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八路军新四军会师地成全国文明村 "领头雁"杨金艳:勇敢无畏绘新景
2025-08-17 22:45: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宁网编前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八十年了。黄土坡上的硝烟早已散去,竹海里的枪声化作山风,但那些镌刻在山河里的故事,依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宁波日报联合宁波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宁波团市委,推出“那些红村的年轻人——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共富密码’”系列报道。

  我们从浙东抗日根据地出发,开启一场特别的“青春寻访”,寻找那些回到革命老区的年轻人,如何让先辈们用鲜血守护的土地在他们手中变得更加丰饶,去看看抗战精神如何在新时代开出不一样的花。

  这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也是一场革命薪火的接力。让我们共同聆听这些来自革命老区的时代回响,探寻红色基因的永恒魅力,见证从战火纷飞到走向共同富裕的伟大跨越。

  甬派客户端见习记者 何 丫  

  “十年征战几人回,又见同侪并马归。江淮河汉今谁属?红旗十月满天飞。”

  陈毅元帅豪气干云的诗句,回响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白驹镇狮子口村的上空,再现了1940年10月10日八路军与新四军在此胜利会师的历史性画面。

  “白驹”过隙,这块揭开苏北抗日根据地“大幕”的土地,已成为全国文明村,80多年过去了,一支全新的队伍,正在续写“人民与幸福会师”的新故事。

  2024年8月,杨金艳担任狮子口村党总支书记,她与其他8名“战友”一起,担起狮子口村发展的重任。

  这支平均年龄只有34岁的年轻队伍深知,通往“人民与幸福”胜利会师的第一步,是获得村民的信任。

八路军新四军会师纪念碑。

  除了八路军新四军会师纪念碑,该村还原了明理堂、红色渡口等阵地,让八路军和新四军会师的历史瞬间,从史料记载中走进村民的日常生活,也成为狮子口村党总支传承红色基因、推进乡村振兴的指引。

  责任与担当,在网格中扎根。

杨金艳在工作。

  杨金艳和伙伴们将狮子口村精细划分为7个网格。一名村干部认领一个网格,挨家挨户跑,了解情况倾听需求。

  狮子口村贤士苑小区的居民有一件“堵心事”——因建设早、规模小,小区的下水道逢雨必堵,网格员在走访中发现了这个民生难题。

狮子口村党群服务中心的意见箱。

  “这个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不解决,谈何信任?”于是,杨金艳和网格员一头扎进贤士苑小区,和居民一起寻找堵点、分析原因、讨论办法。

  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后,杨金艳联动白驹镇相关部门现场办公,依法依规敲定工程方案。短短数月,轰鸣声中,小区下水道的淤堵问题被彻底解决。

杨金艳在开工作会。

  “乖乖,这帮小年轻,看样子是真干事、办实事,真有两把刷子。”村民对此交口称赞。

  今年以来,依托“红色网格”治理机制,杨金艳和伙伴们已成功排查化解15起矛盾纠纷,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纪念馆里还原的会师场景。

  民生堵点通了,信任基石牢了,“人民与幸福的会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此刻,杨金艳和伙伴们思考的是如何发展特色产业,带领村民走上共富道路。

  狮子口村是江苏省的玩具出口基地,具有一定的产业链优势。“将长板拉长”,这个年轻的团队决定借力省级“万企联万村”政策,对接企业资源,因地制宜在村里建立分布式玩具加工点。

狮子口村党群服务中心。

  “我们建立了‘党支部+企业+加工点+农户’模式,鼓励党员、村干部带头领办玩具加工点,并配套针对性的扶持政策,有效带动村民就业增收。”杨金艳告诉记者。

  村干部陈荣领办了一个玩具加工点,如今已稳定吸纳20多名村民灵活就业。

村民在玩具加工点工作。

  “响应党总支号召,让乡亲们在‘家门口’有钱赚。”陈荣说,“时间方便的就来加工点上班,要照顾老幼不方便出门的,我们就送料上门,等他们做好了再去回收成品。”

  村民王亚芳的生活,就在这“灵活就业”中悄然改变。因需要全天照料瘫痪在床的老人,她无法离家工作。如今,利用照顾老人的间隙,她在家里加工玩具,一年下来稳稳增收5000多元。“有时候订单催得急,质量要求又高,压力确实不小。”陈荣话锋一转,“但看到乡亲们在‘家门口’有活干、能挣钱,就觉得这份辛苦特别值!”

