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如期而至。这场全球瞩目的开放盛会,既是世界经济通向中国经济的“入海口”,又是中国联结世界的重要桥梁。
对于许多海外品牌而言,牵手宁波企业,只是合作的起点。此后,它们不仅收获了合作伙伴,还推动技术要素的跨国流动,拥抱中外文明互鉴的未来。

拉斯洛分享今年中东欧博览会后,他和张鹏一起出镜的TikTok视频。记者严瑾/摄
收获“你中有我”的伙伴
作为进博会的“八朝元老”,德国清洗巨头卡赫再次携一众清洁“黑科技”,在技术装备展区吸引大量观众的目光。特别是全球首发的清洁管理系统Kleanc,正引领行业的数字化升级。
在卡赫“掘金”中国市场的背后,有一位坚实的宁波伙伴——老牌外贸企业美博集团。此前,在美博的对接下,一大批宁波企业进入卡赫供应链,年出口额超6000万美元。比如一台高压清洗机,零部件“甬产率”高达30%至40%。
如今,美博之于卡赫,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态伙伴。今年3月,由美博运营的宁波卡赫中心在甬江畔落地,成为卡赫在中国级别最高的经销中心。时隔半年,该中心不仅撬动千万元级的销售额,还大幅提升该品牌在华东地区的知名度。
“今年的‘浙BA’,卡赫成为宁波赛区的赞助商,为每一场巅峰对决鼓与呼。比赛后,许多人问我们‘这是什么牌子、怎么卖’,令我们倍感惊喜。”卡赫中国区市场总监于萍萍告诉记者,这场“梦幻联动”,正是由美博提出“金点子”,并帮忙牵线落地。
于萍萍注意到,一些宁波的工厂,本是卡赫的零部件供应商,他们正加快绿色化转型,便顺手“盘下”卡赫的工业清洗机;另有一批“粉”上卡赫的长三角工厂,转而加入卡赫的供应链,形成“一条鱼从头吃到尾”的闭环生态。
“我们还在和美博携手,为宁波描绘绿色未来,如让产品进入宁波舟山港,助力世界第一大港的绿色升级。”于萍萍相信,“牵手”宁波,将助力卡赫服务千家万户的美好生活。
描绘技术互联的图景
进博会不仅是“世界超市”,更是技术要素全球流动的“路由器”。宁波一边将全球顶尖技术“引进来”,一边成为“中国经验”反向输出的载体,塑造高效互联的全球产业图景。
每年的进博会上,全球工业机器人巨头那智不二越的展位都是技术装备区的“顶流”之一。此次公司带来今年发布的碰撞预判型机器人,不仅能在厂里和人类协作“打工”,还能在人靠近时,自动降低机械臂挥舞的速度,避免因碰撞酿成安全事故。
“今年,宁波的那智不二越机器人业务,是我们分公司成立以来最好的一年!越来越多宁波企业意识到,采购国际领先的工业机器人,能显著提升竞争力。比如,我们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和机器人自动化工作站,能将生产效率提升30%。”那智不二越宁波地区机器人业务负责人王忠亚告诉记者。
王忠亚说,目前与那智不二越合作的宁波企业在家电、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等行业均有分布,如凯波集团、双林股份等,而亮相进博会的新技术,也有望不久后落地宁波。
浙江企业“市舶士”是一家马来西亚榴莲进口商。本届进博会上,该公司展示“榴侦探”无损质检技术,通过CT扫描和AI图像识别,就能判断榴莲的房数、出肉率,再生成二维码贴在包装上,供消费者扫码查阅,从此告别“开盲盒”,让每一颗榴莲都打“明牌”。
“这台‘榴侦探’无损质检设备的原件,正在宁波奉化的智慧榴莲中心辛勤地‘工作’。我们进口的所有榴莲,都会在宁波把好第一道检测关,再发往全国各地。”市舶士品牌负责人杨佳佳告诉记者。
杨佳佳说,“市舶士”和许多马来西亚果园合作密切,而它们尚处于粗放式的管理阶段,“今后,我们会把这台检测设备输出至当地,让中国的管理标准‘走出去’,并将这份数智技术应用于菠萝蜜、山竹等其他东南亚水果。”

卡赫产品的许多零部件都是宁波制造。受访对象供图
拥抱文明互鉴的未来
无论是商品的流通还是技术的流动,最终指向的是人的联结。在宁波与世界“牵手”之际,一场跨越山海的对话正悄然进行。
“真是一场盛会!我打算在TikTok上发布进博会的视频,让粉丝们更了解中国。”在中东欧常年馆的展位上,匈牙利Hmmm巧克力品牌负责人拉斯洛一边表演巧克力制作,一边打开他拥有2.5万粉丝的TikTok账号,分享他对中国市场的好奇和热情。
拉斯洛与中国的缘分,始于今年4月在布达佩斯举办的一场对接会。他结识了宁波进口商张鹏,并于5月飞来宁波参加了中东欧博览会。为打开这片广袤的市场,他主动学起了中文,时不时和张鹏交流对共同运营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的看法。
“我每天都在学中文,还在匈牙利找了汉语老师。目前对我来说最难的就是4个音调!这很有挑战性,但很有趣,能借机了解中国文化。”拉斯洛说,“接下来,我还想去‘3D魔幻城市’重庆旅游,把中国的魅力展示给欧洲网友,也打算让中国的抖音网友了解匈牙利。”
有向外推荐中国的,也有向中国推荐外国的。在宁波祥淼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祥淼科技)的努力下,“塞铁”的商品和文化,正通过社交媒体,在中国“Z世代”青年的心中埋下种子。
“饿了吗?来看塞尔维亚香肠焗扁豆”“塞尔维亚坐车不要钱?来贝尔格莱德体验免费公交”……在B站“塞尔维亚国家馆”的账号上,随处可见“讲好‘塞铁’故事”的标题。该账号由祥淼科技团队运营,已积累75.7万粉丝,成为中国青年全方位了解塞尔维亚的窗口。
“我们的目标,是让更多人了解塞尔维亚,从而带动商品销售和文化交流。”祥淼科技董事长郭晓笑道,“网友们非常认可这种传播形式,哪怕我们在评论区放上京东塞尔维亚国家馆的购物链接,他们非但不会反感,还会调侃说‘下次卖点小零食吧’,甚至激情下单。”
郭晓告诉记者,未来,他也希望宁波能成为塞尔维亚了解中国的窗口,“接下来,我们计划举办一系列塞尔维亚文化活动,邀请当地的艺人来宁波表演,更有红酒品鉴会、旅游推介会等人文交流‘组合拳’。”
当贸易的“桥梁”被稳稳架起,其上奔流不息的终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鸣。宁波,正为世界书写文明互鉴的未来。
宁波晚报记者严瑾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