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一道带着墨香的光 街角那盏“灯”亮了15年……
2025-10-14 07:26:09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蒋师傅的报刊亭。(章天璐、沈孙晖摄)

  夜幕落下,镇海招宝山街道渐次亮起灯火。街角,一座报刊亭里透出暖黄的光。这盏灯,不知不觉间,已经亮了15年。

  小小的报刊亭里,一个清瘦的身影正在忙碌。55岁的蒋师傅戴着老花镜,指尖抚过一排排杂志,动作很轻,就像对待老朋友。

  “2010年支起这亭子时,小儿子才上幼儿园。”蒋师傅带着江苏口音,话里满是回忆,“那时,路过的人都爱停下脚步,挑本杂志、带份报纸。这股油墨香,曾养活了一家人。”

  那时,智能手机尚未普及。报刊亭是城市的“信息窗口”,也是街坊邻里的“歇脚点”——

  有人翻着《环球人物》聊天下大事,有人揣着《知音》找情感共鸣。学生挤在时事杂志前讨论考题,空气里飘着慢悠悠的“惬意”……

  如今,亭子里的货架依旧整齐。上层的《青年文摘》《知音》《故事会》等,是老主顾的“固定菜品”;下层的《新周报》《意林》《读者》,仍被不少家长青睐,他们总说,“这比刷短视频实在”。

  “老主顾常念叨,手机上看完就忘,昨天看了啥,今天就想不起来了。可书不一样,即便放半个月,再翻开,还能接上。”蒋师傅说,有位老主顾30多岁时就来他这买军事杂志,现在还来;还有个去年退休的老哥,开车绕路也要来一趟,说“不买啥,就来看看你”,还说以后自己要陪孙子孙女,来的时间就更少了……

  如今光靠报刊亭,连生活费都赚不到。所以,蒋师傅白天在码头做物流,三班倒的节奏,导致报刊亭没法天天开。可他放不下的,还是那群老主顾。

  网上订杂志,价钱差不多。蒋师傅会给熟客打九折,或便宜两块钱。“不是图赚钱,就是习惯了跟他们聊上两句,听他们说一句‘还是你这儿杂志全’,我就很开心。”说完,他笑了笑,眼角的皱纹也弯了弯。

  蒋师傅知道,说不定哪天,报刊亭里的灯就灭了。他自己没啥遗憾,只是想到那些陪伴自己10多年的老面孔,“以后没地方挑杂志、唠家常了,多可惜。”

  晚上九点,蒋师傅开始收拾货架。他把杂志一本本理齐,关掉灯。路灯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回头看了一眼报刊亭,转身走进夜色里……

  这座报刊亭,既是蒋师傅15年的坚守,是老主顾情感的寄托,也是快节奏里的“慢角落”,是一座城市对一段“慢时光”的温柔挽留。

  也许有一天,它会从街角消失。但那些挑书、聊天的日子,会一直留在蒋师傅和老主顾的记忆里,成为属于“纸墨年代”的小念想……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 沈孙晖 通讯员 章天璐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一道带着墨香的光 街角那盏“灯”亮了15年……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2025-10-14 07:26:09

蒋师傅的报刊亭。(章天璐、沈孙晖摄)

  夜幕落下,镇海招宝山街道渐次亮起灯火。街角,一座报刊亭里透出暖黄的光。这盏灯,不知不觉间,已经亮了15年。

  小小的报刊亭里,一个清瘦的身影正在忙碌。55岁的蒋师傅戴着老花镜,指尖抚过一排排杂志,动作很轻,就像对待老朋友。

  “2010年支起这亭子时,小儿子才上幼儿园。”蒋师傅带着江苏口音,话里满是回忆,“那时,路过的人都爱停下脚步,挑本杂志、带份报纸。这股油墨香,曾养活了一家人。”

  那时,智能手机尚未普及。报刊亭是城市的“信息窗口”,也是街坊邻里的“歇脚点”——

  有人翻着《环球人物》聊天下大事,有人揣着《知音》找情感共鸣。学生挤在时事杂志前讨论考题,空气里飘着慢悠悠的“惬意”……

  如今,亭子里的货架依旧整齐。上层的《青年文摘》《知音》《故事会》等,是老主顾的“固定菜品”;下层的《新周报》《意林》《读者》,仍被不少家长青睐,他们总说,“这比刷短视频实在”。

  “老主顾常念叨,手机上看完就忘,昨天看了啥,今天就想不起来了。可书不一样,即便放半个月,再翻开,还能接上。”蒋师傅说,有位老主顾30多岁时就来他这买军事杂志,现在还来;还有个去年退休的老哥,开车绕路也要来一趟,说“不买啥,就来看看你”,还说以后自己要陪孙子孙女,来的时间就更少了……

  如今光靠报刊亭,连生活费都赚不到。所以,蒋师傅白天在码头做物流,三班倒的节奏,导致报刊亭没法天天开。可他放不下的,还是那群老主顾。

  网上订杂志,价钱差不多。蒋师傅会给熟客打九折,或便宜两块钱。“不是图赚钱,就是习惯了跟他们聊上两句,听他们说一句‘还是你这儿杂志全’,我就很开心。”说完,他笑了笑,眼角的皱纹也弯了弯。

  蒋师傅知道,说不定哪天,报刊亭里的灯就灭了。他自己没啥遗憾,只是想到那些陪伴自己10多年的老面孔,“以后没地方挑杂志、唠家常了,多可惜。”

  晚上九点,蒋师傅开始收拾货架。他把杂志一本本理齐,关掉灯。路灯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回头看了一眼报刊亭,转身走进夜色里……

  这座报刊亭,既是蒋师傅15年的坚守,是老主顾情感的寄托,也是快节奏里的“慢角落”,是一座城市对一段“慢时光”的温柔挽留。

  也许有一天,它会从街角消失。但那些挑书、聊天的日子,会一直留在蒋师傅和老主顾的记忆里,成为属于“纸墨年代”的小念想……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 沈孙晖 通讯员 章天璐

编辑: 陈奉凤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