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近两个月16例野蘑菇中毒 医生提醒:路边野蘑菇千万别乱吃
2025-07-29 07:04:10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看着正在北仑区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北仑分院)ICU接受治疗、病情还不稳定的华先生(化名),占凌峰医生不由无奈地摇了摇头:“又是一个乱吃路边野蘑菇导致中毒的。”

  夏季雨水充沛,公园、山林间的野生蘑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宁波各大医院急诊室里不断出现采食野蘑菇的中毒患者。记者从北仑区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北仑分院)采访了解到,近两个月时间,该院已连续收治16例野蘑菇中毒患者。

  几天前,患者小唐(化名)因胸闷气促伴全身酸痛来北仑区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北仑分院)就诊,医生检查发现小唐出现心肌损害、肝肾功能损害及横纹肌溶解,追问后得知小唐当天进食了野蘑菇。可当时小唐拒绝住院,没想到次日就因昏迷被紧急送至ICU。就在同一天,又有一例患者因食用路边采摘的野蘑菇被直接送至ICU抢救。

  从接诊的病例来看,宁波常见的野生毒蘑菇种类有白毒伞、大青褶伞、亚稀褶红菇等。

  记者在各大医院采访时了解到,每年夏天,野蘑菇中毒的病例都会发生好多起。不少市民因误信“颜色朴素即安全”或“过往食用无恙”的错误观念,不幸“中招”。

  从临床看,市民对毒蘑菇存在三大误解:一是认为色彩斑斓才有毒,但如白毒伞、大青褶伞这类致命毒菇,外表与普通口蘑无异,却暗藏杀机;二是认为虫蚁能食,人亦无妨,其实虫蚁与人类的生理构造大相径庭,代谢机制亦不相同,切勿以偏概全;三是觉得高温烹煮即解毒,多数蘑菇毒素耐高温,煮沸亦无法破坏其毒性。

  据介绍,毒蘑菇中毒潜伏期可长达6小时至24小时,一旦食用野蘑菇后出现这些预警信号,千万要当心:胃肠炎型,恶心呕吐、腹泻不止(似急性肠胃炎症状);神经精神型,幻觉频现、抽搐不止(神经毒素作祟);溶血型,先出现消化道症状,后皮肤泛黄、尿液呈血色(肝脏受损迹象);中毒性肝炎型,或突发昏迷,或经历恶心呕吐、内脏功能损害、烦躁不安后昏迷,是最凶险的一型,死亡率可达90%。

  一旦出现中毒症状,必须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可迅速饮用温盐水辅助催吐,减少毒素吸收;尽量保留所食蘑菇样本或拍摄清晰照片,以便医生快速识别毒素;争分夺秒送医,切勿等待症状显现,立即拨打120,争取黄金救治时间。

  医生还特别提醒大家要警惕“科技”陷阱,野蘑菇鉴定App并非万能,切勿盲目依赖。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 陈敏 通讯员虞燕尔杨梦圆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近两个月16例野蘑菇中毒 医生提醒:路边野蘑菇千万别乱吃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2025-07-29 07:04:10

  看着正在北仑区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北仑分院)ICU接受治疗、病情还不稳定的华先生(化名),占凌峰医生不由无奈地摇了摇头:“又是一个乱吃路边野蘑菇导致中毒的。”

  夏季雨水充沛,公园、山林间的野生蘑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宁波各大医院急诊室里不断出现采食野蘑菇的中毒患者。记者从北仑区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北仑分院)采访了解到,近两个月时间,该院已连续收治16例野蘑菇中毒患者。

  几天前,患者小唐(化名)因胸闷气促伴全身酸痛来北仑区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北仑分院)就诊,医生检查发现小唐出现心肌损害、肝肾功能损害及横纹肌溶解,追问后得知小唐当天进食了野蘑菇。可当时小唐拒绝住院,没想到次日就因昏迷被紧急送至ICU。就在同一天,又有一例患者因食用路边采摘的野蘑菇被直接送至ICU抢救。

  从接诊的病例来看,宁波常见的野生毒蘑菇种类有白毒伞、大青褶伞、亚稀褶红菇等。

  记者在各大医院采访时了解到,每年夏天,野蘑菇中毒的病例都会发生好多起。不少市民因误信“颜色朴素即安全”或“过往食用无恙”的错误观念,不幸“中招”。

  从临床看,市民对毒蘑菇存在三大误解:一是认为色彩斑斓才有毒,但如白毒伞、大青褶伞这类致命毒菇,外表与普通口蘑无异,却暗藏杀机;二是认为虫蚁能食,人亦无妨,其实虫蚁与人类的生理构造大相径庭,代谢机制亦不相同,切勿以偏概全;三是觉得高温烹煮即解毒,多数蘑菇毒素耐高温,煮沸亦无法破坏其毒性。

  据介绍,毒蘑菇中毒潜伏期可长达6小时至24小时,一旦食用野蘑菇后出现这些预警信号,千万要当心:胃肠炎型,恶心呕吐、腹泻不止(似急性肠胃炎症状);神经精神型,幻觉频现、抽搐不止(神经毒素作祟);溶血型,先出现消化道症状,后皮肤泛黄、尿液呈血色(肝脏受损迹象);中毒性肝炎型,或突发昏迷,或经历恶心呕吐、内脏功能损害、烦躁不安后昏迷,是最凶险的一型,死亡率可达90%。

  一旦出现中毒症状,必须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可迅速饮用温盐水辅助催吐,减少毒素吸收;尽量保留所食蘑菇样本或拍摄清晰照片,以便医生快速识别毒素;争分夺秒送医,切勿等待症状显现,立即拨打120,争取黄金救治时间。

  医生还特别提醒大家要警惕“科技”陷阱,野蘑菇鉴定App并非万能,切勿盲目依赖。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 陈敏 通讯员虞燕尔杨梦圆

编辑: 杨丹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