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缺席团圆却从未缺席坚守 58岁的他在海岛守护灯塔
2025-10-02 09:41: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徐妙其正在岛上调试设备。图片均为朱涵、沈孙晖摄

  甬派客户端记者 沈孙晖 通讯员 朱涵 陈凯超

  海风咸腥,扑面而来。

  今天(2日)清晨5时许,在距离镇海东北方向7公里处的七里屿岛上,58岁的徐妙其护送国旗,走向岛中央的升旗台。

  他是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宁波航标处镇海站的工作人员,也是现任七里屿灯塔的主任。

  在两位当周值班灯塔工的肃立注视下,徐妙其将国旗扣上旗杆,缓缓拉动绳索。国歌声中,一抹红色徐徐升起,点亮了0.03平方公里的七里屿,也点亮了茫茫大海。

海岛上每天升起国旗。

  “我们每天都会升旗、降旗,可在国庆假期进行这项工作,感觉还是很特别。”徐妙其是舟山定海人,生在海边、长在海边。这辈子,他好像注定要和海、灯塔绑在一起……

  1984年,17岁的徐妙其第一次登上舟山岱山岛的鱼腥脑灯塔,开始了守塔生涯。此后,他的人生便与一座座灯塔紧密相连——从大菜花山、太平山到七里屿,每一次调动,都意味着漫长的奔赴。

  但无论身在何处,“先升旗,再工作”这六个字始终没变,这也是徐妙其记忆中不曾褪色的锚点。

徐妙其正在调试设备。

  升旗结束,三人投入日常守塔工作。

  徐妙其走进监控室,密切注视海面动态。随后,他登上灯塔,检查备用灯、调试设备……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正是这些日复一日的细致活,守护着灯塔的稳定运行。

  七里屿灯塔,建成于1865年。18海里之外,航船就能看见它闪烁的光芒。这座灯塔不仅见证了浙东沿海的经济发展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更记录了一代代守塔人的坚守。

  从前,灯塔靠燃油发光,守塔人每隔几小时就得“上弦”,才能保证灯不熄灭。塔身要刷漆,机器要维修,透镜得擦洗……守塔的日子单调,活儿却不少。

  如今不一样了,岛上通了网络,装了电动旋转机构,徐妙其和同事也看上了电视、用上了电脑。“很多工作,现在动手操作更方便、高效了。”作为跨越新旧时代的守塔人,他的感受格外真切。

徐妙其正在记录。

  徐妙其是国庆前上岛的,原本值守一周便可轮换,但恰好遇到国庆假期,他干脆守到假期结束再下岛。他也因此将错过中秋节和家人团聚的时刻。

  完成手头工作后,徐妙其回到宿舍,给家人打了一个视频电话,“我挺好的,10月9日就下岛回家,到时咱们再好好聚聚,补过一个团圆节……”

  电话那头,是家人的牵挂;电话这头,是无声的坚守。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缺席团圆却从未缺席坚守 58岁的他在海岛守护灯塔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5-10-02 09:41:00

徐妙其正在岛上调试设备。图片均为朱涵、沈孙晖摄

  甬派客户端记者 沈孙晖 通讯员 朱涵 陈凯超

  海风咸腥,扑面而来。

  今天(2日)清晨5时许,在距离镇海东北方向7公里处的七里屿岛上,58岁的徐妙其护送国旗,走向岛中央的升旗台。

  他是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宁波航标处镇海站的工作人员,也是现任七里屿灯塔的主任。

  在两位当周值班灯塔工的肃立注视下,徐妙其将国旗扣上旗杆,缓缓拉动绳索。国歌声中,一抹红色徐徐升起,点亮了0.03平方公里的七里屿,也点亮了茫茫大海。

海岛上每天升起国旗。

  “我们每天都会升旗、降旗,可在国庆假期进行这项工作,感觉还是很特别。”徐妙其是舟山定海人,生在海边、长在海边。这辈子,他好像注定要和海、灯塔绑在一起……

  1984年,17岁的徐妙其第一次登上舟山岱山岛的鱼腥脑灯塔,开始了守塔生涯。此后,他的人生便与一座座灯塔紧密相连——从大菜花山、太平山到七里屿,每一次调动,都意味着漫长的奔赴。

  但无论身在何处,“先升旗,再工作”这六个字始终没变,这也是徐妙其记忆中不曾褪色的锚点。

徐妙其正在调试设备。

  升旗结束,三人投入日常守塔工作。

  徐妙其走进监控室,密切注视海面动态。随后,他登上灯塔,检查备用灯、调试设备……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正是这些日复一日的细致活,守护着灯塔的稳定运行。

  七里屿灯塔,建成于1865年。18海里之外,航船就能看见它闪烁的光芒。这座灯塔不仅见证了浙东沿海的经济发展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更记录了一代代守塔人的坚守。

  从前,灯塔靠燃油发光,守塔人每隔几小时就得“上弦”,才能保证灯不熄灭。塔身要刷漆,机器要维修,透镜得擦洗……守塔的日子单调,活儿却不少。

  如今不一样了,岛上通了网络,装了电动旋转机构,徐妙其和同事也看上了电视、用上了电脑。“很多工作,现在动手操作更方便、高效了。”作为跨越新旧时代的守塔人,他的感受格外真切。

徐妙其正在记录。

  徐妙其是国庆前上岛的,原本值守一周便可轮换,但恰好遇到国庆假期,他干脆守到假期结束再下岛。他也因此将错过中秋节和家人团聚的时刻。

  完成手头工作后,徐妙其回到宿舍,给家人打了一个视频电话,“我挺好的,10月9日就下岛回家,到时咱们再好好聚聚,补过一个团圆节……”

  电话那头,是家人的牵挂;电话这头,是无声的坚守。

编辑: 杨丹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