  目前,在村干部的示范带动下,狮子口村的玩具产业蓬勃发展:53个加工点带动1000余人就业;党员、村干部带头创办4家玩具生产企业和4个加工点;与义乌小商品市场合作,新增就业超100人,人均年收入增加1.5万元。

  产业的蓬勃发展,让“人民与幸福的会师”有了坚实的物质根基。而这场“会师”要真正抵达人心,还需让幸福的滋味落到舌尖、暖到心间。狮子口村长者食堂的成立,让这个美好的愿望成为现实。

陈连成老人在长者食堂吃午饭。

  “饭菜烹饪美味好,吃得放心吃得饱;两荤一素紫菜汤,变着花样营养好。”长者食堂的墙上,陈连成老人创作的顺口溜格外醒目。

  这座由村集体整合土地资源建成、每年投入约6万元运维的长者食堂,让村里老人吃得实惠、安全又方便。

  每到饭点,穿着红马甲的党员志愿者就开始为老人端汤盛饭——鸡腿、白菜炒肉、青菜、紫菜汤,长者食堂里弥漫着诱人的香味。正是这忙碌又温暖的场景,让陈连成老人“诗兴大发”。

  长者食堂的温情,早已超越了一餐饭的暖意。村里还为老人安排了“五个一”行动:半月一次义诊、一次理发、一顿午饭、一次陪伴、一次文化活动,让关怀如春风化雨,常润老人心田。

在长者食堂吃饭的老人。

  狮子口村这个曾经见证八路军与新四军历史性会师场面的红色村落,在新时代通过治理创新、产业革新和民生焕新,正演绎着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

  苏北抗日根据地

  苏北抗日根据地包括淮海、盐阜地区。1940年10月10日,八路军第五纵队与陈毅率领的新四军在白驹镇胜利会师,并共同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

  它是联结华北八路军和南方新四军的重要枢纽,打通了华北、华中联系通道,为确立我军华中敌后抗战的领导地位奠定了基础,形成了新四军、八路军在华中携手抗日的强大合力,使我军在抗战相持阶段处于相对有利的态势,大大增强了全国军民的抗战热情和必胜信念,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记者手记

  在狮子口村的两日走访,令我感受最深刻的不是那些详尽的数据,而是村干部和村民从细节处展现出来的担当与幸福:杨金艳认真对待每一个工作环节;年轻的村干部杨丽文在走访结束时细心地帮老人换掉已经满了的垃圾袋;老人缝制玩具时的笑容;长者食堂墙上的那首顺口溜……

  八路军新四军会师纪念碑如宝剑般直指苍穹,但白驹镇狮子口村的红色会师精神却从未悬于云端,它融入村干部的服务里、创业者的坚守里、党员志愿者的微笑里,最终沉淀为老百姓碗里满满的饭菜和兜里可观的收入。

  当网格员的脚步丈量出民情地图,当玩具加工点的马达声激活发展的动力,当长者食堂的炊烟温暖暮年时光,这一刻,党组织就是乡村振兴的“强引擎”,党员干部就是群众致富的“主心骨”。

  这或许正是会师精神的当代回响,干部与群众、历史与未来、理想与现实、人民与幸福,在此刻的狮子口村完成了一场新的“会师”。

  人物简介

  杨金艳,白驹镇狮子口村党总支书记。

  我想对您说

  先辈们,请放心!我们将以传承红色基因、振兴乡村产业和描绘绿色美村为主题,因地制宜整合各类资源,大力推动红色资源的转化和利用,加快产业融合升级,共画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图景。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八路军新四军会师地成全国文明村 "领头雁"杨金艳:勇敢无畏绘新景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5-08-17 22:45:00

