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弦歌晚乐》。
甬派客户端记者 袁先鸣 廖惠兰 通讯员 肖静
桶装水桶做成的“贝斯”、电饭煲内胆改造的“二胡”、旧木板拼接的“吉他”……这些,都是舞蹈《弦歌晚乐》中用到的“特别道具”。
11月4日,宁波原创群舞《弦歌晚乐》获第二十届全国“群星奖”,这是本届赛事中浙江省唯一获此荣誉的舞蹈类作品。
这支“群众明星”节目是怎么来的?《弦歌晚乐》创作的背后,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节目主人公的原型,是镇海七旬老人周德成,他利用闲暇时间收集起了垃圾分类点处的电饭煲内胆、海绵、木质家具等物件,自己在车棚工作室里敲敲打打,这些“废品”经过他的二次加工,成为了二胡、越胡、中阮、三弦琴、吉他等乐器,他就自弹自唱宣传环保。
“我们把丢弃的废旧物品利用好,让它们发挥‘余热’,这本身就是一件好事情。”周德成说。
排练花絮。
镇海区文化馆干部被老人用废旧材料制作乐器的执着打动,更被这些乐器将社区老人凝聚在一起的温暖场景所触动。
这个温暖的故事,很快被确定为重要的创作题材。最早,故事被改编为彰显文明风尚的弹唱节目《乐老头》,并在2024年宁波市“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活动上呈现,并多次亮相省级舞台。 此次《弦歌晚乐》则采用舞蹈形式,创作团队最终确定了“一位老人带领一支老年乐队”的艺术结构。
一段从社区老人工作间走向国家最高文艺舞台的温暖旅程,终于绽放出最绚烂的光芒。
“看到自己的故事被搬上国家级的舞台,我很开心。”周德成说,“这正好实现了我最初的想法——让更多人看到,废旧材料也能创造美好,老年人的生活也可以这么精彩。”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