993年,机构主体为英菲尼迪(珠海)创投公司。该公司基金管理规模超20亿美元,主要投向新能源、集成电路、大健康及生命科学等领域。目前,该公司已拥有250次投资和75个项目的成功退出经验,如永胜医疗(01612.HK)、凯莱英(002821.SZ)、华体科技(603679.SH)等。

  2

  掌握核心技术

  一家创立十年的企业,何以斩获一众头部机构的青睐?这还得从其硬核的创业团队说起。

  威晟科技创始人戴宏鸣,毕业于浙江大学动力工程专业,曾任博格华纳热能系统亚太区技术负责人。他在车辆热管理系统领域深耕数十年,已获40多项国家专利。其研发的“商用电子硅油离合器”,填补了该领域的国内技术空白,并应用于东风、一汽、中国重汽等国内主流整车厂,同时出口至韩国现代、日本UD卡车、欧洲Volvo等国际厂商。

  “公司创始团队拥有深厚的技术背景,始终将研发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2022年至2024年,公司保持每年营收约8%的研发投入,推动产值从2023年的5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7亿元。”威晟科技创始人核心团队成员纪炎在采访时称,成立之初,该公司就锚定新能源汽车“赛道”,经过近5年的技术沉淀,2021年迎来快速成长。

  汽车热管理系统涉及电机电控、电池、电热反哺等系统,直接关系到汽车零部件的工作性能以及整车的运行安全和能耗,是汽车工程中的重要领域。威晟科技正是凭借在车辆热管理领域的核心技术,赢得一众车企、投资机构的芳心。目前,其拳头产品UM系列400瓦智能电子水泵市占率约40%,稳居全国第一,在水力效率、电机效率、NVH及轻量化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订单纷至沓来——去年10月,威晟科技电子水泵交付量突破50万套;同年12月,该公司产能突破60万套。预计今年产值将突破10亿元。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新能源车交付1075.13万辆,为热管理市场提供了巨大的红利空间。其中,电子水泵市场总量达1853.33万个,同比增长27.87%。

  面对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这一蓝海市场,纪炎认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节节攀高的同时,商用车市场相较乘用车市场存在一定滞后性,仍大有可为。

威晟科技生产线一隅。

  3

  切入新兴赛道

  本轮融资,威晟科技将投向生产基地建设,以及飞行汽车、仿真人形机器人、液冷数据中心等新兴领域的技术研发。

  目前,威晟科技在飞行汽车领域已斩获小鹏汇天飞行汽车小批量订单,将于今年8月小批量交付;在仿真机器人领域,该公司将在近期向某头部机器人公司小批量供货。

  纪炎透露,2023年,威晟科技才决定涉足上述新兴赛道。不到两年,威晟科技就在新领域小有收获,有何秘笈?

  “多年来,我们始终主动满足客户‘既要又要还要’。”纪炎告诉记者,威晟科技将轻量化、智能化、绿色化新品无偿供应客户试用,实现双向赋能。

  目前,新势力造车从立项到量产一般耗时18个月。而威晟科技全新产品从设计到量产仅需8-10个月,若涉及成熟产品改动,则能缩短至4-6个月。

  尽管可切入的新兴领域不少,但威晟科技并非“眉毛胡子一把抓”。纪炎说,除了在飞行汽车领域有着核心技术可延伸优势外,公司通过流体动力技术打造了仿真人形机器人的“心脏”,使其更具有人类特征;在AI算力需求越来越高的今天,传统风冷技术已不能满足需求,液冷技术将为数据中心提供稳定可靠的解决方案……

  记者张恒

  免责声明:文中提供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编辑: 杨丹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