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区县(市)  >  镇海
撤县设区40年 回望镇海区的来时路……
2025-10-03 11:32:00 稿源: 镇海发布  

   1985年9月29日,中共宁波市委、市政府在镇海县城关镇召开“滨海区、镇海区干部大会”,按照国务院批复和省政府通知的精神,宣布自10月1日起镇海撤县建区,原镇海县的甬江以南为滨海区(1987年7月4日更名为北仑区)、甬江以北为镇海区。

1985年9月30日《宁波日报》上的相关报道

  乡、镇区划调整

  镇海撤县建区时,保持原镇海县在甬江以北地区设定的行政区划。镇海区政府下辖骆驼、湾塘2个区;2个区下辖城关、俞范、贵驷、骆驼、澥浦5个镇和临江、清水浦、庄市、湾塘、河头、汶溪、长石7个乡;5镇7乡下辖5个街道、5个新村、152个行政村及若干个居民区等。

上世纪80年代的镇海骆驼 李浙东 摄

  不久,镇海区对这个行政区划作了调整。1985年12月25日,撤销湾塘、清水浦2个乡,将原湾塘乡所属9个行政村划属俞范镇;将原清水浦乡所属的清水浦、虹桥、五里牌、渡驾桥、沿江5个行政村和勤勇、甬江、同心3个行政村分别划属临江乡和庄市乡。1987年1月19日,撤销骆驼、湾塘2个区;23日,将庄市乡改制为庄市镇。这样镇海区形成了6个镇4个乡的行政区划。

  村、街道及居民区调整

  镇海区在调整乡、镇区划的同时,也对行政村、新村、街道及居民区等作了调整。从1986年开始,在城关镇5个街道下设15个居民区,后来又增至24个居民区,在庄市、澥浦、长石、骆驼、贵驷5个乡镇下各设1个居民区,后来在俞范镇又设2个居民区。1987年,城关镇增设城北街道和始建西门新村。1989年6月19日,撤销城北村。

上世纪90年代的镇海老城

  1990年,镇海区的6镇4乡下辖6个街道、6个新村、151个行政村及31个居民区。其中6个镇的城关镇辖城关胜利路等6个街道(24个居民区)、港务等6个新村和石塘下、张鑑碶2个行政村,还有镇海港区、城北发展区,镇政府驻城关胜利路;俞范镇辖俞范等15个行政村、镇海石化总厂和中国石化三公司2个居民区,有俞范、后施、湾塘3个自然集镇,镇政府驻俞范;贵驷镇辖贵驷等20个行政村、1个居民区,有贵驷桥、沙河头2个自然集镇,镇政府驻贵驷;庄市镇辖庄市等25个行政村、1个居民区,有庄市、万嘉、汉塘三个自然集镇,镇政府驻庄市;骆驼镇辖骆驼等23个行政村、1个居民区,有骆驼桥、团桥、清水湖3个自然集镇,镇政府驻骆驼;澥浦镇辖澥浦等14个行政村、1个居民区,有澥浦、十七房郑家、觉渡寺3个自然集镇,镇政府驻澥浦。

上世纪80年代的镇海城关镇

  4个乡的临江乡辖渡驾桥等13个行政村,有临江、清水浦、渡驾桥3个自然集镇,乡政府驻临江;河头乡辖西经堂等21个行政村,有河头、西经堂2个自然集镇,乡政府驻河头;长石乡辖长石等10个行政村、1个居民区,有长石桥1个自然集镇,乡政府驻长石;汶溪乡辖汶溪等8个行政村,有汶溪1个自然集镇,乡政府驻汶溪。

  行政区划的大规模调整

  1992年5月,镇海区对行政区划作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扩镇并乡”,将原有的6个镇4个乡调整为5个镇1个乡。其中,城关镇、俞范镇、临江乡合并为城关镇;骆驼镇、长石乡、汶溪乡合并为骆驼镇;贵驷镇、庄市镇、澥浦镇、河头乡不变。7月,在城关镇增设白龙街道及居民区,城关镇下辖街道增至7个。

