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奋战四季度 夺取全年胜|宁波“绿能港”劲足势稳冲刺正酣
2025-11-16 07:09: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图为“绿能港”三期在建项目。除署名外,均为受访企业供图

11月中旬的穿山半岛,宁波“绿能港”奋战正酣:已投用的6座巨型LNG储罐巍然矗立;三期码头项目工地机器轰鸣,5座储罐罐外管道阀门安装及水压试验工作有条不紊;码头边,加注船完成补给,即将前往港区为国际船舶加注燃料……

今年前10个月,宁波海关监管国际航行船舶保税LNG加注量达20.35万立方米,完成保税LNG加注37艘次,远超过去两年总和,规模稳居全国港口第三,2025年全年加注量有望突破25万立方米。

图为三期项目俯瞰。

冲刺的底气,藏在日夜坚守的岗位上。清晨的接收站厂区,橙红色工装的身影已然忙碌。“船舶靠泊就绪,准备开展加注作业!”调度中心指令下达,现场人员迅速到位,巡检设备、核对参数、监控流量,秩序井然。深夜时分,厂区灯火通明,值守人员紧盯屏幕数据,不时记录调整,“四季度冲刺关键期,每一个数据都不能马虎”。

三期项目建设现场,奋进节奏同样紧凑。作为国家储气重点工程,三期项目目前储罐工程正在开展5座储罐罐外管道阀门安装工作及水压试验工作,接收站工程正在开展罐区管廊、管道安装工作。身着橙色工装的工程师穿梭其间,以“零缺陷、零隐患”为底线,从阀门安装到焊接参数核对,逐行确认、逐项排查。据悉,三期项目建成投运后,年处理能力将达600万吨,与一期、二期互联互通,共同构成全国千万吨级LNG储运基地,能满足浙江近一半的天然气需求。当前投用的6座储罐满载可保障全省15天供应,为即将到来的冬季用气高峰筑牢屏障。

图为三期项目技术人员正在进行阀门安装前检查。

下一步,宁波“绿能港”将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稳步推进项目进度,全力打造保障华东能源安全的“大国储气重器”。

不仅保障供应,更要让能源“活”起来。通过创新开展保税加注等业务,“绿能港”的枢纽能级得到显著提升。码头边,全球最大的LNG运输加注船“海洋石油302”号装载保税LNG,驶往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梅山港区,为集装箱船实施“船到船”加注。这种“船到船”加注模式的常态化开展,让宁波“绿能港”从单纯的仓储基地升级为国际航运清洁能源补给站。

图为LNG保税燃油加注。严健中摄

在冷能利用方面,宁波“绿能港”降本增效青年创新工作室牵头的国内首套国产化LNG冷能发电装置,累计运行超7400小时,发电量突破1800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超1万吨,满足厂区近三分之一用电需求。面对当初“无成熟经验可借鉴”的困境,团队倒排34项任务计划,完成20余条管道置换、66项设计优化,用实干啃下硬骨头。在电费管控上,团队对接峰谷电价政策,优化输气、充装流程,创新“虚拟电厂+冷能发电”融合模式,今年已多次响应浙江电网需求,实现保供、电网、企业三赢。

图为已经投用的6座储罐。魏瀚翔摄

宁波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简化优化工作流程,在省级部门统筹下推进LNG跨关区供应,有序推动“一船多供”模式创新,实现加注频次和加注总量双提升。与此同时,全力推进宁波“绿能港”三期码头项目,加快LNG加注船母港建设,进一步提升新型能源综合加注中心影响力,为建设世界一流强港贡献力量。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 记者 单玉紫枫

通讯员 胡 婷 方宇舟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奋战四季度 夺取全年胜|宁波“绿能港”劲足势稳冲刺正酣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2025-11-16 07:09:00

图为“绿能港”三期在建项目。除署名外,均为受访企业供图

11月中旬的穿山半岛,宁波“绿能港”奋战正酣:已投用的6座巨型LNG储罐巍然矗立;三期码头项目工地机器轰鸣,5座储罐罐外管道阀门安装及水压试验工作有条不紊;码头边,加注船完成补给,即将前往港区为国际船舶加注燃料……

今年前10个月,宁波海关监管国际航行船舶保税LNG加注量达20.35万立方米,完成保税LNG加注37艘次,远超过去两年总和,规模稳居全国港口第三,2025年全年加注量有望突破25万立方米。

图为三期项目俯瞰。

冲刺的底气,藏在日夜坚守的岗位上。清晨的接收站厂区,橙红色工装的身影已然忙碌。“船舶靠泊就绪,准备开展加注作业!”调度中心指令下达,现场人员迅速到位,巡检设备、核对参数、监控流量,秩序井然。深夜时分,厂区灯火通明,值守人员紧盯屏幕数据,不时记录调整,“四季度冲刺关键期,每一个数据都不能马虎”。

三期项目建设现场,奋进节奏同样紧凑。作为国家储气重点工程,三期项目目前储罐工程正在开展5座储罐罐外管道阀门安装工作及水压试验工作,接收站工程正在开展罐区管廊、管道安装工作。身着橙色工装的工程师穿梭其间,以“零缺陷、零隐患”为底线,从阀门安装到焊接参数核对,逐行确认、逐项排查。据悉,三期项目建成投运后,年处理能力将达600万吨,与一期、二期互联互通,共同构成全国千万吨级LNG储运基地,能满足浙江近一半的天然气需求。当前投用的6座储罐满载可保障全省15天供应,为即将到来的冬季用气高峰筑牢屏障。

图为三期项目技术人员正在进行阀门安装前检查。

下一步,宁波“绿能港”将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稳步推进项目进度,全力打造保障华东能源安全的“大国储气重器”。

不仅保障供应,更要让能源“活”起来。通过创新开展保税加注等业务,“绿能港”的枢纽能级得到显著提升。码头边,全球最大的LNG运输加注船“海洋石油302”号装载保税LNG,驶往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梅山港区,为集装箱船实施“船到船”加注。这种“船到船”加注模式的常态化开展,让宁波“绿能港”从单纯的仓储基地升级为国际航运清洁能源补给站。

图为LNG保税燃油加注。严健中摄

在冷能利用方面,宁波“绿能港”降本增效青年创新工作室牵头的国内首套国产化LNG冷能发电装置,累计运行超7400小时,发电量突破1800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超1万吨,满足厂区近三分之一用电需求。面对当初“无成熟经验可借鉴”的困境,团队倒排34项任务计划,完成20余条管道置换、66项设计优化,用实干啃下硬骨头。在电费管控上,团队对接峰谷电价政策,优化输气、充装流程,创新“虚拟电厂+冷能发电”融合模式,今年已多次响应浙江电网需求,实现保供、电网、企业三赢。

图为已经投用的6座储罐。魏瀚翔摄

宁波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简化优化工作流程,在省级部门统筹下推进LNG跨关区供应,有序推动“一船多供”模式创新,实现加注频次和加注总量双提升。与此同时,全力推进宁波“绿能港”三期码头项目,加快LNG加注船母港建设,进一步提升新型能源综合加注中心影响力,为建设世界一流强港贡献力量。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 记者 单玉紫枫

通讯员 胡 婷 方宇舟

编辑: 陈晓怡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