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点击排行
少女在公厕内遭人强暴 半年坐家里不愿出门
稿源: 重庆晨报   2005-08-31 09:00:52报料热线:81850000

  中国宁波网讯 昨天,17岁的少女小莹(化名)呆坐在大渡口区新山村的家中床头上一言不发,眼睛总是直直地望着窗外。她遭人强暴后怀孕堕胎,之后被父亲“禁闭”在家中已半年多了。

  在公厕内遭人强暴

  昨天中午12点左右,记者在小莹家门口守候多时,终于等到了小莹的父亲李先生回家。李先生终于同意接受采访:“事情搞成这样,我也想请人帮我支支招。”

  小莹中等身材,长得很清秀。见父亲进门,她并没有打招呼,只是抱着膝盖默默地坐在床角。小莹的母亲去世多年,父女俩相依为命。李先生介绍,去年6月的一天晚上,小莹在公共厕所遭人强暴,但由于害羞没有告诉自己,直到去年12月她已怀孕6个多月时才被发现,“去医院打胎,又住了院,病愈回家时已是今年2月了。”

  呆在家中像坐监狱

  几经开导,小莹终于敞开心扉:我想出门,但是害怕。

  小莹说,事发后,先是父亲关“禁闭”,不准自己出门“丢人现眼”,后来慢慢也认同了父亲的观点,开始害怕外出了,“家里那台21英寸的彩电,是我半年来打发时间的唯一工具。8月11号,电视突然坏了,我寂寞惨了,就把以前上学时的课本找出来重新读了个遍。”

  “其实,爸爸是下岗工人,吃低保,平时有很多时间。但他白天总是出门去耍,到时间才回家给我做饭吃,我没有什么机会和他说话。”小莹说,平时总是一个人在家,没个伴说话,就像坐“监狱”一样,“但现在就算爸爸准我外出,我也不会出去了,我怕!”

  改名换面告别昨天

  重庆荣格心理咨询所心理咨询师刘临琳表示,愿随时接受小莹的咨询,也可上门为其服务。刘认为,李先生的偏激保护措施,是对现实的逃避,会让女儿长时间与外界隔绝导致社会交往能力退化。且小莹长期处于抑郁状态,可能诱发严重后果,“建议小莹学习自我保护方法,慢慢适应与外界交流,试着改名字、穿与原来风格不同的衣服,告别昨天。换居住环境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新山村翠园村居委会有关人士也表示,将对李先生一家做开导工作,帮助小莹走出阴影,重拾自信。

  她想找个陌生地方再读书

  这是一对值得同情的父女,记者与父女俩面对面交谈(内容如下),发现歹徒给这个家庭带来的心理阴影难以挥去,同时那些闲言闲语者也在无形伤害父女俩的心灵。

  记者:女儿发生不幸后,为什么不让她外出?

  李先生:一是怕再发生意外,二是面子挂不住。附近邻居都知道这事,免得引起别人闲言闲语。

  记者:半年来,小莹有出门过吗?

  李先生:刚开始有两次,都是出去上网,后来她自己都不好意思出门了。因为闲言闲语多,她一出去就有人指手画脚,我也叫她不要出去“丢人”了。久而久之,我出门后不反锁门,她也不会出去了。

  记者:平时你们交流吗?

  李先生:女儿大了,不爱和我说话,我一般没事,常出去看报、跳舞、逛公园,中午、晚上就回家给她做饭吃,有时我们一天也说不上一句话。

  记者(采访小莹):发生不幸后,为什么不告诉爸爸?

  小莹:我这么大了,不好意思。

  记者:这个年龄怎么不上学呢?

  小莹:家里没钱,初二上学期就没读了。

  记者:想出门吗?

  小莹:开始还是想出去,现在不想了,怕。具体说不出怕什么,反正就是怕!

  记者:最希望什么?