贵驷老街风光

  2001年4月至9月,镇海区对行政区划又作了一次更大规模的调整。在4月至5月,主要进行撤街道建社区和合并行政村。在城关镇,撤销街道及下属居民区,建立后大街、城东、胜利路、总浦桥、蛟川、顺隆、西门、白龙8个社区,从此消失了镇下辖的“街道”行政区。在其他乡、镇,以小村并大村建设新农村的思路,将全区151个行政村合并为66个行政村。

上世纪90年代的镇海城河路旧影

  如:今属蛟川街道的清水浦行政村,由原沈家、孙家畈、清水浦3个行政村合并而成;今属骆驼街道的清水湖行政村,由原清湖、勤劳、四联3个行政村合并而成;今属庄市街道的万市徐行政村,由原万嘉、大市堰、徐家堰3个行政村合并而成;今属九龙湖镇的河头行政村,由原勤山、河山、路下徐、金池4个行政村合并而成;今属澥浦镇的十七房行政村,由原路沿郑、郑家、庙后3个行政村合并而成等等,行政村的数量进一步缩小,范围进一步扩大。

九龙湖镇一景

  9月,将全区的5个镇1个乡调整为2个镇4个街道。其中,撤销河头乡,成立九龙湖镇,辖11个行政村,其中的长石、长宏、汶溪、中心4个行政村由原骆驼镇划入;澥浦镇辖8个行政村、2个居民区、1个渔业队,其中的岚山、湾塘2个行政村由原城关镇划入;撤销城关镇,分别成立招宝山街道和蛟川街道,招宝山街道辖8个社区、1个行政村、1个渔业队,蛟川街道辖15个行政村;撤销骆驼镇和贵驷镇,合并成立骆驼街道,辖21个行政村、4个居民区、1个渔业队;撤销庄市镇,成立庄市街道,辖10个行政村、1个居民区。这次调整的一个特点,是将原本镇下辖的“街道”变成了镇一级的政区名称。

镇海汶溪古村一景 寒江雪 摄

  避开重名及后续调整

  在这次行政区划调整中,出现了“蛟川街道”与招宝山街道的“蛟川社区”重名。蛟川社区地处车站路,并以车站路上的蛟川桥(也称一号桥)命名。为了避开重名,2009年4月27日改名为车站路社区。

镇海蛟川街道一景

  镇海区在设定2个镇4个街道行政区划后,又作了两个方面的调整。一方面,在2015年7月10日,将骆驼街道分设为骆驼、贵驷两个街道,从原骆驼街道划出7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于29日成立贵驷街道。自此镇海区的行政区划变成了2个镇5个街道。新建的贵驷街道是个特殊政区,镇海区于8月31日即将贵驷街道委托宁波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管理。宁波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又于2021年2月将托管了5年多的贵驷街道的公安(交警)、司法、综合行政执法等职责及17个方面的社会事务移交给镇海区。

镇海新城照片

  另一方面,全区逐年将行政村、新村、居民区改建或新建为社区。2002年12月19日,招宝山街道张鑑(音jiàn)碶村成了全区第一个由村改建的社区。紧接着蛟川街道的后施村、庄市街道的庄市村、骆驼街道的西盛村等,也成了全区第一批由村改建的社区。到2008年底,全区形成了62个行政村和26个社区。到2023年底,全区的行政村和社区数又分别变成了43个和52个。其中,九龙湖镇辖11个行政村和3个社区,澥浦镇辖6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招宝山街道辖10个社区,蛟川街道辖6个行政村和13个社区,骆驼街道辖9个行政村和11个社区,庄市街道辖5个行政村和11个社区,贵驷街道辖6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

  自1985年撤县建区以来,镇海区的行政区划经历了一个持续动态调整和优化的过程。一系列的变迁清晰地勾勒出镇海从传统县域治理模式向现代城市治理体系转型的轨迹。每一次区划调整,不仅是行政层级的重构,更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治理效能,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化进程和人民生活。至2023年,形成的“2镇5街道”格局,以及行政村数量缩减、社区数量增加的结构,标志着镇海已深度融入宁波都市圈,其城市形态和社会结构日趋成熟与稳定。这段变迁史,是宁波乃至中国沿海地区快速城市化的一个生动缩影。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撤县设区40年 回望镇海区的来时路……

