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浪淘尽’,许多畅销书三五年后便无人问津,但司马迁的名字,千年后依然回响。”
昨日上午,在第十届浙江书展现场,青年作家、B站知名文化类UP主高盛元的分享会,围绕其新作《现场:细读〈史记〉》,带领现场读者共同探讨经典阅读在当下的意义。
面对“为何要读经典”这一永恒命题,高盛元开门见山地指出:“人生有限,阅读必须聚焦于那些能‘扛住时间压力’的经典。”
他进一步表示,经典的价值不仅在于传承,更在于能为现代人提供精神的滋养。“苏轼为何能在人生波折中始终保持乐观?庄子的思想就是他重要的力量源泉。”高盛元说,这正是经典之于每个读者的意义——它们是应对现实困境的内在支撑。
高盛元认为,尽管时代变迁,但人类面对的核心困境与焦虑本质相通:“当我们了解刘邦、项羽、张良等历史人物的生平,会发现他们的焦虑与我们的有很多相似之处。”

读者等待高盛元签名。 (王佳辉 顾佳诚 摄)
《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左传》《战国策》……在众多史籍中,高盛元特别强调了《史记》的独特价值。
他指出,司马迁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史学家,更是一位卓越的叙事者,他将历史化为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让读者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更重要的是,其笔下人物“有血有肉、饱含感情”,文字富有张力而不失可读性。
因此,在《现场:细读〈史记〉》一书中,高盛元采用了原文与讲解相结合的方式,既保留司马迁文字背后如“水下冰山”般的丰富意韵,又降低了文言文的阅读门槛。
互动环节中,一名初中语文教师的提问将讨论引向教育实践。高盛元认为,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和古诗的热爱至关重要。“当学生发现自己能从古典作品中洞见当代生活,阅读欲望自然产生,这才是可持续的内生学习动力。”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 记者 王佳辉 顾佳诚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