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
除了吃糖 这些饮食习惯也会损伤牙齿
2025-09-20 09:13:04 稿源: 央视新闻  

今天(20日)是全国爱牙日,主题是“减糖控体重 护牙促健康”,倡导形成“主动护牙、科学控糖”的健康生活方式。

糖对牙齿的损伤可不仅止于龋齿,还会损伤牙釉质,导致牙齿凹陷、牙龈炎、牙周炎以及牙齿敏感和疼痛等。 那么,糖是怎么损伤牙齿的呢?除了吃糖,还有哪些饮食习惯会损伤牙齿?

对牙齿来说 有“好”糖与“坏”糖之分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全国爱牙日核心信息,建议大家在摄入糖时,要学会鉴别糖类。

糖分为非游离糖和游离糖。对于牙齿来说,游离糖是“捣蛋”分子,通常我们说的“减糖”,是指减少游离糖的摄入。

非游离糖是指天然存在于新鲜水果中的果糖、奶类中的乳糖及谷薯类中的淀粉。

游离糖有两种,一种是指在食品生产、制备、加工中,添加到食品中的蔗糖、葡萄糖、糖浆等;另一种是存在于纯果汁、浓缩果汁及蜂蜜中的糖。

北京大学口腔预防保健科主任医师 司燕:大家觉得看似健康的一些果汁,其实不然。这就是已经把我们所谓的新鲜水果当中的非游离糖果糖就已经经过处理,比如破壁或者是榨汁的过程,其实就已经变成游离糖了。对于我们口腔其实是有一定的危害的。

含糖饮料、糖果和加工零食是游离糖的主要来源。建议每日摄入游离糖不超过50克,最好低于25克,2岁以前儿童避免摄入游离糖。在限制游离糖摄入量的前提下,还应减少摄入频率,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口腔健康,也有利于预防和控制儿童、成人超重与肥胖。

除了游离糖 还有什么饮食习惯伤害牙?

专家介绍,除了游离糖这个“甜蜜”的负担,酸也是导致各种牙齿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pH值是反映酸碱度的指标,牙齿表面矿物质脱落的临界pH值为5.5,过酸就会导致牙酸蚀症。因此,保护牙齿,还要减少酸性食物和饮料的摄入。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主任医师 王晓燕:有些青少年把碳酸饮料当水喝,我们的牙齿就相当于被泡在一个比较酸性的环境里了,所以它表面的矿物质会快速丢失,如果你发现你的牙齿外形慢慢在破坏,而且表面很光滑,是一种光滑性的缺损,再结合自己有这种酸性饮食的习惯的话,就要小心和警惕酸蚀症了。

孩子究竟怎样刷牙才会更干净?

有数据显示,我国5岁儿童的牙齿患龋率超过70%,平均每个孩子超过4颗龋齿,12岁儿童牙齿患龋率近40%,人均1颗龋齿以上。

一方面是因为糖类摄入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刷牙方法不正确。那么,孩子应该怎样刷牙更干净呢?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儿童口腔科副主任医师 赵彦:我们会建议孩子使用圆弧刷牙法。在刷牙齿外侧面的时候,画圈去刷,这个动作比水平震颤的方法要好掌握。刷牙其实要面面俱到的,牙齿不光有外侧面,它还有里侧面,后牙还有咬合面,所以我们不光要刷外侧面,还要刷里侧面,里侧面是这种小幅度的震颤复刷,到前牙的时候需要给牙刷竖起来,因为如果我们横着的话,牙缝的地方刷不到。上牙也同理的,咬合面是最好刷的,拉锯来回刷。

刷牙是去除牙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最有效的方法,至少每天早晚各刷一次牙,晚上刷牙更重要。

北京大学口腔预防保健科主任医师 司燕:如果我们要入睡了,我们的口腔是处于一个相对静止的状态,口腔唾液分泌也会减少,这个时候如果牙面上还有一些细菌脏东西的存在,它们会在安静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快速繁殖,去破坏我们的牙齿,所以说我们特别强调,晚上睡觉前一定要做好彻底的口腔清洁再去入睡。

保护牙齿 需要规避这些误区

现在网络上存在着许多所谓的牙齿保健观念,这些都是正确的吗? 口腔专家就提醒大家要警惕,有些牙齿保健说法,不但不能保护牙齿,反而成为导致龋病、牙周病甚至牙齿过早缺失的隐形推手。

只有小朋友才会得龋齿?错!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主任医师 王晓燕:我们任何一个年龄段都有可能得龋齿。因为就像龋齿的几个要素,第一就是有细菌,也就是牙齿清洁不好。第二个就是进食糖类食物,细菌可以利用它代谢产酸,然后在长期的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就容易得龋齿。

牙不疼就说明是健康的?错!

口腔疾病常进展慢,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一般不易察觉。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有利于早发现、早治疗口腔疾病。一般人群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儿童口腔疾病进展快,建议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

洗牙后,牙齿会更敏感更容易得牙病?错!

