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情系二十余载 八旬院士给宁职大首届本科生送上人生寄语
2025-09-15 21:46: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甬派客户端记者 黄合 通讯员 刘沪波 竺笑爽

9月15日上午,宁波职业技术大学贺贤土学院开学典礼举行。

在一堆“05后”年轻脸庞中,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身影尤为引人瞩目——这是今年已经88岁高龄的北仑籍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贺贤土。

这一次,他亲自来到现场,是为这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学院揭牌,同时给学院的首届420名本科学生送上“开学第一课”。

“开学第一课”

“今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职业本科大学,可喜可贺。”贺院士面露欣慰之色。

谈及他和宁职大的关系,得从20多年前说起。

1999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成立,贺贤土受邀担任首任院长。

其实一开始,贺贤土有顾虑。毕竟,他当时一面在北京有工作,一面还担任了浙大理学院院长。“虽然很忙,但因为我是北仑人。‘你应该为家乡作点贡献’,这句话打动了我。”他说。

那几年,贺贤土几乎每个月都要飞到宁波,到北仑呆几天处理学校的工作,处理完后再到杭州继续工作。

贺贤土

那个时候,社会上并未形成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风气和共识。一些老师只会照着课本念,一些案例教材则早就过时了。

务实的贺贤土马上提出,与校园文化建设、师资设备力量等相比,如何让培养出的学生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才是更加重要的问题。首先,老师要走到企业中去,解决具体的问题,做到产学研结合。

变化,立竿见影。当时,北仑有家从事斑马线划线的民营企业濒临倒闭,恰恰是学校的老师通过研发,让斑马线的镀层更耐磨,帮助企业当年的营收达到了6000万元。

可以说,那时的前瞻思维和系统布局,为学校奠定了产教融合的办学根基,推动了高职教育“宁波模式”的创新实践,使学校成为全国28所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

即使卸任校长一职后,贺院士依旧担任学校的名誉校长。这么多年来,他始终心系学校发展,经常回校与师生座谈,持续为学校发展提供支持。

“所谓‘学问’就是‘学’和‘问’,‘学习’就是‘好学’和‘实践’。既要好好学习理论,也要更好地和实践紧密结合。只有我们将整体的技术水平提升起来,国家才有更高水平的‘大国重器’!”

现场,贺院士面对一群2006年、2007年出生的“小萌新”们,语重心长。作为一名为中国原子弹以及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巨大贡献的理论物理学家,他显然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更加敏感。

新生为贺院士送上亲自制作的礼物

贺院士强调,这一代学生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弄潮儿”,预计再过若干年,人工智能进入通用时代,在座的学生都将是栋梁之材。

“一定不要碌碌无为,而是要‘学得好、学得活、学做人’,即使面对困难也要做到坚持,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据悉,贺贤土学院将聚焦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关键领域,进一步加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实施“夯实基础课程、探究多维知识、塑造个性特色、拓展国际视野、强化专业技能”五大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培养具备全球胜任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造就未来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行业精英、大国工匠、能工巧匠。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情系二十余载 八旬院士给宁职大首届本科生送上人生寄语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5-09-15 21:46:00

甬派客户端记者 黄合 通讯员 刘沪波 竺笑爽

9月15日上午,宁波职业技术大学贺贤土学院开学典礼举行。

在一堆“05后”年轻脸庞中,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身影尤为引人瞩目——这是今年已经88岁高龄的北仑籍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贺贤土。

这一次,他亲自来到现场,是为这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学院揭牌,同时给学院的首届420名本科学生送上“开学第一课”。

“开学第一课”

“今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职业本科大学,可喜可贺。”贺院士面露欣慰之色。

谈及他和宁职大的关系,得从20多年前说起。

1999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成立,贺贤土受邀担任首任院长。

其实一开始,贺贤土有顾虑。毕竟,他当时一面在北京有工作,一面还担任了浙大理学院院长。“虽然很忙,但因为我是北仑人。‘你应该为家乡作点贡献’,这句话打动了我。”他说。

那几年,贺贤土几乎每个月都要飞到宁波,到北仑呆几天处理学校的工作,处理完后再到杭州继续工作。

贺贤土

那个时候,社会上并未形成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风气和共识。一些老师只会照着课本念,一些案例教材则早就过时了。

务实的贺贤土马上提出,与校园文化建设、师资设备力量等相比,如何让培养出的学生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才是更加重要的问题。首先,老师要走到企业中去,解决具体的问题,做到产学研结合。

变化,立竿见影。当时,北仑有家从事斑马线划线的民营企业濒临倒闭,恰恰是学校的老师通过研发,让斑马线的镀层更耐磨,帮助企业当年的营收达到了6000万元。

可以说,那时的前瞻思维和系统布局,为学校奠定了产教融合的办学根基,推动了高职教育“宁波模式”的创新实践,使学校成为全国28所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

即使卸任校长一职后,贺院士依旧担任学校的名誉校长。这么多年来,他始终心系学校发展,经常回校与师生座谈,持续为学校发展提供支持。

“所谓‘学问’就是‘学’和‘问’,‘学习’就是‘好学’和‘实践’。既要好好学习理论,也要更好地和实践紧密结合。只有我们将整体的技术水平提升起来,国家才有更高水平的‘大国重器’!”

现场,贺院士面对一群2006年、2007年出生的“小萌新”们,语重心长。作为一名为中国原子弹以及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巨大贡献的理论物理学家,他显然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更加敏感。

新生为贺院士送上亲自制作的礼物

贺院士强调,这一代学生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弄潮儿”,预计再过若干年,人工智能进入通用时代,在座的学生都将是栋梁之材。

“一定不要碌碌无为,而是要‘学得好、学得活、学做人’,即使面对困难也要做到坚持,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据悉,贺贤土学院将聚焦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关键领域,进一步加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实施“夯实基础课程、探究多维知识、塑造个性特色、拓展国际视野、强化专业技能”五大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培养具备全球胜任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造就未来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行业精英、大国工匠、能工巧匠。

编辑: 郭静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