  小莹:到一个没人认识的地方,重新读书。(记者李奇实习生吕沁臻)

编辑: 王坚纠错:171964650@qq.com

少女在公厕内遭人强暴 半年坐家里不愿出门

稿源: 重庆晨报 2005-08-31 09:00:52

  中国宁波网讯 昨天,17岁的少女小莹(化名)呆坐在大渡口区新山村的家中床头上一言不发,眼睛总是直直地望着窗外。她遭人强暴后怀孕堕胎,之后被父亲“禁闭”在家中已半年多了。

  在公厕内遭人强暴

  昨天中午12点左右,记者在小莹家门口守候多时,终于等到了小莹的父亲李先生回家。李先生终于同意接受采访:“事情搞成这样,我也想请人帮我支支招。”

  小莹中等身材,长得很清秀。见父亲进门,她并没有打招呼,只是抱着膝盖默默地坐在床角。小莹的母亲去世多年,父女俩相依为命。李先生介绍,去年6月的一天晚上,小莹在公共厕所遭人强暴,但由于害羞没有告诉自己,直到去年12月她已怀孕6个多月时才被发现,“去医院打胎,又住了院,病愈回家时已是今年2月了。”

  呆在家中像坐监狱

  几经开导,小莹终于敞开心扉:我想出门,但是害怕。

  小莹说,事发后,先是父亲关“禁闭”,不准自己出门“丢人现眼”,后来慢慢也认同了父亲的观点,开始害怕外出了,“家里那台21英寸的彩电,是我半年来打发时间的唯一工具。8月11号,电视突然坏了,我寂寞惨了,就把以前上学时的课本找出来重新读了个遍。”

  “其实,爸爸是下岗工人,吃低保,平时有很多时间。但他白天总是出门去耍,到时间才回家给我做饭吃,我没有什么机会和他说话。”小莹说,平时总是一个人在家,没个伴说话,就像坐“监狱”一样,“但现在就算爸爸准我外出,我也不会出去了,我怕!”

  改名换面告别昨天

  重庆荣格心理咨询所心理咨询师刘临琳表示,愿随时接受小莹的咨询,也可上门为其服务。刘认为,李先生的偏激保护措施,是对现实的逃避,会让女儿长时间与外界隔绝导致社会交往能力退化。且小莹长期处于抑郁状态,可能诱发严重后果,“建议小莹学习自我保护方法,慢慢适应与外界交流,试着改名字、穿与原来风格不同的衣服,告别昨天。换居住环境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新山村翠园村居委会有关人士也表示,将对李先生一家做开导工作,帮助小莹走出阴影,重拾自信。

  她想找个陌生地方再读书

  这是一对值得同情的父女,记者与父女俩面对面交谈(内容如下),发现歹徒给这个家庭带来的心理阴影难以挥去,同时那些闲言闲语者也在无形伤害父女俩的心灵。

  记者:女儿发生不幸后,为什么不让她外出?

  李先生:一是怕再发生意外,二是面子挂不住。附近邻居都知道这事,免得引起别人闲言闲语。

  记者:半年来,小莹有出门过吗?

  李先生:刚开始有两次,都是出去上网,后来她自己都不好意思出门了。因为闲言闲语多,她一出去就有人指手画脚,我也叫她不要出去“丢人”了。久而久之,我出门后不反锁门,她也不会出去了。

  记者:平时你们交流吗?

  李先生:女儿大了,不爱和我说话,我一般没事,常出去看报、跳舞、逛公园,中午、晚上就回家给她做饭吃,有时我们一天也说不上一句话。

  记者(采访小莹):发生不幸后,为什么不告诉爸爸?

  小莹:我这么大了,不好意思。

  记者:这个年龄怎么不上学呢?

  小莹:家里没钱,初二上学期就没读了。

  记者:想出门吗?

  小莹:开始还是想出去,现在不想了,怕。具体说不出怕什么,反正就是怕!

  记者:最希望什么?

  小莹:到一个没人认识的地方,重新读书。(记者李奇实习生吕沁臻)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王坚