北京大学口腔预防保健科主任医师 司燕:正因为原本口腔当中的这些脏东西刺激牙龈退下去了,牙根露出来了,暴露的牙根就会遇到冷热酸甜敏感,这些敏感其实不是洁治(洗牙)引起的敏感,而是他本身的牙周出现问题了,如果不去洁治(洗牙),他可能牙龈会越退越多,越来越严重。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除了吃糖 这些饮食习惯也会损伤牙齿

稿源: 央视新闻 2025-09-20 09:13:04

今天(20日)是全国爱牙日,主题是“减糖控体重 护牙促健康”,倡导形成“主动护牙、科学控糖”的健康生活方式。

糖对牙齿的损伤可不仅止于龋齿,还会损伤牙釉质,导致牙齿凹陷、牙龈炎、牙周炎以及牙齿敏感和疼痛等。 那么,糖是怎么损伤牙齿的呢?除了吃糖,还有哪些饮食习惯会损伤牙齿?

对牙齿来说 有“好”糖与“坏”糖之分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全国爱牙日核心信息,建议大家在摄入糖时,要学会鉴别糖类。

糖分为非游离糖和游离糖。对于牙齿来说,游离糖是“捣蛋”分子,通常我们说的“减糖”,是指减少游离糖的摄入。

非游离糖是指天然存在于新鲜水果中的果糖、奶类中的乳糖及谷薯类中的淀粉。

游离糖有两种,一种是指在食品生产、制备、加工中,添加到食品中的蔗糖、葡萄糖、糖浆等;另一种是存在于纯果汁、浓缩果汁及蜂蜜中的糖。

北京大学口腔预防保健科主任医师 司燕:大家觉得看似健康的一些果汁,其实不然。这就是已经把我们所谓的新鲜水果当中的非游离糖果糖就已经经过处理,比如破壁或者是榨汁的过程,其实就已经变成游离糖了。对于我们口腔其实是有一定的危害的。

含糖饮料、糖果和加工零食是游离糖的主要来源。建议每日摄入游离糖不超过50克,最好低于25克,2岁以前儿童避免摄入游离糖。在限制游离糖摄入量的前提下,还应减少摄入频率,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口腔健康,也有利于预防和控制儿童、成人超重与肥胖。

除了游离糖 还有什么饮食习惯伤害牙?

专家介绍,除了游离糖这个“甜蜜”的负担,酸也是导致各种牙齿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pH值是反映酸碱度的指标,牙齿表面矿物质脱落的临界pH值为5.5,过酸就会导致牙酸蚀症。因此,保护牙齿,还要减少酸性食物和饮料的摄入。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主任医师 王晓燕:有些青少年把碳酸饮料当水喝,我们的牙齿就相当于被泡在一个比较酸性的环境里了,所以它表面的矿物质会快速丢失,如果你发现你的牙齿外形慢慢在破坏,而且表面很光滑,是一种光滑性的缺损,再结合自己有这种酸性饮食的习惯的话,就要小心和警惕酸蚀症了。

孩子究竟怎样刷牙才会更干净?

有数据显示,我国5岁儿童的牙齿患龋率超过70%,平均每个孩子超过4颗龋齿,12岁儿童牙齿患龋率近40%,人均1颗龋齿以上。

一方面是因为糖类摄入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刷牙方法不正确。那么,孩子应该怎样刷牙更干净呢?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儿童口腔科副主任医师 赵彦:我们会建议孩子使用圆弧刷牙法。在刷牙齿外侧面的时候,画圈去刷,这个动作比水平震颤的方法要好掌握。刷牙其实要面面俱到的,牙齿不光有外侧面,它还有里侧面,后牙还有咬合面,所以我们不光要刷外侧面,还要刷里侧面,里侧面是这种小幅度的震颤复刷,到前牙的时候需要给牙刷竖起来,因为如果我们横着的话,牙缝的地方刷不到。上牙也同理的,咬合面是最好刷的,拉锯来回刷。

刷牙是去除牙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最有效的方法,至少每天早晚各刷一次牙,晚上刷牙更重要。

北京大学口腔预防保健科主任医师 司燕:如果我们要入睡了,我们的口腔是处于一个相对静止的状态,口腔唾液分泌也会减少,这个时候如果牙面上还有一些细菌脏东西的存在,它们会在安静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快速繁殖,去破坏我们的牙齿,所以说我们特别强调,晚上睡觉前一定要做好彻底的口腔清洁再去入睡。

保护牙齿 需要规避这些误区

现在网络上存在着许多所谓的牙齿保健观念,这些都是正确的吗? 口腔专家就提醒大家要警惕,有些牙齿保健说法,不但不能保护牙齿,反而成为导致龋病、牙周病甚至牙齿过早缺失的隐形推手。

只有小朋友才会得龋齿?错!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主任医师 王晓燕:我们任何一个年龄段都有可能得龋齿。因为就像龋齿的几个要素,第一就是有细菌,也就是牙齿清洁不好。第二个就是进食糖类食物,细菌可以利用它代谢产酸,然后在长期的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就容易得龋齿。

牙不疼就说明是健康的?错!

口腔疾病常进展慢,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一般不易察觉。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有利于早发现、早治疗口腔疾病。一般人群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儿童口腔疾病进展快,建议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

洗牙后,牙齿会更敏感更容易得牙病?错!

北京大学口腔预防保健科主任医师 司燕:正因为原本口腔当中的这些脏东西刺激牙龈退下去了,牙根露出来了,暴露的牙根就会遇到冷热酸甜敏感,这些敏感其实不是洁治(洗牙)引起的敏感,而是他本身的牙周出现问题了,如果不去洁治(洗牙),他可能牙龈会越退越多,越来越严重。

编辑: 郭静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