稿源: 镇海发布 2025-10-03 11:32:00

   1985年9月29日,中共宁波市委、市政府在镇海县城关镇召开“滨海区、镇海区干部大会”,按照国务院批复和省政府通知的精神,宣布自10月1日起镇海撤县建区,原镇海县的甬江以南为滨海区(1987年7月4日更名为北仑区)、甬江以北为镇海区。

1985年9月30日《宁波日报》上的相关报道

  乡、镇区划调整

  镇海撤县建区时,保持原镇海县在甬江以北地区设定的行政区划。镇海区政府下辖骆驼、湾塘2个区;2个区下辖城关、俞范、贵驷、骆驼、澥浦5个镇和临江、清水浦、庄市、湾塘、河头、汶溪、长石7个乡;5镇7乡下辖5个街道、5个新村、152个行政村及若干个居民区等。

上世纪80年代的镇海骆驼 李浙东 摄

  不久,镇海区对这个行政区划作了调整。1985年12月25日,撤销湾塘、清水浦2个乡,将原湾塘乡所属9个行政村划属俞范镇;将原清水浦乡所属的清水浦、虹桥、五里牌、渡驾桥、沿江5个行政村和勤勇、甬江、同心3个行政村分别划属临江乡和庄市乡。1987年1月19日,撤销骆驼、湾塘2个区;23日,将庄市乡改制为庄市镇。这样镇海区形成了6个镇4个乡的行政区划。

  村、街道及居民区调整

  镇海区在调整乡、镇区划的同时,也对行政村、新村、街道及居民区等作了调整。从1986年开始,在城关镇5个街道下设15个居民区,后来又增至24个居民区,在庄市、澥浦、长石、骆驼、贵驷5个乡镇下各设1个居民区,后来在俞范镇又设2个居民区。1987年,城关镇增设城北街道和始建西门新村。1989年6月19日,撤销城北村。

上世纪90年代的镇海老城

  1990年,镇海区的6镇4乡下辖6个街道、6个新村、151个行政村及31个居民区。其中6个镇的城关镇辖城关胜利路等6个街道(24个居民区)、港务等6个新村和石塘下、张鑑碶2个行政村,还有镇海港区、城北发展区,镇政府驻城关胜利路;俞范镇辖俞范等15个行政村、镇海石化总厂和中国石化三公司2个居民区,有俞范、后施、湾塘3个自然集镇,镇政府驻俞范;贵驷镇辖贵驷等20个行政村、1个居民区,有贵驷桥、沙河头2个自然集镇,镇政府驻贵驷;庄市镇辖庄市等25个行政村、1个居民区,有庄市、万嘉、汉塘三个自然集镇,镇政府驻庄市;骆驼镇辖骆驼等23个行政村、1个居民区,有骆驼桥、团桥、清水湖3个自然集镇,镇政府驻骆驼;澥浦镇辖澥浦等14个行政村、1个居民区,有澥浦、十七房郑家、觉渡寺3个自然集镇,镇政府驻澥浦。

上世纪80年代的镇海城关镇

  4个乡的临江乡辖渡驾桥等13个行政村,有临江、清水浦、渡驾桥3个自然集镇,乡政府驻临江;河头乡辖西经堂等21个行政村,有河头、西经堂2个自然集镇,乡政府驻河头;长石乡辖长石等10个行政村、1个居民区,有长石桥1个自然集镇,乡政府驻长石;汶溪乡辖汶溪等8个行政村,有汶溪1个自然集镇,乡政府驻汶溪。

  行政区划的大规模调整

  1992年5月,镇海区对行政区划作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扩镇并乡”,将原有的6个镇4个乡调整为5个镇1个乡。其中,城关镇、俞范镇、临江乡合并为城关镇;骆驼镇、长石乡、汶溪乡合并为骆驼镇;贵驷镇、庄市镇、澥浦镇、河头乡不变。7月,在城关镇增设白龙街道及居民区,城关镇下辖街道增至7个。

