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以来,A股市场乐观情绪高涨,沪指接连突破3600点、3700点两大整数关口。8月21日,沪指冲高至3787.98点,再度刷新近十年新高。
日渐火热的行情以及再融资市场逐渐升温,不仅折射出政策风向的调整,也体现了战略投资者对上市公司长期价值“释放”的信心。
Choice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A股市场近120家上市公司实施再融资(含定增、可转债、配股)合计募资约7675亿元,已超2023年,是2024年的3.4倍。
市场铺设再融资快车道
今年前7个月,再融资募资总额占募资总额(含首发募资、再融资)的92%以上,创下近10年来新高。其中,定增募资是重头戏。Choice数据显示,前7个月,有76家上市公司定增落地,实际募资6633.02亿元,定增企业数较上年同期增加9家,募资额同比增长667.7%。
再融资市场的持续升温,与政策松绑为企业融资铺设快车道密切相关——今年1月,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允许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银行理财等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3月同步修订再融资细则,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推动机构投资者更好发挥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功能……
不仅如此,截至7月31日,今年以来,A股市场定增及可转债再融资的过会率(含主动撤回项目)较上年同期提升近3个百分点至60%。其中,7月有30余家企业再融资项目过会,审核效率显著提升。
另据规定,募资总额不超过3亿元且不超过最近一年末净资产的20%可以适用简易程序。今年以来,已有10余家上市公司以简易程序定增,创下2020年以来新高。
截至7月31日,中航成飞、东山精密、罗博特科等今年发行定增股票的上市公司股价已实现超300%涨幅。这些定增个股股价攀高或与其并购事项密切相关,抑或是由于产业趋势带动利润大增。比如东山精密,伴随AI产业发展对高端PCB需求骤增,该公司股价7月31日创下历史新高61.50元/股,较其定增发行价格11.17元累计上涨近6倍。

上市甬企再融资已超百亿元
今年,A股“宁波军团”也迎来再融资小高峰。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目前,A股甬企年内再融资达158.7亿元。其中,10家甬企发布或计划实施定增,合计募资116.50亿元(东睦股份募资情况尚未公布)。宁波华翔(29.21亿元)、江丰电子(19.48亿元)、德昌股份(15.24亿元)定增募资额居前;5家甬企发行或计划发行可转债,合计募资42.20亿元。锦浪科技、甬矽电子可转债募资额分别达16.77亿元、11.65亿元。
上市公司再融资募资投向,往往反映企业发展方向。宁波华翔通过定增募资投向新能源汽车智能底盘、人形机器人等热门领域;宁波精达作价3.6亿元(其中定增募资1.8亿元)完成对无锡微研收购,实现向精密模具和相关零部件产业延伸;恒帅股份成功落地3.28亿元转债项目,并将半数募资用于海外产能布局……
8月15日,横河精密4530万股定增股上市(发行价12.98元/股),股价以涨停(涨幅20%)报收,达30.46元/股;8月19日,横河精密股价创下历史新高37元/股。
本次定增,横河精密募资5.88亿元,主要用于谢岗镇横河集团华南总部项目、慈溪横河集团产业园产能扩建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其中,谢岗镇横河集团华南总部项目拟生产的模具和注塑结构件产品将重点应用在汽车智能驾驶座舱和汽车工程材料轻量化领域。
业内机构人士指出,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以塑代钢”的技术发展是大势所趋。横河精密定增募资项目中的注塑产品,有望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而获得更大市场空间。
锦浪科技可转债申请已于8月1日通过深交所审核。本次发行可转债,该公司拟募资不超过16.77亿元,将投资于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高电压大功率并网逆变器新建项目、中大功率混合式储能逆变器新建项目等,旨在优化产品结构,夯实多元业务布局。
“小而美”甬企成今年再融资主力
上市公司的经营稳健性、财务健康度、主业聚焦能力等基本面,是监管层在再融资审核中的重要考量因素。
记者统计发现,今年前7个月实施定增的上市甬企,营收和盈利能力持续增强,研发投入也“水涨船高”。江丰电子、宁波华翔、爱柯迪等今年拟实施定增计划的A股甬企,均连续三年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研发支出增长。2024年,双林股份(514.49%)、慈星股份(148.82%)、东睦股份(100.59%)更是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翻倍。
若将“发行前一年营收低于50亿元、同期净利润为正且同比增长、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5%”定义为“小而美”企业。那么,今年发布定增计划的A股甬企中,除博汇股份、宁波华翔外,均属于“小而美”企业。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发布定增计划的A股甬企市场表现不俗。截至8月20日,双林股份、博汇股份、宁波华翔年内股价涨幅分别达151.09%、110.96%、89.06%。
此外,目前,16家A股甬企可转债处于交易阶段,其中15家甬企可转债年内实现票面价格上涨。金田股份(119.38%)、恒帅股份(111.81%)可转债价格翻倍,年内最高价格分别达261.11元、265.90元。
业内人士表示,在一系列政策积极驱动下,今年再融资市场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闯出新路为重要目标,通过制度创新、流程优化与资金引导,实现鼓励上市公司实施股权再融资,进而扩大产能规模、加大科技创新等预期目标。
宁波晚报记者 张恒
免责声明:文中提供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