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第34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在西安落幕。竞赛吸引了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代表队的580名生物竞赛学子参赛。
大赛经过激烈的角逐,产生150枚金牌,其中有50人入选国家集训队,获得保送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资格,其中浙江有6位。此外,还产生了260枚银牌。

决赛颁奖现场 图源西安市铁一中学
浙江有6位入选国家集训队的学霸,分别来自浙江省萧山中学、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浙江省温州中学和宁波市镇海蛟川书院。

入围国家集训队的浙江选手中,有3名学生来自浙江省萧山中学。该校也是生物学竞赛的传统强校之一。
根据萧山中学官微刚刚发布的信息,2026届学生中有4人获得金牌(含3人进入集训队),分别是韩奕瑄(毕业于回澜初中)、于景哲(毕业于北干初中)、周毅晨(毕业于回澜初中)、楼时宇(毕业于通惠初中)。

图源学校官微
来自衢州第二中学的丁子涵同学是除杭宁温地区外唯一入选国家集训队的选手。他初中毕业于衢州风华学校,小学毕业于衢州新星小学。

丁子涵(中) 图源学校官微
这次150名获得金牌的学生中,19人来自浙江。杭州地区9人,宁波6人,温州3人,衢州1人,分别来自以下这些学校。

宁波镇海中学(含蛟川书院)入选省队的6名学子获5金1银。

图源学校官微
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杭州市临平中学)参赛的5名学子取得了3金2银:王一铭(初中毕业于临平三中)、崔璨(初中毕业于临平三中)、薛岳(初中毕业于临平三中)获得金牌,胡一杭(初中毕业于信达外国语学校)、寿以恒(初中毕业于树兰学校)获得银牌。

图源学校官微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是国内中学生生物学领域最高级别的赛事之一,旨在推动生物学科教学研究与实践,发掘和培养生物科学拔尖创新后备人才。
其竞赛内容和范围主要包括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的教学内容;为适应国际生物学奥赛本次竞赛增加了一些与大学生物学有关的内容,包括: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态学、遗传学、生物演化、生物技术及生物信息学等。
根据赛程,本次决赛在8月13日先进行理论考试,今年理论考试题型为正误判断题。全卷共80题,每题设置4个正误判断选项,共320个选项。每题满分2分,考卷共160分
理论成绩前240名进入实验考试环节,本届竞赛设置4门实验考试,内容分别为:动物生物学与生态学;植物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与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从网络上发布的实验考试相关消息来看,今年实验考试是按照宏观生物学、微观生物学实验设置综合性实验,学生分成两组上、下午循环进行。
除了国家集训队入围选手外,本次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金银牌获得者可以拿到清华北大强基计划破格入围的资格。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