贵驷老街风光

  2001年4月至9月,镇海区对行政区划又作了一次更大规模的调整。在4月至5月,主要进行撤街道建社区和合并行政村。在城关镇,撤销街道及下属居民区,建立后大街、城东、胜利路、总浦桥、蛟川、顺隆、西门、白龙8个社区,从此消失了镇下辖的“街道”行政区。在其他乡、镇,以小村并大村建设新农村的思路,将全区151个行政村合并为66个行政村。

上世纪90年代的镇海城河路旧影

  如:今属蛟川街道的清水浦行政村,由原沈家、孙家畈、清水浦3个行政村合并而成;今属骆驼街道的清水湖行政村,由原清湖、勤劳、四联3个行政村合并而成;今属庄市街道的万市徐行政村,由原万嘉、大市堰、徐家堰3个行政村合并而成;今属九龙湖镇的河头行政村,由原勤山、河山、路下徐、金池4个行政村合并而成;今属澥浦镇的十七房行政村,由原路沿郑、郑家、庙后3个行政村合并而成等等,行政村的数量进一步缩小,范围进一步扩大。

九龙湖镇一景

  9月,将全区的5个镇1个乡调整为2个镇4个街道。其中,撤销河头乡,成立九龙湖镇,辖11个行政村,其中的长石、长宏、汶溪、中心4个行政村由原骆驼镇划入;澥浦镇辖8个行政村、2个居民区、1个渔业队,其中的岚山、湾塘2个行政村由原城关镇划入;撤销城关镇,分别成立招宝山街道和蛟川街道,招宝山街道辖8个社区、1个行政村、1个渔业队,蛟川街道辖15个行政村;撤销骆驼镇和贵驷镇,合并成立骆驼街道,辖21个行政村、4个居民区、1个渔业队;撤销庄市镇,成立庄市街道,辖10个行政村、1个居民区。这次调整的一个特点,是将原本镇下辖的“街道”变成了镇一级的政区名称。

镇海汶溪古村一景 寒江雪 摄

  避开重名及后续调整

  在这次行政区划调整中,出现了“蛟川街道”与招宝山街道的“蛟川社区”重名。蛟川社区地处车站路,并以车站路上的蛟川桥(也称一号桥)命名。为了避开重名,2009年4月27日改名为车站路社区。

镇海蛟川街道一景

  镇海区在设定2个镇4个街道行政区划后,又作了两个方面的调整。一方面,在2015年7月10日,将骆驼街道分设为骆驼、贵驷两个街道,从原骆驼街道划出7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于29日成立贵驷街道。自此镇海区的行政区划变成了2个镇5个街道。新建的贵驷街道是个特殊政区,镇海区于8月31日即将贵驷街道委托宁波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管理。宁波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又于2021年2月将托管了5年多的贵驷街道的公安(交警)、司法、综合行政执法等职责及17个方面的社会事务移交给镇海区。

镇海新城照片

  另一方面,全区逐年将行政村、新村、居民区改建或新建为社区。2002年12月19日,招宝山街道张鑑(音jiàn)碶村成了全区第一个由村改建的社区。紧接着蛟川街道的后施村、庄市街道的庄市村、骆驼街道的西盛村等,也成了全区第一批由村改建的社区。到2008年底,全区形成了62个行政村和26个社区。到2023年底,全区的行政村和社区数又分别变成了43个和52个。其中,九龙湖镇辖11个行政村和3个社区,澥浦镇辖6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招宝山街道辖10个社区,蛟川街道辖6个行政村和13个社区,骆驼街道辖9个行政村和11个社区,庄市街道辖5个行政村和11个社区,贵驷街道辖6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

  自1985年撤县建区以来,镇海区的行政区划经历了一个持续动态调整和优化的过程。一系列的变迁清晰地勾勒出镇海从传统县域治理模式向现代城市治理体系转型的轨迹。每一次区划调整,不仅是行政层级的重构,更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治理效能,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化进程和人民生活。至2023年,形成的“2镇5街道”格局,以及行政村数量缩减、社区数量增加的结构,标志着镇海已深度融入宁波都市圈,其城市形态和社会结构日趋成熟与稳定。这段变迁史,是宁波乃至中国沿海地区快速城市化的一个生动缩影。

编辑: 杨丹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