宁网编前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八十年了。黄土坡上的硝烟早已散去,竹海里的枪声化作山风,但那些镌刻在山河里的故事,依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宁波日报联合宁波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宁波团市委,推出“那些红村的年轻人——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共富密码’”系列报道。

  我们从浙东抗日根据地出发,开启一场特别的“青春寻访”,寻找那些回到革命老区的年轻人,如何让先辈们用鲜血守护的土地在他们手中变得更加丰饶,去看看抗战精神如何在新时代开出不一样的花。

  这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也是一场革命薪火的接力。让我们共同聆听这些来自革命老区的时代回响,探寻红色基因的永恒魅力,见证从战火纷飞到走向共同富裕的伟大跨越。

  甬派客户端见习记者 何 丫  

  “十年征战几人回,又见同侪并马归。江淮河汉今谁属?红旗十月满天飞。”

  陈毅元帅豪气干云的诗句,回响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白驹镇狮子口村的上空,再现了1940年10月10日八路军与新四军在此胜利会师的历史性画面。

  “白驹”过隙,这块揭开苏北抗日根据地“大幕”的土地,已成为全国文明村,80多年过去了,一支全新的队伍,正在续写“人民与幸福会师”的新故事。

  2024年8月,杨金艳担任狮子口村党总支书记,她与其他8名“战友”一起,担起狮子口村发展的重任。

  这支平均年龄只有34岁的年轻队伍深知,通往“人民与幸福”胜利会师的第一步,是获得村民的信任。

八路军新四军会师纪念碑。

  除了八路军新四军会师纪念碑,该村还原了明理堂、红色渡口等阵地,让八路军和新四军会师的历史瞬间,从史料记载中走进村民的日常生活,也成为狮子口村党总支传承红色基因、推进乡村振兴的指引。

  责任与担当,在网格中扎根。

杨金艳在工作。

  杨金艳和伙伴们将狮子口村精细划分为7个网格。一名村干部认领一个网格,挨家挨户跑,了解情况倾听需求。

  狮子口村贤士苑小区的居民有一件“堵心事”——因建设早、规模小,小区的下水道逢雨必堵,网格员在走访中发现了这个民生难题。

狮子口村党群服务中心的意见箱。

  “这个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不解决,谈何信任?”于是,杨金艳和网格员一头扎进贤士苑小区,和居民一起寻找堵点、分析原因、讨论办法。

  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后,杨金艳联动白驹镇相关部门现场办公,依法依规敲定工程方案。短短数月,轰鸣声中,小区下水道的淤堵问题被彻底解决。

杨金艳在开工作会。

  “乖乖,这帮小年轻,看样子是真干事、办实事,真有两把刷子。”村民对此交口称赞。

  今年以来,依托“红色网格”治理机制,杨金艳和伙伴们已成功排查化解15起矛盾纠纷,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纪念馆里还原的会师场景。

  民生堵点通了,信任基石牢了,“人民与幸福的会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此刻,杨金艳和伙伴们思考的是如何发展特色产业,带领村民走上共富道路。

  狮子口村是江苏省的玩具出口基地,具有一定的产业链优势。“将长板拉长”,这个年轻的团队决定借力省级“万企联万村”政策,对接企业资源,因地制宜在村里建立分布式玩具加工点。

狮子口村党群服务中心。

  “我们建立了‘党支部+企业+加工点+农户’模式,鼓励党员、村干部带头领办玩具加工点,并配套针对性的扶持政策,有效带动村民就业增收。”杨金艳告诉记者。

  村干部陈荣领办了一个玩具加工点,如今已稳定吸纳20多名村民灵活就业。

村民在玩具加工点工作。

  “响应党总支号召,让乡亲们在‘家门口’有钱赚。”陈荣说,“时间方便的就来加工点上班,要照顾老幼不方便出门的,我们就送料上门,等他们做好了再去回收成品。”

  村民王亚芳的生活,就在这“灵活就业”中悄然改变。因需要全天照料瘫痪在床的老人,她无法离家工作。如今,利用照顾老人的间隙,她在家里加工玩具,一年下来稳稳增收5000多元。“有时候订单催得急,质量要求又高,压力确实不小。”陈荣话锋一转,“但看到乡亲们在‘家门口’有活干、能挣钱,就觉得这份辛苦特别值!”

  目前,在村干部的示范带动下,狮子口村的玩具产业蓬勃发展:53个加工点带动1000余人就业;党员、村干部带头创办4家玩具生产企业和4个加工点;与义乌小商品市场合作,新增就业超100人,人均年收入增加1.5万元。

  产业的蓬勃发展,让“人民与幸福的会师”有了坚实的物质根基。而这场“会师”要真正抵达人心,还需让幸福的滋味落到舌尖、暖到心间。狮子口村长者食堂的成立,让这个美好的愿望成为现实。

陈连成老人在长者食堂吃午饭。

  “饭菜烹饪美味好,吃得放心吃得饱;两荤一素紫菜汤,变着花样营养好。”长者食堂的墙上,陈连成老人创作的顺口溜格外醒目。

  这座由村集体整合土地资源建成、每年投入约6万元运维的长者食堂,让村里老人吃得实惠、安全又方便。

  每到饭点,穿着红马甲的党员志愿者就开始为老人端汤盛饭——鸡腿、白菜炒肉、青菜、紫菜汤,长者食堂里弥漫着诱人的香味。正是这忙碌又温暖的场景,让陈连成老人“诗兴大发”。

  长者食堂的温情,早已超越了一餐饭的暖意。村里还为老人安排了“五个一”行动:半月一次义诊、一次理发、一顿午饭、一次陪伴、一次文化活动,让关怀如春风化雨,常润老人心田。

在长者食堂吃饭的老人。

  狮子口村这个曾经见证八路军与新四军历史性会师场面的红色村落,在新时代通过治理创新、产业革新和民生焕新,正演绎着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

  苏北抗日根据地

  苏北抗日根据地包括淮海、盐阜地区。1940年10月10日,八路军第五纵队与陈毅率领的新四军在白驹镇胜利会师,并共同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

  它是联结华北八路军和南方新四军的重要枢纽,打通了华北、华中联系通道,为确立我军华中敌后抗战的领导地位奠定了基础,形成了新四军、八路军在华中携手抗日的强大合力,使我军在抗战相持阶段处于相对有利的态势,大大增强了全国军民的抗战热情和必胜信念,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记者手记

  在狮子口村的两日走访,令我感受最深刻的不是那些详尽的数据,而是村干部和村民从细节处展现出来的担当与幸福:杨金艳认真对待每一个工作环节;年轻的村干部杨丽文在走访结束时细心地帮老人换掉已经满了的垃圾袋;老人缝制玩具时的笑容;长者食堂墙上的那首顺口溜……

  八路军新四军会师纪念碑如宝剑般直指苍穹,但白驹镇狮子口村的红色会师精神却从未悬于云端,它融入村干部的服务里、创业者的坚守里、党员志愿者的微笑里,最终沉淀为老百姓碗里满满的饭菜和兜里可观的收入。

  当网格员的脚步丈量出民情地图,当玩具加工点的马达声激活发展的动力,当长者食堂的炊烟温暖暮年时光,这一刻,党组织就是乡村振兴的“强引擎”,党员干部就是群众致富的“主心骨”。

  这或许正是会师精神的当代回响,干部与群众、历史与未来、理想与现实、人民与幸福,在此刻的狮子口村完成了一场新的“会师”。

  人物简介

  杨金艳,白驹镇狮子口村党总支书记。

  我想对您说

  先辈们,请放心!我们将以传承红色基因、振兴乡村产业和描绘绿色美村为主题,因地制宜整合各类资源,大力推动红色资源的转化和利用,加快产业融合升级,共画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图景。

编辑: 杨丹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